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x0
|
[轉貼][中彰投] 太和山一遊
地理位置:南接奮起湖,西鄰瑞里,東依來吉,北隔清水溪與草嶺、豐山相對。 歷史:早年以李樹為主要經濟作物,目前茶為最重要的經濟來源,李、梅、甜柿等果園亦很普遍。 旅遊賣點:茶園、日出、夕陽、雲海、李花花海。
古道盡頭的「雲戴山」適合欣賞日出或夕陽。
抵達「太和」當天傍晚,雖然沒有下雨,天空卻是一色的白,我心裡根本不敢期待有什麼落日或雲海可看。在民宿主人郭芳源的領路下,我們開著車子從169縣道旁標示著「奮太古道」的入口進去,沿著狹窄的山徑蜿蜒而上,察覺到西側天空開始隱約泛出紅光,心裡不免燃起希望,等一下也許有夕陽美景可看! 漫步在「瑞太古道」裡,一路有茂密的竹林為伴。
山谷雲海 伴夕陽共舞 車行到了奮太、奮瑞與瑞太3條古道交會的地方,郭芳源指示我們順著「奮瑞」往「雲戴山」頂的方向走,果然山景愈來愈開闊,昏黃的雲霧在山頭緩緩翻滾;原本已經累得不想再動的攝影,這時又精神抖擻,架起腳架耐心等候雲霧的變幻。 這天的雲層偏厚,西沉的陽光透過重重雲霧,從狹長的一線逐漸渲染到整片天空,從淡淡的橙黃色、逐漸變為多層次的紅,只見4座相連的小山頭浮在雲端上,當地人暱稱為「四天王山」,伴著不遠處的「篤鼻山」,其實都只有1400多公尺高而已,但被雲霧襯托得彷彿高不可攀。夕陽落到雲層下後,又反射出瑰麗的藍紫色,為1日的照耀畫下美麗的句點。 攝影和我為這難得遇見的山中夕陽景色而雀躍不已,但是郭芳源表示在太和欣賞到美麗日出和日落的機率相當高,不需借助太多的運氣;而且因為天候的轉變,每天的景色都不太一樣,儼然成為太和地區最引人入勝的一大觀光資源。 太和屬於嘉義縣梅山鄉最偏遠的村落,海拔介於800到1600公尺之間,由於地勢起伏頗大,居民住得很分散,顯得分外寧靜。但是由於這裡的高度和氣候特別適合茶樹生長,近幾年已經發展成為阿里山區非常重要的產茶區。
茶園竹林 共譜和諧樂章 無論你是從嘉義順著阿里山公路,或是從竹山經過草嶺進入太和,眼光很難不被布滿整片山坡的茶園所吸引。茶園之外,竹筍也是當地相當重要的物產,叢生的麻竹、桂竹、轎篙竹等各據一方,與規劃完善的茶園交織在山坡上,形成韻律有致的綠色世界。 太和村「油車寮」路旁有一條「瑞太古道」的入口,順著古道一直走,可以通往另一頭的瑞里村。這條古道早年是太和重要的對外運輸與交通路線,目前則是鋪設完善的健行山徑,全程往返約需3個多小時腳程。 這段古道除了最開頭一段看起比較陡,可能嚇退一些「軟腳蝦」之外,其實全程還算平緩好走。沿著竹林密布的古道前進,不妨放慢腳步、降低說話音量,因為很有機會與住在裡面的竹雞、藍腹鷴等打照面。
瑞太古道 追尋豐富生態 這段古道由於人跡罕至,生態豐富,也有數量與種類眾多的天牛、金子、鍬形蟲;甚至據說也有台灣獼猴出沒。我們這一趟雖然無緣遇到台灣獼猴,但是驚鴻一瞥了藍腹鷴的身影,也看到了屬於保育類的「台灣長臂金」,算是福氣不淺。 竹林之後,眼前出現了翠綠的茶園。目前正值「秋茶」採收的季節,而由於太和茶園分布的海拔差異頗大,待最高處的秋茶採收到了尾聲,就應該輪到低海拔地帶「冬茶」的收成期了。所以從現在開始到年底,到太和都有機會看到採茶的景象。
風味美食 爽口山珍 啖鮮美好滋味 距離瑞太古道太和端入口處不遠的「愛琴雅築」,男女主人在台北發展多年,13年前決定回家鄉開闢這家民宿。經過這些年的歷練,女主人鍾寶琴練就一手好廚藝,擅長把自家養殖的土雞和就地取材的山蔬、溪蝦、溪魚等,烹調出鮮美的佳餚。所有投宿在此的旅客,都有機會一飽口福。 獨門烤雞 香味四溢 把白蒜、珍菇、辣椒等簡單清炒成「白蒜珍菇」(200元),口味清爽,很下飯;「炸溪蝦溪魚」(300元),釣自本地「清水溪」的小魚蝦,裹上一層粉酥炸,即入口生香。 而「白片豬皮」(300元),是把山豬肉切成薄片,加入冷水、鹽、酒、醋等煮熟之後,冰一下讓它急速冷卻,然後加入醬料涼拌,肉質又Q又脆,酸酸甜甜帶點辣勁,讓人一口接一口。 此外,「驕傲雞」(1000元,須預約),把蒜頭、高麗菜等塞入土雞腹中,外皮再抹上少許鹽,盤底鋪上幾顆地瓜,烤約1小時,烤好後香味四溢,地瓜吸收了雞肉所釋放出來的油脂與香氣,也分外可口,果然值得驕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