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dan
|
分享:
▼
x0
|
[分享] 工作消失 如何自保
全球资源搜寻 我的工作不保
「不久的将来,世界有一半人,每天要工作12小时,另一半的人会失业。」威廉‧布里吉斯《新工作潮》
台北县的三重向来给人街道狭窄、交通拥挤的印象,这里却是台湾模具产业发迹的地方。从三重向外延伸到新庄、五股、树林,曾经聚集上万家模具厂商,他们多半只有一个简单的招牌,标示着某某「企业」或「实业」,甚至没有招牌,看来毫不起眼。
但这些「铁工厂里的黑手」,却是推动台湾经济的幕后英雄。模具有「工业之母」的称号,没有他们,概念再棒的产品也没办法大量生产。1998年,台湾模具产业的全盛时期,全省有超过3万家模具厂商,总产值突破600亿元台币。
然而,从现在开始往后的2年,将是台湾模具业面临的存续关头。
第一批濒临生死边缘的工作
台湾模具厂高达9成属30人以下的小公司,「很多10人以下的小工厂会歇业,这2、3年达到高峰,」台湾区模具同业公会副理事长、金立元科技总经理郑坤木神情凝重地评估。郑坤木估计,最后大约有3到4成模具厂必须关厂,以1万家、平均每家20名员工当作母体计算,受波及的就是6、7万人。「这个数字只会增加,不会减少,」他说。
这是台湾眼前第一波濒临生死边缘的工作。台北郊区的模具业聚落首当其冲,因为半小时车程外,桃园龟山、平镇的笔记型电脑大厂的生产线,今年全面宣布撤退,移向对岸。
继更早的英业达、伦飞之后,仁宝去年底逐步缩减平镇工厂;广达在3月底关闭林口厂,资遣8百人;华硕资遣台北与桃园厂385名员工;而最后的熄灯号,则由大众电脑在9月底吹响。
郑坤木分析,大陆从2003年开始,对进口模具课征27%的关税,逼得毛利率已经在「保四」、「保五」边缘的笔记型电脑大厂,不仅自己要过去,还得要求长年配合的模具厂一起跟着走。
「笔记型电脑的模具,现在没有一套是在台湾开的了,」在三重市五华街经营盈陇企业的负责人曾裕钧说。他手上正在工具机上研磨的产品,是好不容易从纬创接来的触控面板用光笔,但「量很小,」他摇摇头。
至于三重曾经显赫一时的模具街呢?「早就没了,」他说。同业不是关了,就是去大陆。至于他自己,因为拿不出几千万台币的资金,去不了,也不敢去。
就像自然界的物种一样,职场上的工作会出现、会崛起、会衰落、会消失,对内需市场小,必须崁入国际经济体系运作的台湾来说,最大的决定性因素,就是全球产业分工下的聚落移动。
第二批不见的工作:白领与服务业
仅仅在几年前,笔记型电脑仍被视为最后可以留在台湾的制造业,但是工作挤压、下沉的版块变动比想像中更快,一下子就把就业版图拉出一个大缺口。
你以为只有生产线才有外移的问题吗?不, 台湾第二批未来可能不见的工作,主角是白领阶级,甚至是服务业。因为全球化的浪潮加上通讯科技,把相隔千万里的陌生人,变成竞争同一个饭碗的对手。
登上全世界的制高点观察,所谓「工作」的概念,现在正发生巨大的变化,足以挑战所有人过去的理解。
回溯到掀起这波大浪的源头──美国,现在是白领与服务业登上职位虚化、消失的第一线。
30年前,美国从制造业开始放手,交棒给日本、台湾、大陆。但美国劳工局在今年8月针对IT产业完成的报告指出,现在美国透过企业委外、输出海外最多的工作,已变成专业服务业,尤其是程式设计师、电话客服人员,以及旅行社代办员。
着名资讯产业研究机构Forrester Research统计,今年美国境内移转至海外的工作职位将达到83万个,2015年更攀升到330万个。
麦肯锡的分析进一步指出,到2008年,美国境内会产生1,900万个工作,换成全世界谁来做都一样。
这些消失的工作,愈来愈朝高薪、脑力密集迈进,美国《华尔街日报》今年9月28日的报导中说,连律师都加入美国企业将工作外包海外的行列。像杜邦公司已经开始雇用印度律师协助撰写专利文件。
全球资源搜寻
骇人的数据背后,企业考虑的,当然是哪边合乎效益,工作就往何处去。作为一个典型的跨国企业,美商优利系统(UNISYS)副总裁暨大中华区总经理傅良中说,现在谈"outsourcing"(委外)或"offshoring"(以国外劳务取代)的观念都落伍了,企业宁可用更积极的字汇来诠释──这是一种"global sourcing"「 全球资源搜寻」。
优利系统今年宣布在世界配置8,000名员工,作为全球性的支援部队。他们分别落脚在印度、匈牙利、与大陆的上海。其中印度与上海各更有5,000人与2,000人的规模。
傅良中说,这些中心可能做技术开发,也可能做客户服务。如果把台湾、香港、日本的共同业务集中到上海处理,不仅降低成本,时间安排更有效率。
在麦肯锡一份针对美国企业外包市场的研究中,点名了10个国家,分析它们各自的优劣势,其中包括印度、中国大陆、菲律宾、巴西、波兰、墨西哥、俄罗斯、爱尔兰、匈牙利、捷克。这份名单等于勾勒出了工作的流向。
跨国企业选择它们,并不纯然是成本考量,更着眼于人力资源的质与量。「在小区域一口气要找5,000人真的很困难,」傅良中指出,这多少说明了台湾为什么无法落在名单之列。台湾企业逐渐采用同样的模式。像帐务催收、电话客服这些劳力密集型服务业,开始将触角伸向大陆。几家领导厂商,例如台湾客服科技、远传电信都在对岸设有据点。其中一家规模高达500人。
然而,职场冲击的效应也慢慢浮现。今年4月,远传电信台中催收部员工北上到劳委会陈情,理由就是抗议远传因为将帐务催收业务外包大陆子公司,要求台中部门员工转调台北或其他部门,或接受资遣。虽然远传后来发布声明,说明并无裁撤计划,但是对一般的工作人而言,过去怎么可能预料:有朝一日要面对这样的风险?
第三批消失的工作: 在总部工作,不用移动?
第三批未来可能走向消失的工作,是所谓在台湾「总部」的工作。
目前看到的现象是,已经有愈来愈多的功能,要从台湾的「总部」出走。即使是所谓「研发」部门,或是「工程师」也必须经过更精准的筛选。
经常往返新竹科学园区,从事高阶人力仲介的经纬智库副总经理林知明,对职缺的变动十分敏感。他观察,未来只有顶尖的生产制造,像奈米级半导体制程,或是大尺寸面板会继续留在台湾。系统组装业的厂长、品保主管、技术员都会变成逐渐消失的职称。
换句话说,电子电机仍然会是主流人才,但是像工业工程、生产管理这些职务,将逐渐由台湾释出到大陆。
虽然目前在台湾还有1,400人的研发团队,但光宝科技人资副总经理鲍惠明也同意,像采购、行销、应用性研发、甚至技术移转这些围绕着核心的周边功能,都会慢慢从台湾的总部移到大陆的生产基地。
实质工作模式的改变,正不断在产业中发生。以笔记型电脑厂商华硕来说,目前很多工程师已必须以一个月2周、或2个月5周的方式,频繁地出差到对岸支应。
行政支援部门受到的效应更大。即使是知识型的工作,只要可以标准化,透过网路传递资料,都可以交付给对岸的员工完成。
明基电通资深人资协理童文池指出,像明基MIS部门的运作、编写程式(coding)的后端工作,多年前即已由大陆的行政中心来负责。
台湾总部的人力扩编,当然因为工作的层层外包,导致成长受限。但工作其实不会固定、长期停留在同一个地方,而是一波波地往外扩散,继续寻找第2、第3个更便宜的去处。大陆员工看似因此受益?童文池持平地指出,像明基苏州厂的警卫,现在也外包给当地保全公司,不再纳入编制。他们面对的是一样的处境。
如何因应这样的局势,的确是今天的上班族要生存必需深思的课题。
核心的意义
未来,只有企业「核心」价值的部门,才能够留在本地。「核心」的意义,也会愈来愈明确。
愈重视与人互动、能配合环境转换创造价值的know-how,愈不容易被取代。
「如果你只会J2EE(一种程式语言),这是最容易被取代的,」美商优利系统副总裁暨大中华区总经理傅良中说。"common technical knowledge"(一般技术知识)已经不够了,重要的是「本地价值」。以提供银行金融资讯系统的优利系统来说,那就是对本地市场的了解、对客户特性的掌握。
而且「核心」的内涵,并不等同于「留守不动」,刚好相反,「移动」(mobility)将成为人人必备的能力。
所谓愈来愈「核心化」的总部,事实上就是一个人员不断"travel"(出差)的环境。童文池举例,明基内部参与人力资源事务的员工接近90人,但是被他定义为"corporate"(企业总部)层级的,只有22人。这些人的工作就是主导文化、策略面的公司政策,到各地去跟现场员工沟通。
鲍惠明有同样的看法。他对一个「国际化经理人」的定义是:"Anytime we equip to move,"(随时都准备好要出发)他笑着说。鲍惠明有个衣箱,永远放好几套预备的衣服,一拎就可以上飞机。早上出发,中午就在对岸工作。他称这样的工作型态叫「一卡皮箱趴趴走」。
台湾的工作流动速度超乎想像,涵盖的层面也不断扩散。但从好的方面看,新的全球分工架构下,台湾仍然承接了许多新的工作。
创新设计流入台湾
不同于上海、马尼拉、邦加洛这些开发中国家新兴都市,变成美国企业后勤作业的后台办公室(back offices),台湾的角色更偏向美国企业的脑力、研发中心,更多设计、创新的工作流入台湾。
美国科技大厂对台湾愈来愈倚重,以至于今年初,美国《商业周刊》以封面故事指出,美国企业已经患了「无力发明症候群」(not-invented-here syndrome),甚至特别计算出惠普科技、戴尔电脑、摩托罗拉这些品牌大厂,营收中有多少来自台湾代工伙伴,例如宏达电、台达电子、广达电脑、明基电通的贡献。
这也说明理工科系毕业的科技人才,为何始终是就业市场宠儿,从来不曾退烧过。
在高雄楠梓加工出口区有30多年历史的台湾飞利浦建元电子,每年营运量都在飞利浦全球各个封测厂中居冠。总经理吕学正今年因此被拔擢为全球飞利浦积体电路封装测试组织副总裁暨总经理。
飞利浦建元刚成立时不到1,000人,但目前2,500名员工中,还有1,600名属于生产线,外籍劳工只占80几名。吕学正并不同意台湾完全留不住生产的说法。「欧美研发做不好,就是因为生产线不在附近,」他说。吕学正反而认为大量生产是培育研发能力必要的土壤。
南台湾的飞利浦建元因而有动力持续扩张。吕学正说,现在反倒是飞利浦欧美总部无法因应对工程人才的需求,除了一天到晚派人来取经,还把大量设计、研发业务丢来台湾,「压力都到我这边来了,」他苦笑着说。
【心得感想】
真的要好好的思考~~未来的工作方向和孩子的未来~~~~~真是担心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