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yond1024
|
分享:
x0
|
[] 曹丕交代身後事
[轉貼]
儘管許多人對曹丕印象不好,他刻薄,他奸詐,他不會打仗,他缺乏雄才大略。但從他的一些詔令看來,這人頗有意思,也有不少可取的地方。其一就是對「薄葬」的倡導。
早在曹操當魏王時,就曾下達指令說:「古時候埋葬必定選擇貧瘠的土地。我要求規畫西門豹祠西邊的高原作為我的陵園,利用地形的自然高度作為墓基。墓穴上面不堆土,不種樹。」
黃初三年(公元222年),曹丕35歲,選定首陽山東面的地域為陵園,並且預留遺囑,交代不可洩露他的埋葬地點,不要採取厚葬的形式。他把具體作法,白紙黑字,寫得一清二楚,比曹操的指示更深入,更完整。
根據這份詔書,曹丕為他的身後事訂定了一切從簡的最高原則。「葬於山林,則合乎山林」、「壽陵因山為體」。──埋葬在山林,就和山林合為一體;墓穴利用自然的山形構成。比如:
1不封樹:在墓穴上面壘土成堆叫「封」,在封上及周圍種樹,叫「樹」。 2不立寢殿:不在旁邊修祭祀的祠堂。(陵園裡放置死者生前用品以供祭祀的殿堂,叫做寢殿。) 3不造園邑:不在陵墓周圍建造高牆圍起來的園林。 4不通神道:不在前方建築兩旁立著石人和石獸的大道。
曹丕把身後事交代得鉅細靡遺,對於墓穴如何不被發現、不遭破壞,都有完整規畫。地上掩飾完畢,地下也不忘掩護,譬如說:墓穴不要放置防潮的蘆葦、炭灰;不要收藏金、銀、銅、鐵製成的殉葬用品,一律改用陶器殉葬;遺體口裡所含的東西,不要用珍珠玉器;遺體不要穿金縷玉衣。
以上身後事的交代事項,主要目的,是在未來改朝換代時沒有人知道他埋在哪裡,他選擇首陽山東面區域為墓地所在,不是因為那裡是龍穴,剛好相反,當地是不能耕種的荒山,不會被注意,不會被挖掘。
在他的認知裡,「葬」,就是「藏」,藏起來不讓人家發現。
為什麼怕人家發現?曹丕自有一套邏輯,他說:「從古到今,沒有國家不滅亡,沒有陵墓不被挖掘。」
這話是有根據的。曹丕說,漢末天下動亂以來,漢朝皇室的各個陵墓都被挖掘,棺木裡先皇先帝的金縷玉衣被盜走,有的屍骨被一把火燒了,這樣好比死後又遭受一次痛苦。會有這種下場,就緣於厚葬,在墓穴上頭又堆土又種樹,分明指示盜墓者:「我在這裡。」
儘管曹丕要求薄葬,和莊子哲學無關,和墨家理念無涉,其至不脫實用價值、利益考量,但他不愧為一代文學大師,透過文字說理,旁徵博引,且以皇帝詔書的位階,以詛咒的口吻,把厚葬說得如此不堪,影響世人對厚葬的崇尚觀念,這點真要給他掌聲。
秦漢以來盛行厚葬。
西漢的楊王孫,不但反對厚葬,甚至身體力行,生前即交代兒子,他死後要裸葬。楊王孫死時,用布袋裝屍體,入土七尺,布袋拿掉,直接覆土,連棺木都不用。(豈只不必厚葬,連薄葬都省了。直接塵歸塵,土歸土,回歸大地。)
楊王孫顯然得到莊子「以天地為棺槨」的真傳(《莊子.列禦寇篇》)。可惜楊王孫大聲疾呼兼親自示範,但不起效用。厚葬依然盛行。(《漢書.楊王孫傳》)
魏晉時期,薄葬之風興起,厚葬的傳統逐漸退位。大開風氣的就是三國的曹魏。魏國統治地區盛行薄葬,不像吳、蜀,仍以厚葬為主。
薄葬之風從曹魏延續到晉朝。儘管厚葬的風氣並未從中國這大片土地消逝,但也更顯得曹家父子提倡薄葬的可貴。當然,薄葬盛行的原因,不會單單因為曹丕的幾句話和喪事處理。有些社會條件不得不考慮。例如魏晉時期經濟殘破,想花大錢厚葬也有心無力。皇權衰落,門閥世族權力膨脹,盜墓事件頻傳,佛、道的宗教思想流行,都衝擊到儒家傳統的厚葬。但曹氏父子的倡導,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曹丕比起曹操更進步的觀念,他在詔令中明白表示,后妃死去,如果生前並未跟著封王的兒子到封地去的,就葬在這片陵園的溪澗西邊。也就是說,不必硬性規定葬在一塊。曹丕說得好:「如果魂魄有靈,就沒有到不了的地方。」進一步說,假如人死後沒什麼靈魂,葬在一起又如何?假如人死後真有靈魂,靈魂自己會飄行,和生前所愛在一起。
曹丕對安葬的思考完整,自知和一般人的觀念不同,因此在文字中不斷舉出古代的例子,強化論點。最後不惜以詛咒的魔力,警告臣子,不要自以為好心,把他厚葬,破壞他的良法美意。因為「如果以後違反今天這道詔書,隨便更改內容,建造陵墓,實施厚葬,等於讓我在地下的屍體遭到殘害,如果這樣,臣僚、兒子就背棄了死去的君王、父親,不忠不孝,死者若有知覺,將不保佑你們。」
好兇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