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2341 个阅读者
观星资讯》 观星气象 | 全天星图及月相 | 即时影像 | 每月星象 | 台北星空 | 晴天钟 | 亲子观星会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豪仔 手机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特殊贡献奖 社区建设奖
头衔:Evolution~        Evolution~       
版主
级别: 版主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版区: 休闲哈啦, 数位影视
推文 x89 鲜花 x1243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分享] 日全食降低地球重力 宇宙存在神秘力量?
近年来,一个奇怪的现象吸引了国际诸多科学家和媒体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发生日全食前后,

地球上的重力仪数据会出现突然的降低。然而,依据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和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

用在一定范围内物体的重力变化理论将很难解释该现象。难道还存在着目前尚不为人们所知的力量?

2001年6月21日,非洲大陆再次出现日全食现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中国6位科学家亲赴赞比亚,

就此“重力异常现象”再次勘测。从17日晚到23日早晨,四台仪器昼夜运作,对日全食前后的重力和磁场变化作了全程跟踪记录。

此行领队、中科院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所汤克云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这次获得的数据令人非常满意,

精确的分析结果将在日后揭晓。

中科院三位科学家描述20年艰辛历程

张平华:首次实地观测

20世纪70年代末,中科院原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注意到,国外一物理学家Alis于1954、1959年两次实验,

发觉日全食前后地球重力会有异常变化现象。1979年,该所张平华教授与数十位同事进行过一次日全食

观测重力实验。已72岁高龄的张平华老先生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那也是国内科学家对该现象的首次实地

观测分析。他至今仍清晰地记得,或许由于仪器的简陋,当时并未观测到异常动态。

据介绍,当时科学家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日全食发生过程中,与近年来集中于初亏和盈满时的研究不同。

王谦身:两盘珍贵胶卷

1980年2月16日,中科院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所王谦身教授与近百位科学家来到云南昆明,再次探索日全食

期间的“神秘力量”。据他回忆,早在1979年底,科学家们就为此次探测进行筹备工作。

在有关部门支持下,他们带着一台照相机,两大盘胶片和一个马达开始了工作。“当时只能用肉眼看,

没有仪器,怎么办?我们想出一个办法,用马达驱动相机快门,连续拍摄日照光线引起的重力变化。”

他至今仍保存着两盘珍贵的胶卷。记者看到,在长达2000余米的胶片上,密密麻麻写着不同的时刻。

但由于误差过大,此次观测又是无果而终。与此同时,国外学者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这一现象。

1995年,印度科学家首次观测到日全食发生期间,重力仪出现了12个微加(重力度量单位)的

“重力低谷”(正常情况应是1-2个微加)。这一发现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大地震”。

汤克云:奇迹终于出现

1997年3月9日,机遇终于降临───我国漠河地区将观测到日食。以中科院院士艾国祥为首的科学家们

发出了“向困难挑战”的号召,多方奔走努力,在科技部、基金会、中科院的三方支持下,100余名科研人员奔赴现场。

参与此次考察的汤克云教授向记者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最主要的仪器───重力仪只有两台,

到现场后还坏了一台。配套设备只有简易的打印机,经费只有15万元人民币,而国外同规模经费比我国

高出10多倍。那里堪称冰天雪地,白天零下20℃、夜晚零下30℃,保温条件差,但最要命的是洗涤和

如厕问题:14天没有冲浴,男女共用一个棚架式厕所。”经过14个昼夜的奋战,奇迹终于出现了:

此次观测中,我国科学家在全球首次发现4-5个微加的“重力双谷”。事后,同行的日本九州大学专家

不无赞叹地说:“长这么大,从未吃过这样的苦,中国人真了不起!”

该发现在全球引起了巨大震动,同时也将科学家们带入了一个极大的谜团───万有引力学说、广义相对论是否需要修正?

学术界尚存三大分歧

1观测时间

是否必须在日全食期间,才能获取论证“重力异常”的数据?

2观测方式

部分学者认为,进行“重力异常现象”研究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中科院理论物理所张仲平研究员认为,首先,引力场是四大作用力场中最弱的作用力,数据获得很难,

而且偶然性因素极大﹔其次,在国内外众多次数的观测中,观测到该现象的微乎其微,即便目前存在

两次实例,也不排除有干扰因素(周围环境、人流、车流、光线进入等)。因此,必须在同一地点,

用同样的仪器反复多次进行观测,而且必须由多名科学家共同得出数据。

对此,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任振球持不同态度,认为并不需要在同一地点进行。

而汤克云教授也认为,通过以后多年的观测,作出结果并非不可能。

3观测原理

王谦身教授20年来一直坚持国外60年代提出的“屏蔽原理”,即当日全食发生时,月亮不但将太阳光线遮住,

而且将其引力也遮住,用来解释突然性的重力异常变化。但汤克云与任振球两位教授认为,若真是如此,

按力学原理,地球上重力变化只可能出现“重力波峰”,这与实测中的“重力低谷”相矛盾。

有趣的是,当记者采访王教授时,这位老科学家诚恳地表示:“的确是我的解释有问题,

我今年被他们说服了,但并不表示我对‘屏蔽原理’的放弃,有可能这是一小部分原因。”

资料来源:东方新闻
网址:http://www.ufo.org.tw/news/2001/070601-1.htm


[ 此文章被cw2325在2005-03-15 21:25重新编辑 ]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5-03-14 00:05 |
porker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1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这真是近代科学另ㄧ个头痛的谜团呢!
有待科学家进ㄧ步的研究了解!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5-03-22 21:30 |
ZOIDS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4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真的吗?日全食时,会降低地球重力?太神了吧!


献花 x0 回到顶端 [2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5-12-01 23:43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2171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