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自 http://tamweb.tam.gov.tw/news/2010/201003/news2010032504.htm突然暴亮的天鵝V407震驚天文學家
日本業餘天文愛好者K. Nishiyama和F. Kabashima在2010年3月11日發出快訊,指出他們在天鵝座新發現一顆7.4等的新星(nova)。但後續觀測發現,這顆新星其實是天文學家早就已知的變星—天鵝座V407(V407 Cygni);然而天鵝V407的亮度一般在12~14等之間變化,是什麼原因造成它這次突然暴亮到原本的40~250倍?
天鵝V407是個共生變星(symbiotic variable),即密近雙星造成的亮度變化。共生變星的其中一顆子星通常是M型紅巨星,另一顆則是溫度比較高但比較小的白矮星,紅巨星的物質會隨其發出的恆星風而逐漸轉移到白矮星上,被白矮星加溫游離後,在雙星周圍形成共生星雲(symbiotic nebula)。
造成這種共生變星系統產生變化的原因相當複雜,有因雙星運動而造成的週期性變化,有因紅巨星脈動而造成的變化,有因拱星塵雲(circumstellar dust)遮蔽恆星而引起的變化,或是因紅巨星表面有黑子活動而引起的變化 ,或是紅巨星物質落往白矮星過程中所造成的變化。物質以一定速率在白矮星周圍累積形成吸積盤的過程中,若累積速率突然增快,或是物質累積達到穩定點上限而突然落向白矮星表面,便會引起類似新星的爆發現象(nova-like eruption)。
約有20%的共生變星子星中的巨星是米拉型變星(Mira-type variable,即鯨魚座omicron型變星或蒭藁增二型變星), 即會因體積漲縮而造成亮度變化的長週期或半規則脈動變星;這種雙星通常周圍有含塵量很高的包層(envelopes),天鵝V407便屬於其中之一。此外,共生米拉變星的亮度通常增加得很慢,通常要花上幾個月才會達到最大亮度,且沒有明顯的物質噴出現象。天鵝V407約幾個星等的典型變化主要是因為米拉型變星的脈動所造成,天文學家從未觀測到這個變星系統有類似新星的爆發現象。因此這次日本業餘天文愛好者報告的暴亮事件,才會震驚了許多天文學家。
天文學家快訊發出2天後的3/13首度觀測這個系統的光譜,結果發現與這個系統之前的光譜特徵,甚至是其他米拉型共生變星爆發時的光譜特徵都不相同。一般米拉變星吸收光譜會被更明亮的白矮星藍連續光譜掩蓋掉;然而天鵝V407此次卻明顯有2種不同活動造成的發射光譜特徵:其中一種是米拉變星發出、由游離粒子組成的慢速恆星風,另一種則是新星爆發而造成向外快速膨脹的噴射物質(ejecta)。事實上,這個光譜看起來與另一個共生再發新星(symbiotic recurrent novae)蛇夫座RS(RS Ophiuchi)或北冕座T星(T CrB)非常類似,因此天鵝V407可能步上星途的另一階段,加入了非常罕見的共生再發新星家族。
故事到此尚未結束。費米伽瑪射線太空望遠鏡(Fermi Gamma-ray Space Telescop)上的大面積望遠鏡(Large Area Telescope,LAT)偵測到來自天鵝V407的伽瑪射線;但是天文學家從未在共生系統中觀測到伽瑪射線過。天文學家推測這些伽瑪射線很可能來自使向外拋射的物質加速的震波, 或因被雙星系統內的強磁場限制而導致的,但還無法確定真正的原因。
最新的官觀測結果,天鵝V407的亮度已經降到9.6等左右(2010.03.24)。天鵝V407座標為赤經21h2m10s、赤緯+45º46.6',大約位在天鵝座主星天津四(Deneb)以東3度之處、北美洲星雲(NGC 7000)的北緣(點選觀看星圖,圖中標示12的亮星即為天津四)。由於巨星正在逐漸流失質量中,周圍的拱星物質愈來愈多,因此像許多新星或再發新星爆發時一樣,天鵝V407爆發後的數週或數個月內,爆發的拋出物質撞擊到周圍的拱星物質時,兩者間的交互作用會使這個系統的亮度變化顯得複雜而有趣。有興趣者不妨持續觀測。
--引用自臺北天文館網路天文館網站
【心得感想】雖然我找就知道這顆星是雙星,但對於突然爆亮還是不知所以然,天文真的充滿太多變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