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双宁﹒
◆ 伦敦的影剧院
尽管英国皇家只是在五月初到七月底这段所谓的黄金季节才住在伦敦的王宫里
。但由于伦敦有着历代遗留下来众多的名胜古迹,各种内容的古今博物馆和数不胜
数的电影院及音乐厅歌剧院足以使人们眼花缭乱,顾此失彼。因此,除了浓雾多雨
的十一,十二两个月,实际上从一月到十月的不同季节里到伦敦来的每个人都能找
到趣味盎然的参观游览节目。
伦敦是世界最着名的戏剧城之一。上演的剧目以不同的内容和形式来满足不同
层次的观众。从历史经典到现代实验剧,每年这里约有600出新剧上演。除了星
期日,在伦敦可以说每晚都有一场新剧上演。而其中有许多常常是由一些无名之辈
创作而成。他们的名字和剧目就同在剧中意外出现的角色一样又常常悄然而去。有
一本杂志专门报道伦敦文化活动情况,从上面可以看到每天在伦敦就有六十到七十
场的演出。
十六世纪末期,莎士比亚与其他演员一起创立了与观众可以直接进行交流的公
众实验剧院。自此虽历经盛衰,伦敦的剧院还是以多方位,多结构和多层次的发展
规模被誉为戏剧的麦加。在伦敦除了大中型剧院,还有着为数不少的所谓“边缘剧
院”。通常设在酒馆里的后半部分,而观众席也仅有四十来个座位。许许多多的在
这里表演戏剧的演员都是没有报酬的,他们只是为了能够演出而演出。事实上伦敦
有三分之二的表演者是失业者。或许正是由于无数的这些小人物的自我献身精神,
而并不是那些以百万重金购来的星级作品使得伦敦的剧院名扬天下。常见的还有街
头剧院,例如每天在考文公园广场表演小魔术和杂耍的街头艺人等。此外还有伦敦
市郊的业余剧团,社区剧团,民族剧团,高校剧团,工人剧团,甚至监狱中也有监
狱剧团。各地区还有戏剧爱好者协会,在伦敦不同的酒店常有一些业余喜剧爱好者
做即兴表演。另外,许多学校都配备以戏剧为主课的任课老师。可以说对戏剧传统
的继承和发展已成为英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这点也通过伦敦观众对戏剧特有的热情鲜明地反映出来。除了湿且冷的一二月
,全年之间,无论男女老少都有各自感兴趣的内容可以选择。我几乎还没有见到在
欧洲其他城市有如此众多的观众光顾影剧院的。我曾在伦敦看过话剧和歌剧,环顾
四周,年轻人在观众席上占有不小的比例。这使我联想到去年夏天在维也纳看到许
多剧院为了招徕观众,在许多旅游景点,由青年演员穿上古典歌剧的服装,吃力地
兜售歌剧或音乐会入场券的萧条景象。而在伦敦,即使是在十多年前英国经济还处
于低谷之际,我也曾看到剧院门口的长阵亦不亚于今天。每当我们路过影剧院总可
以看到既充满渴望又不乏足够的耐心排着队的热心观众,几乎所有剧院无一例外,
当然除了英国自家的观众还有许多特意从国外来的游客。与我们交往已久的一对美
国夫妇,现年八十多岁,每年还专程从波士顿来伦敦度上十天半月的假,他们假期
里主要活动内容之一就是到各种剧院观剧看戏。
◆ 伦敦的茶座和酒馆
有人说,英国人遇到什么问题,叫上一杯热茶,任何问题都将迎刃而解。茶似
乎成了一剂万能良药。此话未免有些夸张。但英国人每天几次的喝茶习惯的确是雷
打不动的。对于许多伦敦人来说,中午饭可以不吃,或者常常只是简单的一块三明
治而已,但茶总是要喝的。到了中午时分,大大小小的茶馆里坐满了喝午茶的人们
,有青春焕发挤作一堆谈笑风生的妙龄少女,也有举杯独斟抽烟看报的西装革履的
白领男人。不分性别老少,茶馆是谁都可以去的地方。在伦敦的茶具店里,我看到
与其它地方商店的不同之处,不但茶具颜色和式样别具一格,而且数量搭配上也很
有特色。通常的茶具都是由一把茶壶和几个茶杯组合而成﹔而在伦敦我每每看见硕
大的茶壶只有一个硕大的茶杯作伴,不由犯思量:伦敦人喝茶海量由此可以想见。
然而,英国人喝茶的习惯和传统再悠久,茶的品种再繁多,即或是在高级旅店,你
看见的也都是连着一根细线的袋茶!里面装着再名贵的品种经过研碎成末,你也不
识庐山真面目!
英国的酒馆由来已久。早在1700年前罗马人入侵时代,就开始有了小酒店
。后来有的发展成客栈,直到中世纪后期形成了近似于今日的Pubs,即:Pu
blic Houses──大众之家。并有明文规定,无论来客是谁,只要付得
起帐单,酒家就必须提供出相应的服务来。当年莎士比亚,狄更斯等着名作家都通
过酒馆这个大众之家广泛接触社会,汲取生活的源泉,丰富了作品的内涵。
酒店一般都是晚上开张。与饭店有所不同的是,通常在酒馆里主要提供酒水饮
料,附带供应些快餐小吃和提供一些集体娱乐活动,这里最典型的一种就是掷镖游
戏。投掷者必须将镖的尖头按照规定的轨道逐一投掷。当然人们来这里的主要目的
还是聚会聊天。我们看见晚间过了八点以后许多酒馆里便坐满了人,还有好几家酒
馆门口挂着要求客人衣着规整的牌子。到这些酒馆来的客人多穿西装,但可不系领
带,女士则稍微装扮一下即可,并不用盛装。我们在一家叫狄更斯的老式酒馆吃过
一次快餐,炸鱼块和煆丸,味道还可以。酒店有着狭长的店堂,共分三进,号称是
伦敦最深的酒馆。人来人往,生意很好。只有两位小姐在吧台工作,店堂内有张台
子上放着刀叉和各色调味品等,供客人随用随取。要饮料,点快餐都由客人在吧台
交代好,并且先付了账,餐点来了再去吧台取,账货两讫。酒馆省了人工且忙而不
乱,客人用餐随意来去自如。这里来的人有当地的常客,也有许多旅游者。不少背
着行囊的年轻人来此小憩,他们多数是即将结束伦敦旅行的。酒店座位并不多,因
为狭窄,只能靠墙放几张桌子,先来的人先坐,四脚圆凳可以随意挪动。我的感受
是到伦敦就应该到这种传统酒馆体验一下,这里没有正式饭店里的拘谨,却有快餐
连琐店的随意,还不乏当地的风土人情。在温柔的烛光下你的思绪可以追溯到狄更
斯甚或莎士比亚时代也不一定呢!
◆ 伦敦的博物馆
伦敦是世界上博物馆最多的城市之一。博物馆数目之多,内容之丰富,知识面
之广博给各个年龄,阶层的人提供了数不胜数的去处。遇上阴雨天,也不会让你失
望,仍然可以在美丽博学的博物馆内漫步畅游!在成千上万的旅游者中专程因伦敦
的博物馆慕名而来的不乏其人。
说到伦敦的博物馆,许多人马上会想到大英博物馆。准确说来,应该叫做不列
颠博物馆。尽管如此,它却不是一座英国历史博物馆,而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文化历
史博览馆。馆中的展品多数是英国专业或者业余世界珍品收藏家的间接赠送,但仍
有许多属于从其它殖民地或是入侵其他国家掠夺而来的珍品。因此不时会有原属国
家要求归还藏品的事发生。
如果要问在哪里还可以看见公元前四百多年的希腊神庙?在雅典?回答是或许
。在伦敦?答案却是肯定。你只要走进不列颠博物馆,就会看见许多在其它地方已
经绝迹的历史文物古玩珍藏。
不列颠博物馆的第一件展品要追溯到两百多年前。有一个叫做汉斯──思洛埃
纳的人,他是当时伦敦一位着名的医生,在1753年他去世前不久,向议会提出
询问,是否愿意将他的古董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私人收藏以优惠价格收买。当时议会
接受了他的请求,将通过公开抽奖收集来的三十万英镑中的一部分收购了思洛埃纳
的全部收藏以及其他两份私人收藏。剩余部分用来修缮和资助展览馆。1759年
大英博物馆的前身开馆。参观者当时只被允许每天进去参观三个小时,并且必须先
行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入馆参观。
随着收藏的日益增多,1832年起,开始逐步扩大和建造现在博物馆的建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857年由博物馆内庭院改建成后来的着名的图书馆。图书
馆被高高的圆形铜顶覆盖,庄严气派。靠墙的书架上大约有3000册参考书。此
地藏书量达七百万册,每年约进新书六十万册。阅读的座位呈星状向外围放射出去
,甚为别致。许多世界名人都在这间宽敞的阅览大厅里工作过。萧伯纳,狄更斯,
还有列宁,马克思等都在这里留下了身影和足迹。这个图书馆一直是伦敦阅览率最
高的地方。十年前我还曾经和同学在里面读过书。可惜由于读者日增,现有的座位
远不能满足需求,很快图书馆就要搬出博物馆迁往新址了。这次我们去的时候图书
馆外面已用板墙过渡性地隔将起来,阅览大厅风辨是否依旧只能凭空猜测了。
博物馆之大,展品之多,使得每次参观只能看一两个馆而已。这次只看了中国
和印度馆。写在入口处的前言给我留下了至深的印象,它说中国是一个具有源远流
长的历史和文化的国家,中国人民是最勤奋,最具创造力和生产力的人民。在这里
可以看到在中国发掘出来的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也有宫廷珍藏,名人手迹,还有
古雕塑像,林林总总,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馆内展品还配有许多旁注说明,
甚至对于儒学道教也有详尽的栓释。在这里看一遍展览就是上一堂生动的历史文化
课。自1879年起,不列颠博物馆就一直实行免费参观。参观人群总是络绎不绝
,通常只有早上才能避免如潮的人流。或者,也可以在每月的第一个星期二,只须
付给五个英镑的入馆费,便可以在晚上六点至九点──通常闭馆的时间,倘佯其中
,静心观赏,这时世界宝藏唯你独享……
走出博物馆,眼前仍在晃动着里面一件件精心收藏的各类展品。在中国展馆里
的那一刻,我有了仿佛回到家中的感觉。不禁令人进一步想到这些宝藏是属于全人
类的,这里便是无声的国际大课堂,中国的灿烂文化和悠久的历史将不断地对世界
历史进程有所启迪和影响,对于远在海外的华夏子孙来说,它们就是一缕缕永远不
断的温馨乡情,引起的是那份梦魂牵绕的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