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x0
|
有腳的魚! 達爾文演化論消失環節找到了
科學家發現一具3億7500萬年前、覆滿鱗片前所未見的巨大魚類化石。這具化石填補了學界追尋多時的進化缺口:也就是一些魚類離開海洋,靠著四肢步上陸地。 在「自然」期刊發佈了兩篇報告中,由芝加哥大學的演化生物學家蘇賓領導的研究團隊,宣稱在加拿大距離北極約960公里的北極圈內,發現到在沈積岩中保存良好的多具魚類化石。這些化石骨骸有鰭、鱗片和其它屬於大型魚類的特徵,長約4到9英呎。經過進一步檢視後,科學家發現解剖學上過渡型生物的重要特徵:魚雖然還是魚,但已經具有將轉變為陸地生物的重要改變,因此這些魚可以稱作是兩棲類的先驅。 科學家在化石中,發現到這些魚的前鰭正在形成前肢的證據。這些魚還有著平坦的軀體,類似一隻鱷魚;它們的頸部、肋骨和其它部位都類似一種稱作四足類(tetrapods)的四腳陸地生物。除了確認這些魚正在歷經重要的進化轉型之外,這些化石的出土也為反駁宗教創造論者提供的有力的證據。這些創造論者宣稱,找不到過渡轉型生物,是達爾文進化論中一項嚴重的缺點。 研究團隊指這項發現是迄今動物正在從魚類變為四足類最有力的證據。 這些魚經命名為「提達力克」(Tiktaalik roseae),在發現地的加拿大努納福特區當地原住民語中,提達力克的意思就是「大隻的淺水魚」。兩位在自然期刊上針對此一發現發表評論文章的古生物學家指出,過去雖然曾經發現其他的轉型魚類,但時間都是在3億8500萬年前到3億5900萬年前,也就是泥盆紀後期。但是提達力克作為魚類和陸地脊椎生物之間的關鍵連結是如此明顯,可能會使這種魚和始祖鳥一樣,成為演化學上的代表性象徵。發表評論的這兩位學者分別是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的阿伯格,以及英國建橋大學的克雷克,他們兩人向被視為是蘇賓團隊的對手。 蘇賓和另一為合作夥伴達席勒是從1999年開始在加拿大努福特地區的埃爾斯米爾島上搜尋化石。他們是受到一本地理教科書指稱該島充滿了泥盆紀的岩石,而且相當容易挖掘的吸引後,而決定到這裡挖掘化石。在泥盆紀時代,埃爾斯米爾島氣候溫暖。但是一直到2004年7月,挖掘工作才出現重大進展,他們發現數隻保存完整的立體魚化石,這些魚有著龐大的身軀,銳利的牙齒,特別的是還有頸部,可以讓它們做出魚類所沒有的轉頭動作。 哈佛大學的簡金斯博士說,如果這種動物真的會離開水面,那它就需要一個真正的脖子,讓頭可以轉動。埋藏在胸鰭內的骨頭可以看作是上臂,也就是陸地生物的前臂或是最原始的手。而且鰭的關節似乎可以在陸地上活動。綜合這些發現,科學家認為,提達力克可以在溪流中伸展其原始的前肢,還可能讓自己短暫上岸停留。 蘇賓在報告中做出結論,認為提達力克是活在3億8500萬年前的真掌鰭魚(Eusthenopteron)和潘氏魚(Panderichthys),以及初期四足類,如活在3億6500萬年前的棘螈(Acanthostega)和魚石螈(Ichthyostega)之間的中介。 蘇賓說,提達力克「是魚也是四足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