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x0
|
[健康] 血钙过低 骨质疏松症
血中钙离子检测是一般健康检查常见项目,有时也会出现在所谓「骨质疏松症」的检验之一。然而血钙过低,就代表骨质疏松吗?其实,并非如此单纯。
人体钙质有超过99%存在骨头中,剩下来的不到1%多储存于细胞,血液中的钙质只占人体总钙质不到千分之一。
因此,血钙变化通常并非反映人体总钙量多寡,而是代表钙质在骨头、细胞内外、以及血液之间的流动。血钙过低并不代表体内总钙质不足,更非表示一定有骨质疏松症。
血液中的钙质虽然只占人体总钙质的一小部分,但正常的细胞功能却得在正常的血钙浓度下进行。一般检验中测定的血钙浓度,包含了游离型与非游离型钙离子的总合。
严格来说,游离型钙离子浓度才是真正影响细胞功能的因素,不过一般情况下仍可观察体内血钙总浓度来代表。
正常的血钙浓度在9.0~10.0mg/dL(或4.5~5.0 meq/L),血钙过低,神经与肌肉细胞兴奋度会增加,容易抽筋或心律不整。长期慢性的低血钙则会造成骨骼变形或骨折,也会影响皮肤、毛发与指甲的完整性,甚至白内障。
调控血钙平衡的两大主角,分别是副甲状腺素以及维生素D。
副甲状腺位于甲状腺后方,共有四个约豌豆大小的腺体。当血钙降低时,副甲状腺素一方面作用于骨头,促进钙质由骨骼释出;另一方面则作用于肾脏,减少钙质由尿液排出,因此副甲状腺素可以提升血钙值。
人体皮肤在阳光照射下,可以自行合成维生素D,再经肝脏与肾脏转化形成活性的分子。维生素D可以促进食物中的钙质由小肠吸收,并将血液中的钙质释放到骨头,对于骨骼的正常发育有重大的影响。
因此,低血钙有可能出现于副甲状腺功能低下、维生素D缺乏、肠胃道吸收不良及慢性肾衰竭等疾病,也可能有因为血浆白蛋白过低而造成的「假性低血钙」。
不过,一般民众在健康检查中如果发现有轻微的血钙偏低,仍必须加强钙质或维生素D补充,以免长期慢性的低血钙影响骨骼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