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進修/專題報導】
豬皮,除了加上冰糖、老薑、醬油及紹興酒,慢火燉煮成又香又Q的下酒菜外,還有什麼用途?
台北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教授呂炫堃是遠庖廚的君子,不懂得冰糖燉豬皮這道菜,但他卻十分清楚,經過特殊處理後,豬皮可是牙周再生膜的最佳材質。有了它,牙周病不再是棘手的毛病,「牙科殘障」一辭,也將走入歷史。
提起牙周病,呂炫堃就猛搖頭。根據統計,國內牙周病罹患率高達8成,其中三分之一嚴重到需開刀再合併牙根整平手術才能解決的地步,但一想到要上牙科治療檯,十之八九的病患心生怕怕,寧可忍受牙痛之苦,也不願接受積極的治療。
除了心理障礙外,生理缺陷其實也是壓低牙周病治療率的另一原因。呂炫堃指出,罹患有心臟血管疾病或最近3個月內曾有過心肌梗塞病史的患者,容易出現術前的慢性壓力,進而導致手術前、中、後心肌梗塞的復發,就不適合接受積極性的牙周治療。
然而,為了下半輩子的生活品質著想,除了少數患有心臟血管疾病及最近有過心肌梗塞的患者外,呂炫堃還是籲請其他飽受牙周病折磨的患者,勇敢接受治療,因為當前的牙周再生手術,比以前進步太多了。
他舉大臼齒為例,2、3根分叉牙根一旦出現中、重度破壞,若不加治療,這顆牙齒即可能提前報銷。一般的治療策略可分不開刀及開刀兩大類,前者只做洗牙及牙根整平術,後者則將牙根分叉部分曝露在外,切除牙周囊袋,並做齒槽骨整形,消除厭氧性環境,有效解決牙周病。
然而,在進行這些處理時,牙醫師很難確認是否已將牙根附近的有毒物質清除乾淨,多少影響治療成效。相較下,牙周再生手術就沒有這方面的問題。
呂炫堃說,經過洗牙及牙根整平術的基本治療後,牙醫師會將患者的牙齦掀開,把牙根表面及堆積在牙根分叉裡面的有毒物質,清理乾淨,接下來以病患自己的骨粉或急速冷凍的人工骨粉,充填病灶部位,最後再以再生膜包覆起來。
呂炫堃形容,這種治療方式的突破,是將不可逆的牙周修復途徑,改為可逆的牙周再生機制,可說是牙周治療的一大突破。
多年來,牙醫界採用鐵弗龍材質的牙周再生膜,具有低蛋白質表面黏附特性,加上和周遭牙周組織的整合性不佳,術後容易產生牙齦退縮及再生膜感染等後遺症,隔一陣子往往還要再施術將鐵弗龍再生膜取出,不僅浪費醫療資源,對還要挨次刀的患者來說,更是情何以堪。
「難道沒有其他選擇嗎?」呂炫堃心想,如果改用吸收性及組織整合性較好的材質,也許可讓牙周再生膜由黑翻紅。拿定主意後,他把腦筋動到豬皮上,從中萃取膠原蛋白,再壓模製成一張張牙周再生膜,和鐵弗龍材質的再生膜一起進行動物實驗。
首先,他把這兩種再生膜縫在老鼠背部,一部分縫在皮表底下,一部分露在外面,3週後,再取組織切片進行觀察。在兩種T細胞的免疫反應中,他發現膠原蛋白再生膜的組織整合性明顯較好,且無二度手術之虞。
從動物實驗模式轉為臨床治療時,呂炫堃先將中重度牙周病患者的牙齦翻瓣,透過牙根整平術將附著在牙根的有毒物質刮除,同時還進行齒槽骨修形術,並充填病人自己的骨粉或急速冷凍的人工骨粉。接下來,再將膠原蛋白再生膜裁剪成合適尺寸,完整覆蓋在牙周病灶處,提供充夠的空間,讓牙周高分化的細胞有時間往上再生。
經此治療後,牙周膜及齒槽骨都會再長回來,困擾病患已久的牙周病也可獲得有效治療。呂炫堃說,長久以來,牙周病一直被認為是難以治療的牙科疾病,一些牙醫師也懶得治療,不少患者只好忍著疼痛,直到最後走上拔牙一途;如今,有了膠原蛋白再生膜的牙周再生手術,牙周病可獲得更有效的解決,病患不用再背負「牙科殘障」的汙名。
豬皮只能燉煮來吃嗎?有了膠原蛋白牙周再生膜的成功經驗後,呂炫堃並不如此認為。
【2005/08/16 民生報】 @
http://ud...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