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402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jamesdga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7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科幻] [转贴] 科学家发现宇宙最大的钻石
--------------------------------------------------------------------------------

钻石 女仕们最佳朋友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大家应该都对这句话印象深刻吧!那是De Beers公司在1948年时促销钻石的广告词,的口号推广订婚钻戒与结婚周年戒,作为爱情象征并表达持续之承诺.「爱」是目前人们购买钻石的最大原因.

男仕们如果要得到美人芳心,送上一点心意,差不多是求爱不二之法,而最能代表你们一颗永不变异之心的礼物,钻石是首中之首的选择.

人类史上第一颗钻石是在4000年前的印度出土。法国探勘专家塔维尼耶算是开采钻石的第一人.塔维尼耶尝试多次的开采行动,由于技术有限,产量并不多,多半转卖给法国国王路易十四.

钻石,又称金刚钻,矿物学名为金钢石。在地质学上,矿物是指自然界无机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同质固体,由此可分辨:珍、琥珀、珊瑚不是矿物,而钻石是矿物。自然界的矿物有二千多种,钻石是其中稀少罕见的一种,为何世人对它青睐有加呢?

矿物的形成是依据化学元素和形成所在地特有的物理条件而决定。例如碳,假设物理条件配合的话,它就形成钻石,倘若温压条件改变,则可能形成石墨。石墨和钻石具有相同的化学元素||碳,但因物理条件不同,而成为两种特性截然不同的物质.

岩石是矿物及部份生物遗骸的组合体,根据它的成因可以分为三大类:火成岩、沈积岩及变质岩,火成岩中有一种含矽量较少的橄榄石岩。庆伯利岩是橄榄石岩之一,它的来源相当少。地质学家认为它是钻石唯一的母岩,它主要是由橄榄石(宝石的一种)、蛇蚊石(玉的代替品)、云母、方解石以及其他的稀有矿物构成的.若是在冲积层中找到的钻石则为次生产状,非原生的.要开采两百五十吨的矿石才能获得一克拉的钻石,可显见钻石的珍贵.

自然界的钻石有无色、黄、蓝、红、绿、黑等色.晶体中也常见各种瑕疪和包裹体。颜色和瑕疪直接影响钻石的质量和透明度.中外钻石分级就是以颜色和瑕疪为依据来区分的.据统计,世界产钻石的国家有二十多个,在已开采的钻石矿中,宝石级仅占二十%左右,其他大多是工业用.G.I.A.(美国珠宝学院)评鉴钻石的价值,依照颜色(Color)、纯净度(Clarity)、重量(Carat)、切割(Cut)四种订定,也就是一般人常听到的钻石四〝C〞,是近年全球宝石商人常用的方法.选择购买钻石时,十倍放大镜是必备的最简单工具,可以看出钻石内外的瑕疪有无、切割精细与否.

钻石的特性包括:最高的硬度。最高的导热率.最高的磨耗抵抗力.最高的压缩强度.高折射率(二˙四二).低热膨胀率.如果拿钻石和玻璃来比较:用舌尖舔钻石会觉得凉凉的,玻璃则无;对钻石呵气,水珠散得快,玻璃则慢;将钻石放进水里依然清晰,玻璃则扭曲模糊.

钻石,世人多喜爱,若拿它的原石来看,恐世人多不识,或误以为是毛玻璃呢?天地万物中,多少的朴拙外表下隐藏璀灿光华,等待着开光的那一刻!

目前已知世上最大的钻石是居里南(Cullinan),西元 一九○五年在南非发现。原石重三一○六克拉,分割加工成四颗大的,和一○一粒小的.居里南一号重五三○克拉,镶嵌在英皇的权杖上。这颗钻石原石,切割后一共磨成一○六四克拉,其余的重量都在琢磨中耗尽.

最出名的有色钻石应是发现于印度的希望钻石(Hope Diamond),重四十四克拉,具有一般钻石没有的导电能力,曾经被路易十六所拥有,这颗67.5克拉的蓝色钻石在法国大革命的时候被窃。后来在1830年在伦敦被发现,接着被一位名叫Henry Hope银行家买去.不知什么样的原因,人们后来将此钻石将人们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它被人们认为是一颗邪恶之石.在Henry Hope的儿子继承了这颗钻石以后,他就被倒了运。一位美国寡妇买去了这颗钻石以后,失去了她所有的财产,最后在她的小孩被杀以后,她也自杀身亡.最后有一位美国宝石商人Harry Winston 将它捐赠给华盛顿的Smithsonian博物馆.

英国伊丽莎白王太后皇冠顶上那颗巨大闪亮的钻石,称为Mountain of light「光之山」。这颗钻石相当有名气,不但历史久远,流传的故事颇多。相传这是颗受到诅咒的钻石,拥有光之山的男人将拥有世界,但也灾难加身,只有神或女人佩戴无事.光之山在1304年首见文献记载,重达186克拉.1739年时波斯国王俘获印度国王,印度国王的宫女透露国王头巾里藏有钻石,波斯国王逼着印度国王解下头巾,钻石掉落下来,波斯国王惊呼‘光之山’,此后这颗钻石就被称为光之山。波斯国王得到光之山的八年后遇刺,光之山后来流落异乡,辗转落到九岁的锡克族国王杜利辛手中.1849年,由英国在印度的东印度公司总督取得,带回英国献给当时的维多利亚女王.1850年光之山在伦敦水晶宫博览会展出,因为光之山年代古老,车工技术不够好,大多数参观的民众嫌光之山不够亮,女王下令重新切割打磨,由186克拉切成108克拉,才闪耀生辉.1937年乔治二世登基,伊莉莎白跟着封后,加冕登基仪式上戴的皇冠上镶着山之光.在现代,光之山还是备受瞩目的钻石,巴基斯坦、伊朗和印度都自认为是光之山的主人,阿富汗在两年前还曾经要求英国归还光之山.

目前世界所知最大己切割的钻石「非洲之星」(Star of Africa),这颗重530克拉的巨钻饰于维多利亚女王的权杖上.非洲之星:重量530克拉,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切割后的钻石,这是从1905年在比陀附近发现的3106克拉钻石坯加工而成的。这颗钻石当时由南非政府买下后,被镶嵌在英国皇室的首饰上.

Taylor Burton:这是一颗69.42克拉的钻石,在1969年的一次拍卖中,按当时的规定,要以买者的姓名而命名,当时被Cartier公司所买下,取名为「Cartier」,但是时隔一天,世界着名男演员Taylor Burton以无人知道的价格买下了这颗钻石,因此重新取名,并将此送给了伊丽沙白泰勒.

Millennium Star:这是一颗无色的203克拉钻石,无任何瑕疵,被De Beers公司在近比陀的Cullinan钻石矿开采出来的。一度被拿到伦敦展出。这颗钻石因苏格兰警场成功的挫败了一起企图偷盗这颗钻石的案子而名声大噪.

以上所谈论的名石,对不起,全部都是尘土!要起马有10 billion trillion trillion carat !方为大钻石!!!

宇宙中,本银河系内序在为数不少之超大型钻石,一千万兆兆兆兆兆兆兆兆忆卡(可能我会计算错,但又有何双干!天文数字)
其中一粒位置在离开地球只有50光年之,半人马座内天文方位BPM 37093.是一粒恒星死亡之后的尸骸(白矮星).

"The hunt for the crystal core of this white dwarf has been like the search for the Lost Dutchman's Mine. It was thought to exist for decades, but only now has it been located," says co-author Michael Montgomery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BUT HOW IT HAPPEN?


恒星的生死——灰烬和钻石



恒星在反抗引力的持久斗争中,恒星的主要武器是核能.它的核心就是一颗大核弹,在那里不断地爆炸。正是因为这种核动力能自我调节得几乎精确地与引力平衡,恒星才能在长达数十亿年的时间里保持稳定.热核反应发生在极高温度的原子核之间,因而涉及物质的基本结构.在太阳这样的恒星中心,温度达到一千五百万度,压力则为地球大气压的三千亿倍.在这样的条件下,不仅原子失去了所有电子而只剩下核,而且原子核的运动速度也是如此之高,以至于能够克服电排斥力而结合起来,这就是核聚变.

恒星是在氢分子云的中心产生的,因而主要由氢组成.氢是最简单的化学元素,它的原子核就是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还有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绕核旋转.恒星内部的温度高到使所有电子都与质子分离,而质子就像气体中的分子在所有方向上运动.由于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质子就被一种电“盔甲”保护,从而与其他质子保持距离.但是,在年轻恒星核心的一千五百万度的高温下,质子运动得如此之快,以至于当它们相互碰撞时就能够冲破“盔甲”而粘合在一起,而不是像橡皮球那样再弹开.

当恒星烧完内部所有氢之后,它就会到达星体之老年期红巨星.这远不是恒星一生的终结.引力现在变得比以往更为重要.一个恒星的命运完全是由其质量决定的,至少对单颗星是如此.质量越大的恒星演化得越快,核燃料也就消耗得越快.太阳的整个热核反应阶段约是一百二十亿年,而质量大于太阳十倍的恒星,核阶段就要短一千倍.另外,核反应的产物也不一样.质量最大的恒星里产生出最重的元素.先让我们来看看像太阳这样质量较适中的恒星的命运.

红巨星的碳-氧核不再发生热核反应.外壳的重量不足以使这个核受到充分的压缩,但是核的周围仍然活跃.氢层和氦层先后燃烧,四个质子聚合,就成为一个氦核.氦是宇宙中第二位最丰富的元素.氦核的质量小于它赖以形成的四个质子质量之和.这个质量差只是总质量的千分之七,但是这一点质量损失转化成了巨大的能量.一公斤氢变成氦时所释放的能量,足以使一只一百瓦的灯泡长明一百万年.像太阳那样的恒星有一个巨大的核,在那里每秒钟有六亿吨氢变成氦.巨大的核能量朝向恒星外部猛烈冲击就能阻止引力收缩.一点一点地耗掉恒星的储备,一步一步地延伸到外壳。这种很节约的“蚕食”所产生的能量仅能断断续续地支撑外层的重量。这种痛苦挣扎的恒星不能再稳定自己,而是开始脉动.这种状态持续数千年.以前曾是极为稳定的恒星现在不顾一切地背道而驰,它像孩子们的气球一样一胀一缩,每次都喷出一团气体.最后,它的外层全部脱落,只剩下一个裸露的碳-氧核.被抛出的气体,也就是灰烬,形成了一个行星状星云,那萎缩的残骸则注定成为一块钻石,这就是白矮星.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5-04-02 09:13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7907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