【记者韦丽文/台北报导】
头痛、牙痛、胃痛、肚子痛,当疼痛来敲门的时候,很多人随手将止痛药往嘴巴一丢,就以为能解决疼痛,疼痛的原因包括神经痛、肌肉痛、血管痛等,吃错止痛药,小心越吃越痛。
署立宜兰医院家医科主任赖志冠指出,市面上的止痛药,大多是指示用药,安全性很高,不用担心有严重的副作用,但是这也不代表止痛药就能随便乱吃,过高的剂量仍会引发肝、肾毒性。
赖志冠说,疼痛有很多原因,包括神经痛、肌肉痛、血管痛、痉挛、发炎、痛风等。神经痛会伴随麻、感觉异常、无力症状,可以使用抑制神经痛的止痛药。
肌肉痛是最常见的疼痛原因,由于肌肉的使用过度所引发的疼痛,包括腰酸背痛、肩颈痛、紧张型头痛等,应该先让肌肉放松,再使用缓和肌肉疼痛的止痛药。
当胃揪在一团,感觉硬梆梆的时候,是一种痉挛疼痛,若是吃止痛药会越吃越痛,应该吃制酸剂,也就是俗称的胃药、胃乳片等。
如果疼痛的感觉是随着血管的跳动而抽痛,则是血管型的疼痛。发炎也会引起疼痛,例如蜂窝性组织炎、盲肠炎等,往往合并红肿热痛,应该使用抗生素治疗,使用止痛药只会拖延病情。
根据「普拿疼疼痛关怀中心」调查显示,不到三成的人在疼痛时,会寻求专业医疗管道或药物解决疼痛问题。赖志冠建议,除了使用止痛药之外,更应该寻找压力来源、寻求支持系统、寻求专业协助。
赖志冠说,当疼痛的感觉伴随发烧,有可能是全身性的感染,红肿热痛则可能是局部性的感染,或是疼痛越来越痛,止痛药效一过,又开始反覆疼痛,这些情况都要尽快就医。
【2005/06/14 联合晚报】
http://udn.com/NEWS/LIFE...782.shtml---------
止痛药只算是配合医疗的一种手段吧,对治好病情没有多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