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w.news.yahoo.com/...1zulf.html普拿疼、紅黴素這些稀鬆平常的止痛、消炎藥,甚至撒隆巴斯等藥膏貼布,都可能潛藏過敏的危機!醫師指出,因個人體質有異,各種藥物都有引起過敏的可能,但許多人對常用藥物往往疏忽警覺,常得吃虧多次後,才發現元兇原來就在身邊。
一名媽媽常帶兒子去看感冒,後因搬家換了診所,說也奇怪,每次吃了醫師開的藥,小孩就全身起疹子,奇癢無比,醫師本以為是感冒引起的病毒疹,但小朋友過去經常感冒,卻從未出疹;後來懷疑是藥物所致,但每種藥都換過後,疹子還是照發,最後才發現,原來是最常用的解熱鎮痛劑普拿疼是禍首。
另一名年輕人則是偶然落枕,自行購買了消除肌肉痠痛的藥膏貼布使用,沒想到,才貼上不到4個小時,皮膚馬上起紅疹、長水泡!求診之後才知道,他的皮膚對藥膏成分過敏,因而引發接觸性皮膚炎。
台大醫院家醫科醫師姚建安指出,會引發嚴重過敏反應的常見藥物有青黴素、磺胺類抗生素、非類固醇抗發炎藥、抗癲癇藥物、放射線檢查使用的顯影劑、麻醉劑及部分血液製品等。但這不代表平日常用藥就沒有這類的危機存在,有些人體質特別,偏偏就對稀鬆平常的藥物過敏,所以民眾用藥務必小心!
姚建安說,一旦有過敏現象時,民眾最好立刻紀錄所知的一切細節,包括到了哪裡、吃了什麼、服用什麼藥等,然後儘速就醫;而且「資料要越詳細越好,就算是大家都認為『不可能』的事物,也不要漏掉!」否則,很可能無法抓到導致過敏的「兇手」。
他指出,有了這些詳細資訊,醫師才能透過排除法與挑撥法,來找過敏原,同時對症下藥,先緩和症狀;所謂排除法,就是剔除不可能的「過敏事物」,然後再在安全的情況下,故意拿「可疑的事物」二度測試身體的反應,看看是否會再度過敏。
倘若沒有這些詳細資訊,要醫師抓「兇手」,就會事倍功半;「一旦找到過敏原,醫師就可以調整藥方。」例如,某些對青黴素過敏的患者,可改用紅黴素;部分不宜服用普拿疼 者,或可改用其他非類固醇類止痛藥。
【聯合新聞網】
普拿疼過敏,臨床上曾有碰過,不過機率實在是非常非常的低,最常引起過敏的兩類藥物是盤林西林(Penicillin)和非類固醇類止痛藥(NSAID),若是確定發生過藥物過敏,請務必將過敏藥物的名稱隨身攜帶,並在就醫時(尤其是初診),告訴醫師,否則過敏反應可能會更厲害,更嚴重的是,若是用了針劑,那就可能引起更嚴重的過敏反應,甚至有生命危險,因此不得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