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630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oabearoa 手機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7 鮮花 x8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小孩] 熱性痙攣面面觀
熱性痙攣面面觀

在1歲至5歲的幼兒,有時會在寶寶發燒的時候引發抽筋的情形,這種抽筋通常是全身性發作,時間短暫,抽筋後寶寶有倦怠的現象,但不會有持續性的神經學障礙。在排除其他可能造成抽筋的原因之後,可稱這種發作為熱性痙攣。

通常這種抽筋多半是良性的,也就是說不必服用特殊的抗癲癇藥物,日後就會痊癒,且大多數也不會有後遺症,寶寶的精神運動的發展也會是正常的。總括來說,熱性痙攣並不是一種可怕的疾病,如果家長能多加認識它,就可減少不必要的恐懼,並且能更及時做適當的處理。

認識熱性痙攣

發生率

根據流行病統計學的估計, 100個小朋友當中有2-5個小朋友曾經發生過熱性痙攣,所以在臨床上並不算少見。

好發對象

一般多發作在1歲至3歲的幼童,而最常見的是14到18個月大的寶寶,通常9個月以下的較少,大多數在3歲以後就不會再發生;不過,也有極少數在5、6歲時仍有發生熱性痙攣。發作情況,大多是在體溫或肛溫超過39℃,或者體溫急速上升時發生。

熱性痙攣與遺傳

在醫學統計上,100個熱性痙攣病童中至少有10-20個以上的孩子,可追溯到有熱性痙攣或癲癇的家族史,顯示此症狀是有遺傳的傾向。

症狀

典型的發作是在發燒時,引起全身性抽筋,發作時會全身抽動合併兩眼上吊、牙關緊閉、嘴唇發紺、口吐白沫。其發生雖突然,但整個過程大多在數秒至10分鐘之內,通常家長把孩子送到醫院之前,即會停止抽筋。痙攣過後的患童會有疲憊的現象,但大多很快恢復,且無神經學上之後遺症。

熱性痙攣會復發嗎?

有30%到50%的幼兒,會在第一次發生熱性痙攣之後再發生第二次,有少數的孩子會在同一天內發生2次以上的抽筋。而一般第2次抽筋的發生,有半數是在第一次發生後的6個月內。

熱性痙攣與羊顛瘋…

「熱性痙攣就是羊顛瘋嗎?」這個問題是許多家長的憂心,其實,熱性痙攣並不是羊顛瘋,但是有一部份癲癇的幼童在臨床表現上,會先以熱性痙攣表現。而在熱性痙攣的幼兒中,有3%在日後會有癲癇發生,而這些日後癲癇發作的幼童通,常是以非典型熱性痙攣來表現。

熱性痙攣患童日後易發生癲癇的危險因子

1. 在小於9個月發生熱性痙攣者。

2. 先前就有發育遲滯病史者。

3. 局部發作者。

4. 抽筋時間較常超過15分鐘者。

5. 合併暫時性或永久性神經障礙。

6. 同一病程中連續發生多次抽筋者。

7. 家族中有癲癇病史。

抽筋時該如何處理?

孩子發生抽筋時,多數家長常會覺得措手不及。建議此時宜保持冷靜,讓寶寶側臥,將其頭部稍往後傾,以利呼吸,挪開會傷及寶寶的障礙物,但千萬勿試圖拍打使寶寶的症狀停止,除非孩子咬住舌頭,否則不必將其緊閉的牙關強行扳開。

接著,媽咪要注意仔細觀察其發作情形,並留意孩子的呼吸,若家中備有退燒栓(塞)劑者可先行退燒(但不要餵給退燒藥)。抽筋大多在短時間之內停止,但仍應送醫院請醫師確認發燒及抽筋的確切原因。

叮嚀

一般來說,幼童時期的偶發性熱性痙攣無須太過擔憂,但若發生多次,如一年內發生痙攣五次以上,且每次發作時間超過20分鐘,就要到醫院作詳細檢查,如腦電圖,甚至脊椎穿刺等,以利醫師判斷找出正確病因。家長在照護這類孩子時,要跟醫師密切配合,以防止痙攣發生,才不會讓一次次的痙攣傷害孩子的大腦。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4-12-27 10:49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1347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