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脸 他日将如购买奢侈品
编译王丽娟/报导
法国一名女性接受部分脸部移植手术,在美国成为爱美女士的热门话题。这种极端的整形手术,在美国的接受程度不一。但有人预测,脸部移植整形手术有朝一日将变成见怪不怪的奢侈商品。
法国的卅八岁女性,是因脸部被拉布拉多犬严重咬伤,因此接受一名脑死者捐赠,动了唇部与下巴手术。这项手术在医学界仍属实验阶段,在医学与道德上也仍有争议。
尽管如此,把一张脸移植到另一人脸上的整形手术,还是引起包括阶级、财富、一个人「真面目」等的广泛讨论。想到有朝一日人脸真的可像换表带一样稀松平常,有人毛骨悚然,有人反感至极。
在整形手术早已脱离本质的现代,尽管医学仍有待克服,脸部移植早已不再止于想像。担任广告艺术总监的夏希德预测说,换脸乍听之下有点恐怖,但震撼期过后,众人就会「接受」或甚至「欢迎」这项技术诞生。
未来,换张新脸孔可能只是购买一项奢侈品。科幻小说作家史考特‧韦斯特弗的看法就是如此。他在小说「丑陋」与「美丽」两本书中,描述未来人类十六岁时,一定会动手术,让自己符合美的标准。
此外,未来众人讨论整形手术时,重点将不是动刀的大小,而是次数。韦斯特弗说:「未来,极端整形手术会像购买一千美元的古奇包一样,它代表一个特别的阶层。」
在法国部分面部移植手术成功前,作家、制片商对未来医学的描述虽然怪诞,但仍强调为人类带来希望。例如哈尼夫
‧库瑞许去年的小说「身体」,写一名六十岁作家的大脑,移植到一名刚去世年轻人的遗体上。
韦斯特弗指出,这些过去只出现于科幻小说的主题,现在已是和自我及本人息息相关的主流心态。社会心态的趋势是,「人可以选择做什么样的人,而选择的界线不断在变」。
整形的接受度提高,最初应归功于电影。从早期的「黑道」到现代的「变脸」,片商都对整形怀有高度兴趣。艺术史学家穆勒写道:「它被用来强调本人的重要性。」穆勒在「电影的整形手术」文章中说,脸在这些电影中,「既是身分证明,也是个性表达」。
穆勒说,在这些电影中,镜中的脸孔,同时代表一个人内外在是否还相互符合的疑问。
有人认为,在真实生活中,脸孔移植会产生心理阴影。作家达‧默金说:「它的后遗症令人恐惧。你会问自己,借来五官后,是否还能作自己?」
而且心理阴影层面广泛,以法国那位女性为例,她的捐赠者是自杀脑死,这点对受赠者的影响仍有待观察。
【2005/12/18 联合报】 @
http://ud...om http://www.udn.com/2005/12/18/NE...306852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