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4993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jimmy0611 手机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9 鲜花 x109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转贴][显示卡] G92绘图核心登场 NVIDIA GeForce 8800GT

绘图双雄大战又再上演, NVIDIA 推出 GeForce 8 半代更新产品,核心代号为 G92 的 GeForce 8800GT 即将上市,定价 $199 至 $259 美元市场,正好填补效能级 Direct X10 产品的市场空缺。究竟 GeForce 8800GT 在制程、技术及效能表现如何 !?


<GeForce 8800GT 抢下头香>
据台湾绘图卡业者指出,原定于 2007 年 11 月 12 日发布的 NVIDIA 新一代 G92 效能级阶绘图核心,在得悉对手 ATI RV670 绘图核心亦会在 11 月 20 日登场后,决定将发布日期提前至 10 月 29 日,希望能抢下头香、先发制人,然而, NVIDIA 不单更改发布日期,更针对 G92 绘图核心的产品规格作出多番调整,其中预计 11 月 12 日发布的 G92 产品为 GeForce 8700 家族,由于绘图核心只有 96 个 Streaming Processor ,定价 $199 美元,在审慎评估对手 RV670 实力后,最终决定取消 GeForce 8700 计划,改以 GeForce 8800GT 上场对战 。

据了解, G92 是一颗原生 128 Streaming Processors 的绘图核心, NVIDIA 先前规划推出 GeForce 8700 是不希望与 GeForce 8800GTS 产品线出现重叠,进而让厂商有足够的时间去化库存,但面对着 RV670 节节进逼, NVIDIA 策略转弯,让拥有 112 个 Streing Processor 的 GeForce 8800GT (G92-270) 替代上阵,另将 GeForce 8700 变身为 GeForce 8800GS ,并只针对 OEM 市场发售。

GeForce 8800GT (G92-270) ,分为 512MB 及 256MB 型号, 512MB 预计售价为 $249-259 美元,将取代 GeForce 8800GTS 320MB , 256MB 则会在数周后上市,定价 $199 美元,接替 GeForce 8600GTS 的原有地位。

此外, G92 亦 将推出 128 Streaming Processors 的 GeForce 8800GTS (G92-400) 型号,取代 GeForce 8800GTS 640MB ,预估售价为 $349 美元,暂定 11 月 19 日发布。

<G92 ︰采用 65 奈米制程 内建 7.54 亿个电晶体>

尽管绘图晶片代号已提升至 G9x ,但由于绘图架构未有更动,因此 , G92 仅仅只是 GeForce 8 家族的半代改版。

G92 采用 65 奈米制程,令成本及功耗均大幅下降,内建 7.54 亿个电晶体,相比上代 G80 内建 6.81 亿个电晶体还要增加一些,主要原因在于 G80 需要采用 NVIO-1 外置晶片处理影像输入及输出,而 G92 则完全内建于晶片内。除此之外, G92 拥有第二代 Pure Video 引擎、内建 HDMI 输出功能、 PCI-Express 2.0 支援及新增更多 Texture Address Processor ,均是 G92 电晶体增长的原因。

G92 绘图核心仍沿用 G80 架构,支援 Direct X10 及 Shader Model 4.0 ,采用 Unified Shader 设计,原生内建 8 组共 128 个 Streaming Processors (GT 版本被屏敝 1 组、共 112 个 ) ,每个 Processor 均可以处理 Vertex 、 Pixel 及 Geometry Shader 指令,减少因 3D 程序偏重单一 Shader 工作,导致工作量失衡闲置。

每个 Processor 均可同时执行 2 个 MAD 及 MAI ,且支援 IEEE 754 Floating Point Prcision ,可同时容许逾千个独立的执行绪进行平衡运算,称为「 GigaThread 」技术,适合作异类运算工作 (Heterogeneous Computering) ,例如 Physics 运算、影像编码运算等,能大幅扩张绘图卡的应用范畴。

G92 也进一步改良 Texture 运算单元, G80 每组可编程运算单元内建 8 个 Texture Filtering Unit 及 4 个 Texture Addressing Unit ,但 G92 则提升至每组内 建 8 个 Texture Filtering Unit 及 8 个 Texture Addressing Unit ,可令单一周期可处理更多独立的 Texture 样本,在部份情况下, Texture 处理效率进一步提升达 1 倍。不过, ROP 数目则由 G80 的 24 个,减至 G92 只有 20 个 (GT 版本则只有 16 个 ) ,因此在 HDR Rendering 及 Anti-aliasing 表现, G92 表现则略有不及。

记忆体频宽方面, G92 只拥有 256Bit 记忆体控制器,相比拥有 384Bit 的 G80 大幅减少,两者在原生记忆体效能上有明显差距。不过, G92 主要是取代现有的 GeForce 8800GTS 家族, GTS 的记忆体控制器只提供 320Bit 宽度,与 G92 之间的差距相对减少,加上 G92 将配置较高时脉的记忆体颗粒,令两者的实际记忆体效能十分接近,而且使用 256Bit 频宽只需要 8 颗记忆体颗粒,可望进一步撙节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 G92 是业界首款、亦是现时唯一支援 PCI-Express 2.0 的绘图核心,每组 PCI-E Lanes 的速度由 2.5GT/s 提升至 5GT/s ,令单向频宽提升至 8GBps ,大幅提高 3D 游戏、专业绘图及 GPGPU 等工作的运算效率,且其具有向下兼容的特性,能支援旧有的 PCI-Express 1.1 平台,不会出现新旧平台交接问题。

现时, Intel 已推出首款支援 PCI-Express 2.0 的 X38 晶片组, NVIDIA 与 AMD 则已规划 11 月中旬推出支援 PCI-Express 2.0 的晶片组, 3 强力拱,正式开启 PCI-Express 2.0 世代。

< G92 ︰支援第二代 PureVideo 引擎   100% Offload from CPU>

虽然 NVIDIA 已在 GeForce 8 家族中加入第二代 PureVideo 引擎,但只限于主流级以下的 G84 及 G86 绘图核心,率先上市的高阶 G80 绘图核心仅支援第一代 PureVideo 引擎,因此,在播放 H.264 及 VC1 等高清影片时,仍需要将大部份的解码工作交由 CPU 负责,尽管 NVIDIA 声称绝大部份使用 G80 绘图卡的用家,均会配置高效能的 CPU ,在未有第二代 PureVideo 引擎情形下,亦能应付高清影片解码工作,不过,用家始终对于 G80 未能支援第二代 PureVideo 引擎颇感失望,因此 NVIDIA 在效级 G92 绘图核心中,追加了号称 1 「 100% Offload from CPU 」的第二代 PureVideo 影像处理引擎。

据了解,传统的 MPEG-2 、H.264 及 VC-1 软体编码, Bitstream Processing 、 Inverse Transform 、 Motion Compensation 及 Deblocking 完全交由 CPU ,但由于 CPU 并非专门设计作为解码用途,因此在效能表现上差强人意。

为提升解码效果, NVIDIA 于 GeForce 7 系列中加入 PureVideo HD 技术,将 Pixel Preduction 及 Deblocking 动作交由 GPU ,虽能减少对 CPU 的负担,但 Bitstream Processing/Entropy Decode 及 Frequency Transform 仍需经由 CPU ,因此,处理器的效能仍会影响解码效果,而 G80 绘图核心虽然是 GeForce 8 家族产品,但仍属于第一代 PureVideo 产品。

NVIDIA 终于在新一代 GeForce 8 家族的主流级及低阶产品中,加入第二代 PureVideo 产品, Bitstream Processing 、 Inverse Transform 、 Motion Compensation 及 Deblocking 等工作均交由 GPU 负责,最高支援达 40Mbps ,并支援 " 画中画 " 影像解码能力,由于此全新的影像处理器为可编程设计, NVIDIA 只需透过软体更新,便可在日后支援未来的影像格式。

此外, H.264 使用的 CABAC(Context Adaptive Variable Length Coding) 或 CAVLC(Context Adaptive Binary Arithmetic Coding) 编码,如果交由处理器进行解码,其实效率非常低,低阶处理器根本无法应付,而第二代 PureVideo 引擎加入 BSP 引擎 (BitStream Processor) ,能完全应付 H.264 的 CABAC 或 CAVLC 编码,可达至 100% 的完全硬体解码,即便是低阶处理器用家,面对 H.264 CABAC/CAVLC 编码亦能应付自如。


由于 HDCP 加密机制已被完全破解,因此业界倾向加入 ACS(Advance Access Contect System) 加密 / 解码动作,进一步提高 HD-DVD 及 Blu-Ray 的版权保护能力,而第二代 PureVideo 引擎内建 AES128 运算引擎,可进行 ACS 硬体解码工作,未来 Windows Vista 的影像串流方案 WVMF(Windows Vista Media Foundation) ,不论影像加密及解码均需要执行 AES128 编码运算,未来 AES128 加密及解码应用将会更加频繁,成为第二代 PureVideo 的关键优势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代 PureVideo 引擎仍未完全将 VC-1 编码交由 GPU 负责, Bitstream Processing 及 Entropy Decode 仍需交由 CPU 执行,虽然 VC-1 的 Bitstream 采用 Huffman ' s Coding 霍夫曼编码,相较 H.264 采用 CABAC/CAVLC 编码要求较低,市面上主流级处理器已能顺畅应付,是第二代 PureVideo 唯一美中不足之处,看来要等待 G98 的第三代 PureVideo 引擎,才会把 VC-1 编码「 100% Offload from CPU 」。

G92 ︰追加 HDMI 显示功能   但仍未开放

G92 绘图核心支援 2 组 Dual-Link DVI 输出,最高可支援 2560 x 1600 (WQXGA) 解像度,绘图核心同时内建 2 组 400MHz RAMDAC ,支援 2 组 2048 x 1536@85Hz (QXGA) 解像度的模拟输出,所有 G92 绘图卡均会内建 HDCP (High-Bandwidth Digital Content Prodction) CrytoRom ,以符合 HD-DVD 及 Blu-Ray 版权保护要求。

由于 G80 并未内建 HDMI 支援,造就对手 ATIR600 绘图核心凭藉 HDMI 输出方案,赢得不少 HTPC 用家的青睐,而甫登场的半代更新 G92 终于追加了 HDMI 输出支援,不过仍采用 AudioByPass 设计,需透过外接线材将 S/P DIF 音效讯号传送至绘图卡进行 HDMI AudioMixing ,让音效与影像组合成 HDMI 讯号,相较对手 ATI 内建 HD AudioCodec ,完全不需要外接线材,毋须霸占主机板或音效卡上的数位音效输出线路, NVIDIA G92 的 HDMI 支援方案显得十分落后。

虽然 G92 规格明载支援 HDMI 输出,但首批 GeForce 8800GT ,甚至是 11 月 19 日发表的 GeForce 8800GTS 均未提供 HDMI 支持,据台绘图卡业者指出,这是因为产品在申请 HDMI 认证需耗费一段时间,为避免影响上市时程, 因而在 PCB 上行删减 S/P DIF 接口,同时在 VGA BIOS 屏敝了 HDMI 功能,等待认证完成后,才会在下一批产品中开放 HDMI 功能。

另于 NVIDIA 给予厂商的 G92 规格书中指出, G92 将支援下代显示输出介面 Display Port ,但并非 G92 原生支援方案,而是 PCB 上预留加入 Display-Port Transmitter 的资料,预期在 Display-Port 尚未普及前, NVIDIA 仍不会量产具 Display-Port 输出的产品。

<采用 G92- 270 绘图晶片   NVIDIA GeForce 8800GT 正式登场>

图为 NVIDIA GeForce 8800GT 512MB 绘图卡,采用 NVIDIA P393 公板设计、 10 层 Layers PCB ,绘图卡长度为 22.8cm ,需要外接一组 6 Pin PCI-Express 供电,产品最高功耗仅为 105W ,相比 GeForce 8800GTS 640 低约 45W 。

GeForce 8800GT 512MB 绘图核心编号为「 G92-270-A2 」,采用 65 奈米制程由 TSMC 代工,拥有 112 个 Unified Streaming Processor , 56 个 Texture Filtering Unit 、 56 个 Texture Address Unit 及 16 个 Raster Operations Unit ,核心时脉为 600MHz , Stream Processor 部份则以 1.5GHz 运作,其运算效能高达 504Gigaflops ,相比 GeForce 8800GTS 的 345.6Gigaflops 更高,媲美 GeForce 8800GTX 的 518.4 Gigaflops 。

尽管 NVIDIA 已表明,将于下一代 nForce SLI 平台上加入 Triple SLI 支援,但 GeForce 8800GT 只建有 1 组 MIO 接口,相信 GeForce 8800GT 并不在 Triple SLI 支援之列。

显示输出方面, G92 已将输出部份内建于绘图核心内,因此并不需要使用 NVIO-1 显示晶片,支援双 Dual-Link DVI 及 7 Pins HDTV 输出端子。 GeForce 8800GT 预留了日后支援 Display-Port 输出的布局,在 PCB 上预留加入 Display-Port Transmitter 晶片的走线。

支援 256Bit 记忆体介面   拥有 256MB 、 512MB 型号

GeForce 8800GT 512MB 采用 256Bit 记忆体介面,相较 GeForce 8800GTS 320/640 的 320Bit 为少,但由于 GeForce 8800GT 512MB 版本采用 Qimonda HYB18H512321BF -1.0ns GDDR3 记忆体颗粒,预设时脉为 1.8GHz DDR ,合共容量为 512MB ,记忆体频宽可达 57.6GB/s ,与 GeForce 8800GTS 的 64GB/s 相差不远,但由于只需要 8 颗记忆体颗粒便可组成 256Bit 配置,可望进一步降成本。

此外, GeForce 8800GT 尚有 256MB 版本,核心时脉、规格完全相同,且同样采用 256Bit 记忆体介面,但记忆体颗粒将会改用 -1.4ns 速度,预设时脉 1.4GHz DDR ,记忆体频宽将会下降至 44.8GB/s ,令两者在效能表现拥有较明显的差别。

据 NVIDIA 表示, GeForce 8800GT 512MB 定价为 249-259 美元之间, GeForce 8800GT 256MB 则为 199 美元,将会在数周后正式上市.




CPU : Intel E8400 3.0G OC 3.6G
M/B : GA EP35-DS3
RAM : 金士顿 DDR2 800 2GBx2
VGA : MSI N260GTX Plus 896MB DDR3 O.C
HDD : WD 640GB SATA2
Montor : Dell 2208WFP
Power : 七盟 500W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福建 | Posted:2007-11-12 22:07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4019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