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5272 個閱讀者
觀星資訊》 觀星氣象 | 全天星圖及月相 | 即時影像 | 每月星象 | 台北星空 | 晴天鐘 | 親子觀星會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笑笑 會員卡 葫蘆墩家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發文大師獎
頭銜: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37 鮮花 x523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太空科學] 天文學家發現自我交互作用造成的極亮超新星
轉貼自 http://tamweb.tam.gov.tw/bew/TW/content.asp?mtype=c2&idx=485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天文研究生Emmanouil "Manos" Chatzopoulos和J. Craig Wheeler博士等人發現一個極亮的罕見超新星SN 2008am。它最亮時的光度,比太陽還亮1000億倍以上,一秒鐘釋出的輻射可滿足整個美國持續100萬倍現今宇宙年齡(1.37×1019年)的用電量。後續利用在地面和太空各望遠鏡進行後續觀測顯示這個超新星是最亮的「自我交互作用(self-interacting,以下簡稱自作用)」型超新星,因爆炸震波與爆炸前已向外拋出的物質殼層交互作用的結果,使得這類恆星爆發變得明亮異常。

  SN 2008am距離地球約37億光年。這顆超新星是ROTSE超新星確認計畫(ROTSE Supernova Verification Project,RSVP,先前稱為德州超新星搜尋計畫Texas Supernova Search),於2008年利用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麥當勞天文台(McDonald Observatory)ROTSE IIIb望遠鏡發現的。這些天文學家後續利用哈比-艾伯利望遠鏡(Hobby-Eberly Telescope)、凱克望遠鏡(Keck Telescope)、PAIRITEL自動望遠鏡、甚大電波陣列(Very Large Array)和史威福太空望遠鏡(Swift)等各種不同波段的地面和太空望遠鏡來觀察這顆超新星。

  Chatzopoulos仔細分析SN 2008am的光,結果顯示這顆超新星並非所謂的「成對不穩定性(pair-instability)」超新星,亦即:並非是大質量恆星爆炸後,因放射性衰變而增加爆炸輻射的超新星爆炸型式。反之,SN 2008am爆發之前的前身恆星已曾向外拋出的物質在恆星周圍形成一個氣體包層,當爆炸發生時,恆星的爆炸碎屑衝入這個氣體包層而與其發生交互作用,因而造成這種異乎尋常的光度。天文學家一般稱這種型式為「拱星交互作用(circumstellar interaction)」。

  Chatzopoulos等人認為:這個超新星的前身恆星可能是一種所謂的「亮藍變星(luminous blue variable,LBV)」,這種大質量恆星會不定時像外拋出物質,在恆星周圍形成一層層的物質殼層。LBV最著名的例子便是船底座η星(Eta Carinae)。

  在發現SN 2008am之前,德州超新星搜尋計畫就已曾發現最初兩個「最亮超新星記錄」,分別是SN 2005ap和2006gy。目前已知這類正式名稱為「高光度超新星(super-luminous supernovae,SLSNe)」的超新星約僅10顆左右,其中有5顆是德州超新星搜尋計畫發現的。SLSNe光度比一般標準的核塌縮超新星(core-collapse supernovae)還亮100倍以上,但非常罕見:每個星系中大約平均每100年會發生一次普通的超新星爆發,但SLSNe發生機率僅有一般超新星的1/1000。著眼在超新星的能量、為何它們會這麼亮等的傳統概念,並不適用在SLSNe上,基本上,SLSNe是超新星中的異類。SLSNe的研究將可讓天文學家更瞭解高質量恆星(high-mass stars)的死亡狀況。

  不過,並非所有的SLSNe都相同,不同的前身恆星所造成的結局也不一樣,只有超亮的光度是它們的共同特徵。恆星命運的結局與它們的質量有關。Wheeler將高質量恆星造成的超新星爆發分成三類:

第一類的質量最小,約10-20倍太陽質量,當其鐵核無法再繼續對抗重力、向內塌縮而發生超新星爆炸,核心部分形成中子星或黑洞,這種所謂的「核塌縮超新星(core-collapse supernova)」具有一般的亮度。
第二類的前身恆星質量比較大,約20以上到100倍太陽質量。在它死前通常會向外拋出物質,超新星向外噴出的殘骸與這些拋出物質之間的交互作用,會讓超新星達到高光度的範圍,即前述的「自作用超新星」。這類超新星爆炸後,核心部分也會形成中子星或黑洞。
最後一類就是質量高於100倍太陽質量的最大恆星們。現行理論預測這類恆星的溫度由於非常熾熱,所以會產生一般物質和反物質、電子-正子對等。這種過程使得整個恆星本身相當不穩定而收縮,點燃熱核融合反應,緊接著發生爆炸,整個恆星炸個精光,不會殘留中子星或黑洞等殘骸。這種是所謂的「成對不穩定超新星」。
  雖然Chatzopoulos等人創造了一個記錄,但對於高光度超新星的研究並未完成。如同SN 2008am這樣可能是自我交互作用而讓光度倍增的瞭解或許可以解釋半數左右的SLSNe來源,但另一半卻還未解決,尚待繼續努力。



資料來源:http://mcdonaldobservatory.org/n...011/0328.html, 2011.03.28, KLC


【心得感想】

雖然這麼亮,不過用一般的天空望遠鏡應該不容易找到..XD



每天大笑三聲,可以讓你更長壽哦...^^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未知地址 | Posted:2011-04-18 12:52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78512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