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青/台大醫【藍青/台大醫院復健部兼任主治醫師】
自殺已連續七年進入國人十大死因,去年台灣共有3468人自殺死亡,平均每天10人。事實上,醫師自殺的也不少,在我所知道的同行中,就有三位因此離開人世,令人不勝唏噓!
2004年12月,哈佛大學醫學院Schernhammer醫師在美國精神醫學期刊發表一篇論文,彙集了歐美各國25個研究,兩千多名醫師自殺死亡的案例,發現男性醫師的自殺率為一般人的1.4倍,而女性醫師的自殺率則為2.3倍。
人人稱羨的醫師,為什麼會想不開呢?主因是醫師工時長、壓力大,整天面對病人的痛苦,實在很難快樂。如果工作不順利,或有感情、人際關係、家庭、財務問題,很容易就走上絕路。
有些人進入醫師這一行,是身不由己,因而成就感低落。有一位開業的醫師罹患肺癌後,放棄治療,獨自一人遠赴美國,駕車四處漫遊,死前吐露心聲「這是我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
即使功成名就,也不能保證心靈的安適。發明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的心臟外科醫師Favaloro,因其一生心血成立的基金會瀕臨破產,在千禧年舉槍自盡。去年底,美國小兒心臟外科名醫Drummond-Webb,也因服藥過量離開人世。
有些科別的醫師自殺率較高,如精神科、麻醉科、急診科、外科、腫瘤科等。這些科別壓力較大,且易發生藥癮或酒癮,應特別注意。
女性醫師的自殺率比男醫師高許多,除工作壓力外,無法兼顧家庭也是主因。社會對女性的要求較高,女醫師無暇照顧家人,易生愧疚感。此外,獨身、未生育、性騷擾(常來自病人)都是危險因子。
自殺者多數罹患憂鬱症,醫師也不例外。根據國外研究,醫師罹患憂鬱症的機會不但比一般人高,且接受治療率偏低。醫師容易諱疾忌醫,怕疾病曝光影響工作、升遷或執業的資格,因而使病情惡化。
耶魯大學外科教授努蘭(Nuland)在自傳「沒有終點的旅程」中,描述了罹患憂鬱症的經過。他在40歲前後,因憂鬱症在精神病院住了一年多,每天醒來就陷入深沉的痛苦,只想結束自己的生命。他靠著毅力逐漸康復後,重執手術刀,並寫了一系列醫學史的書籍。
要預防自殺,必須了解憂鬱症。多數醫師不注意患者的憂鬱,當然也會忽略自己的症狀。2003年美國醫學會期刊發表了一篇「面對醫師的憂鬱與自殺」,建議應在醫學教育中,提早加強學生對憂鬱症的認知,懂得如何在高壓力的醫療環境中存活。
如果有疲倦、失眠、覺得人生乏味、沒有價值,或有病態的執念、憂慮與恐懼,表示憂鬱症已經上身。憂鬱症並不可恥,即使身為醫師,積極治療才是上策。
在健保總額制度下,醫師應適度減少工作時間,陪陪家人,在事業與家庭之間取得平衡。一個不快樂的醫師,即使治好了病人,也對不起自己。
【2005/06/28 聯合報】
http://udn.com/NEWS/LIF...591.shtml-------------------------------------------------------------------------------------------------------
這一篇是給站上的醫生看的!千萬不要想不開阿!數位男女還需要您
FAVOLORO是阿根廷有名的醫生,他的自殺真的是太扯了,國家欠他醫院的錢不還整天在那裡拖阿拖阿,甚麼沒錢阿,再當時有一家小家的足球CLUB面臨的倒閉的危機,政府二話不說錢就拿出來了。
之後FAVOLORO就舉槍自殺了,在心臟開了一槍。(FAVOLORO是有名的心臟醫生)
事實上小弟以前也想要讀FAVOLORO大學,但是經濟的因素放棄了。
現在看到了這一篇真的是很感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