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549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jabawork015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7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励志] 压力管理
科技产业由于变化快速、竞争激烈,工作环境也因而充满高度压力。由于压力通常让人感到不舒服,因而使得人们遇到压力时,很容易就产生抗拒、甚至逃避的心理。但抗拒、逃避并不能真正解除压力,唯有思索压力产生的原因,从压力产生的根源着手,才能有效地纾解压力,不受压力所摆布。

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压力可说无所不在。刚换一个新的工作,对新的环境与工作内容不熟悉而感受到压力;学生考试前,因为无法预知会遇到何种形式的考题,即使准备再充分还是多少会感受到压力;有些人第一次出国,会担心赶不上飞机而提早许多时间到机场等候,这也是压力。另一方面,业绩目标无法达成、担心实力不如对手、家人有问题无法解决、经济状况不佳等等,免不了也会产生压力。无论是哪一种情况下产生的压力,其实都有一个相同的特质,就是当一个人碰到一件事而感觉到「我不会」、「我不熟悉」或是「我不确定」时,就会感受到压力。

既然压力的来源是本身对事物的不熟悉、不确定感,或是对于目标的达成感到力有未逮所致,那么,纾解压力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便是去了解、掌握状况,并且设法提升本身的能力。一旦「会了」、「熟了」、「清楚了」,压力自然就会减低、消除,可见压力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逃避之所以不能纾解压力,则是因为本身的能力并未提升,使得既有的压力依旧存在,强度也未减弱。

由此观之,压力也可视为一种侦测器,用以测试一个人的能力。同样一件事情,对不同的人产生的压力大小也不同,能力较强者,感受到的压力便较弱。一个人能够负荷的压力强度,也因此反映出他的能力高低或对事物的熟悉度。压力的存在,代表欲达到的标准高于实际情况,而压力的消除,代表能力较先前提升。

反过来说,一个人一旦感受不到压力的存在,不但并不可喜,反而要特别小心。因为这表示在能力提升与个人成长上,少了一股相当重要的动力来源,这样的环境虽然安逸,但是却无助于成长。就此而言,压力的存在有其正面意义,人不应该害怕、排斥压力。

从组织的角度来看,既然个人感受到的压力强度与能力、熟悉度有关,那么,在工作场合当中产生的压力就不至于真的把一个人压垮。即使压力大到个人无法承受,也还有能力较强的主管可提供协助,此压力对他而言相对较轻。如此拾级而上,倘若到了总经理、董事长处仍无法解决,便只能克服多少困难算多少。事实上,压力的产生与纾解并非全有与全无,而是渐进式地增加或减轻。在寻找解决方法的同时,个人的能力也随之提升,相对地,压力便减轻了,这代表一种改善与进步。了解压力的本质之后,在面临压力时,就不致慌了方寸、乱了手脚,也只有想不开的人才会被压力压垮。

个人纾解压力的方法可以从两方面着手,在心里层面上,应该以平常心来看待压力,如前文所述,压力的存在是正常现象,并非一种负面的状况,而且生活、工作之中,压力无所不在。对于一个积极进取的人而言,面对压力时可以自问,「如果没做成又如何?」这样的想法并非找藉口,而是一种有效纾解压力的方式。但如果本身个性较容易趋向于逃避,则应该要求自己以较积极的态度面对压力,告诉自己,适度的压力能够帮助自我成长。另一方面,也要随时切记,压力过大时要寻求主管的协助,不要意图一个人就把所有压力承担下来。

主管则除了要了解压力的成因,藉以帮助员工调适之外,同时也应该了解个别员工的性格,以及压力同时也兼具帮助个人成长的作用。遇到员工前来寻求支援时,能够适度地拿捏协助员工的方式与程度,藉以避免部分较消极的员工养成只要一遇到压力,便将之转移给主管解决的习惯。

年轻的员工由于工作、社会阅历较浅,因此更加容易产生压力,此时应该积极地练习如何克服压力,在此过程中,也加速了个人能力的成长,胜任既有的工作职掌之后,随之而来的便是职位上的提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有时候也可以适时地给予自己适当的压力,来帮助自己成长。此时必须切记的是,帮助成长才是真正的目的,以避免自己一味地设定过于高远的目标,陷入过大的压力而得到反效果。

联强也有两项重要的制度有助于个人的压力管理,即月报制度与自我成长衡量。透过月报的过程,让员工学习整理分析的方法,培养规划分析的能力,并藉此从工作中寻找可改善之处,以提升其专业程度。只要能力不断提升,既有的压力便会不断减轻。尽管还是会有新的压力产生,但因为员工的能力不断提升的情形,新的压力同样可以被逐步减轻。

至于自我成长衡量,则是让员工定期地比较现在的自己与过去的自己,感知到过去曾经带来压力的事情,如今已经可以应付自如了,而从中感受到成长的收获与喜悦。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教育部 | Posted:2005-04-25 06:42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09885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