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x0
|
[勵志] 躺在夫妻床上的六個人
婚姻諮商師都知道:一對夫妻的床上,躺的不止兩個人──至少有六個:夫妻倆人,和雙方的父母。這是什麼意思呢? 說穿了簡單不過:因為夫妻雙方都是各自父母婚姻下的產品。你怎麼戀愛,怎麼處理關係,怎麼溝通或逃避,都來自於爸媽的婚姻關係。 我們讀過許多讀者的來信,有許多都是在失戀的痛苦當中,而且其中更不乏一而再再而三的心碎。 莫齋就認識某位女孩,每一次失戀都痛不欲生,而且半年十月都恢復不過來。旁人忍不住問她:「妳有沒有看到每一次妳都是找同樣一個類型的人,分手也是同樣理由同樣模式?」她也許知道,也許不知道,但重點是無論如何她無法自拔。 為什麼? 今天深林想跟大家介紹一個真實案例,是從婚姻諮商師茱迪絲.瑟加爾(Judith P. Siegel)的著作:父母婚姻對孩子的影響(What Children Learn From Their Parents' Marriage,新苗文化出版)裏摘錄出來的。不過在說故事之前,讓深林告訴大家這一個大大的秘密: 你今天會選擇什麼樣的人去喜歡,用什麼方式詮釋愛情,接近異性,對心上人的行為動作的反應,維持關係的模式和想法……極大的部分是肇因於童年時父母或監護人給你的榜樣和影響。
無論是身體健康或個性上,保羅都是個強壯的人。他堅強而理智,完全十足的男性。他的母親卻是個容易激動的人,一點小事(看到小蟲,小孩運動擦破了皮)就會歇斯底里尖叫引來所有的人。他的父親對這樣的反應都是一笑置之,充分表現自己完全掌握情況的自信。 保羅學習爸爸,也成為一個十足男性。不過糟的是他也不表達任何情緒:他可不想跟他媽媽一樣。 依蓮則完全不同:她的家庭環境讓她變得害羞,退緒,缺乏自信。 不用說,兩個人一相遇便一拍即合:保羅喜歡,也很有自信照顧人;依蓮則極需要一個可以依靠的人,而保羅像一座山一樣的強大給她極大的安全感。兩個人很快結了婚,生了孩子。 可是隨著時間過去,以前的優點開始變成缺點。保羅不喜歡談任何情緒或感覺,認為什麼事只要直接解決就好,談那麼多廢話幹什麼;怎麼她卻什麼都不會,什麼都得他來。依蓮則開始憎恨保羅不在乎她的感受,而且把家裏所有的事都攬去管,專制獨行,好像她什麼都不行。 兩個人到諮商那裏時,已經積了一堆的怨氣。 「我百分之百支持我老婆,」保羅對諮商師道。「所有家裏的事都是我來照應的。」 「我感受不到他對我的扶持。也許是他在付賬單……可是我不認為他在乎我的感受是什麼。」依蓮道。保羅驚訝地看著她。 保羅也開始談到當他看著別的夫妻那樣談天說地時,他有多麼羡慕;依蓮跟他談的卻永遠只是硬梆梆的家務事。說著說著,他生氣起來,開始罵依蓮不懂得他的辛苦,不懂得他的付出,也從不回報。 保羅事實上是在表達他孤單的感覺,他情緒和感情上的需要。但是當一個「男人」,他發現他不能談「感受」,「情緒」,所以他用憤怒來表達。 很長的時間過去後,保羅才了解他的「照顧」所有事情,不但得不到支持太太的效果,反而讓她自覺短一截,不受重視。其實他要表達支持,只要多聽聽她的感受。 保羅的家庭給他的教育是「談感受是弱小的表現」,所以現在他得努力去糾正這樣的想法。依蓮也開始了解過去童年給她自己的畏縮和沒有自信讓她永遠自覺無助,現在是開始體會自己的力量和相信自己能力的時候。 當他們看到自己的童年竟對婚姻有這樣大的影響,他們決定要創造一個不同的婚姻。令人驚訝的是:當他們開始努力之後,他們的兒子竟開始改變。本來這兒子個性退縮,不對父母談任何自己的事情或感覺,而且對他們極冷嘲熱諷。經過父母的改變,他也開始能對它人談自己的情緒,嘲弄的行為竟此消失。
大家有看到一個模式嗎?許多人因為童年的影響,很容易選擇某種特定類型的人。可是等時間過去,以前的優點竟回過頭來刺自己,變成無可容忍的缺點,於是「因了解而分開」。 無論成功或失敗的婚姻(或者僅僅是男女關係),它的影響力是超越時代的。注意一下你自己在愛情上的看法和行動:你是父母影響的產物,而且你正把這傳統傳遞給你的子女(或將來的子女)。深林願所有讀者們都認真看待這一點,好好起來看看自己的愛情觀,決定什麼是你想傳下去,什麼是你想改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