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玟
|
分享:
x0
|
[健康] 壓力與睡眠
【黃立同/高雄長庚醫院兒童神經科醫師】
文明社會壓力大,已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大到影響很多人的睡眠,甚至連小學生也因學習壓力而睡不太著,更糟的是,早上七點卅分左右就要到學校,更造成小朋友睡眠不足。
睡眠時腦波產生變化,α波消失,睡眠紡錘波及K複形波隨之產生。睡眠可分為快速動眼期睡眠及非快速動眼期睡眠。睡覺時大腦會分泌生長激素及青春期很重要的性腺促素。一歲的嬰兒一天需要十三點五小時睡眠,青少年需要八至九小時睡眠,而成人需要七至八小時睡眠。
醣皮質素的分泌在睡眠中段開始逐漸增加,以一連串脈衝動式的釋放,直到清醒時分,達到頂點,以便迎接新的一天挑戰。清醒後就是一連串挑戰,你必須從平躺、到坐立、到站立,然後惱人的交通、學校的課業或者工作場所的競爭,這時候醣皮質素持續高度分泌,以應付整日所需。
如果你工作愉快,下班回到家中,醣皮質素也下降到低點。反之,白天的不順遂如果持續到晚上,血液醣皮質素也維持在高濃度,就會影響晚上睡眠。如果壓力滿載,甚至達到憂鬱及抑鬱的程度,更會影響睡眠。抑鬱的病人,會有顯著的睡眠異常,最明顯的變化是第一次快速動眼期睡眠出現過早、過長,且狂亂。
其次,某些人被醫師診斷為纖維肌痛症,即壓力造成的全身病痛,病人主述全身肌肉骨骼病痛,又沒有確切的病灶,被醫師認為是身心症的一種,這類病人也常有頻尿及失眠的問題,他們經過一夜睡眠後反而覺得疲倦及痠痛。其實,這類病人在非快速動眼期睡眠腦波有異常,引起睡眠障礙,他們的壓力迴路,即「下視丘至腦下垂體至腎上腺路徑」,也被證實有異常。
上述抑鬱症及纖維肌痛症的病人,都顯示壓力與睡眠會互相影響。
醣皮質素的功能在於處理身體如何反映環境的挑戰,「是戰或走」是生物的本能,就依賴醣皮質素的正常分泌。到了晚上,身體的危機處理機制,即「下視丘至腦下垂體至腎上腺路徑」已滿載一天,體內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受傷或受到細菌侵襲,便會啟動睡眠,所以,好累了、想睡覺是人體自我保護的一種機轉。
另外,睡眠中,白天所經歷和學習過的事會在大腦的皮質及海馬迴快速複習以利記憶,所以優質的睡眠,對於隔天考試及工作表現,非常重要。
據衛生署公佈的資料,台灣有睡眠障礙的人口約二百萬,每年安眠藥賣出超過六干萬顆。芝加哥大學范高特(Van Cauter)的研究指出,正常人如果連續幾天每天只睡四小時,他們的交感神經系統變得亢奮,迷走神經張力亦同,代表的意義是對於壓力的反應能力下降,而醣皮質素及血糖濃度上升,也意味著處於高壓狀態。如果給予十至十二小時的正常睡眠,這些代表身體高壓的訊號就會消失,所以,一定要有正常的睡眠,才能打斷壓力與不良睡眠的惡性循環。
打破壓力與失眠的惡性循環
一、睡前避免咖啡、茶類、酒精及抽菸
二、定時睡覺及起床
三、白天不要睡覺
四、睡前不要有高度腦力或體能活動
五、忘掉白天的壓力
六、不得已時請醫師處方新型安眠藥,仍需避免成癮 【2005/04/23 聯合報】
------------------------------------------------------------- 睡覺前不要東想西想~就不會失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