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x0
|
[小品] [转贴] 破窗效应
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
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
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
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
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
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
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
人就会毫不犹疑的抛,丝毫不觉羞愧。
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
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
地上究竟要有多脏, 人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
再脏一点无所谓,
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人们才会自暴自弃,
让它烂到底。
台北市在未推行垃圾不落地时,
街口转角若有一包垃圾在地上,不出二个小时,
那个地方就堆成垃圾山了。
我每次看到这种情形都想起古人说的:「毋以恶小而为之」,
一点小坏事,觉得没有什么关系,
但是开始做了以后,它就改变你的心态,
使你以后敢去作奸犯科。
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阻拦掉,形成风气,改也改不掉,
就好像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
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
犯罪其实就是失序的结果,
纽约市在80年代的时候,真是无处不抢,无日不杀,
大白天走在马路上也会害怕。
地铁更不用说了,车厢脏乱,
到处涂满了秽句,坐在地铁里,人人自危。
我虽然没有被抢过,但是有位教授被人在光天化日之下,
敲了一记闷棍,眼睛失明,
从此结束他的研究生涯,使我多少年来谈虎变色,
不敢只身去纽约开会。
最近纽约的市容和市誉提升了不少,令我颇为吃惊,
一个已经向下沈沦的城市,竟能死而复生,向上提升。
因此,当我出去开会,碰到一位犯罪学家时,立刻向他讨教,
原来纽约市用的就是过去书本上讲的破窗效应的理论,
先改善犯罪的环境,使人们不易犯罪,
再慢慢缉凶捕盗,回归秩序。
当时这个做法虽然被人骂为缓不济急,
「船都要沈了还在洗甲板」,
但是纽约市还是从维护地铁车厢干净着手,
并将不买车票白搭车的人用手铐铐住排成一列站在月台上,
公开向民众宣示政府整顿的决心,结果发现非常有效。
警察发现人们果然比较不会在干净的场合犯罪,
又发现抓逃票很有收获,
因为每七名逃票的人中就有一名是通缉犯,
二十名中就有一名携带武器,
因此警察愿意很认真地去抓逃票,
这使得歹徒不敢逃票,出门不敢带武器,
以免得不偿失、因小失大。
这样纽约市就从最小、最容易的地方着手,
打破了犯罪环结(chain),使这个恶性循环无法继续下去。
最近,我看到台北市开始在街头巷尾种花,我觉得很高兴。
荷兰就是这样开始的,
但愿不久台北的市容也能像欧洲一样「春城无处不飞花」。
作者:洪兰 国立阳明大学教授(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