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085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awaterr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知名人士
级别: 知名人士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15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婴儿] 小儿便秘 大人头痛
 预防小朋友便秘,是家长的必修课题,多数的便秘是功能性,经过治疗可以改善, 只要及时就医,就能避免「不便」的问题。

 据估计,约有半数的家长对婴幼儿肠胃营养问题,如生长发育迟滞、婴幼儿厌食、慢性便秘、急性腹泻、消化不良等状况感到忧心,甚至无能为力。以六岁的小洵为例,妈妈每天帮他换洗内裤时,常发现粪水黏在内裤底,原以为是腹泻,去西药房买止泻药,结果愈来愈严重;五岁的小明,长得活泼可爱,每次排便总让父母伤透脑筋,又哭又闹,大便带血丝,擦屁股的卫生纸有鲜红血迹;另外,一名三个月大的男婴,抱回家后就饱受便秘及腹胀之苦,经特殊消化道摄影及肛门压力检测,诊断为巨大结肠症。

 以上三位小朋友都是便秘,原因却不一样。前两者为一般功能性便秘,后者为结肠肌肉缺乏「神经节」所引起,处理方式也不同。
一般而言,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硬度增加,发生排便困难。在有便意情况下,一般人都可顺利解便,但如因故无法如厕或没有解干净,粪便堆积在结肠内一久,水份被吸收得越多,粪便变得又干又硬,造成排便上困难。同时因为粪便很硬的关系,容易造成肛裂,使得排便疼痛及大便带有血丝,让小朋友惧怕上厕所,造成恶性循环。

 甚至长期慢性便秘会导致排便感受器官失去灵敏度,也就是说,会让便意感消失,即使直肠中有粪便也不自知,当直肠中大便多到不能储留时,就会自行溢出,并发大便失禁及便床等症状,俗称「渗便」,很多家长误以为是小朋友腹泻。

 如何预防便秘是家长的必修功课,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如果是轻微便秘,可在饮食中增加高纤维食物,如可给予蔬菜汁和水果汁;如果宝宝大于一岁,可加的东西就更多样,如香蕉、木瓜、水梨、葡萄、柚子、柑橘类等水果;在蔬菜方面,高丽菜、菠菜、空心菜等可喂食;豆类食品也是不错选择,如红豆、绿豆、花豆等都属高纤维食物,可增加粪便量,刺激肠胃道蠕动将粪便推出去。此外,不属高纤维食品,如果冻、布丁、优格、优酪乳、黑枣或黑枣汁等,一样可达到帮助排便的效果。

●减少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摄取,如肉类、奶油、油炸物、冰品等,这些食物在胃部排空速度较慢,无法促进肠胃道蠕动,会恶化便秘情形,不应过量摄取。

●养成孩子从小定时如厕习惯,可减低便秘发生,吃过饭后,肠胃道蠕动会增加,较容易排便,通常早晚餐后一小时内是最好时机,就算没有排便,也要专心坐十分钟,并且正确的用力,让孩子的双脚有着力处(坐在小马桶上两脚着地),特别是慢性便秘患童,这些孩子会失去便急感觉,肠子内有宿便也不自觉。

 多数便秘是功能性,只要正确治疗,多数都会改善。但有一些是属器质性便秘,以先天性巨结肠症较常见,其他原因尚包括甲状腺功能不足、肠阻塞、慢性铅中毒、脊柱裂症、长期卧床等,也会造成排便困难。

 先天性巨结肠症主要是大肠缺乏「神经节」,可短至肛门口数公分,也可长至整个结肠,大部分以侵犯直肠及乙状结肠为多,这类孩子多自新生儿期就有便秘腹胀现象,严重会吐胆汁,需借助特殊消化道摄影、肠黏膜切片及肠动力学方面检查,若确定诊断,需手术切除有问题的肠子。

 如果调整饮食、卫生习惯后,孩子的便秘情形仍未改善,就需请教小儿专科医师,鉴别诊断是否为器质性便秘。同时也要评估是否使用软便剂、轻泻剂、灌肠剂等药物,避免因顽固性便秘造成并发症(肛裂、渗便、急性腹痛、肠阻塞、食欲减退等)。虽然便秘是简单的问题,但如没有处理好,「后患无穷」。



剑上干戈止 凌步虚静生
仙道为一抛 世风蜀道行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5-03-02 09:45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1864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