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788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北北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发文大师奖 创作大师奖 贴图大师奖
知名人士
级别: 知名人士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85 鲜花 x90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健康] 关心「记得与不记得」的记忆门诊
文/台大医院神经部邱铭章医师

记忆力的分类

许多人觉得自己记性不好,忘东忘西,忘记不久前订下的一个约会,找不到刚才随手放下的钥匙或皮夹。这种现象似乎又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工作内容的增加而变得明显。严重起来有时真会让人烦恼自己是不是记忆力变差了,甚至忧心是否开始得了失智症。

其实有关年龄与记忆力的研究显示,老人家的记忆功能及记忆过程与年轻人的确不同。简单来说,记忆可分为短期与长期记忆。前者指目前存在于意识状态下的记忆。后者则为目前虽不在意识范围内,但是经过长时间之后仍可由回忆或再认而获得的记忆内容。短期记忆乃是一个将讯息分类处理、组织而后登录的主动过程。因此我们可以把正在工作活动的记忆称之为「工作记忆」。

老人家与年轻人最大的不同在于工作记忆减退,且此种退步非容量问题,而在于处理的速度与能量。工作记忆处理能量的下降,自然也会影响到长期记忆的形成。长期记忆包括个人事件记忆及一般记忆,前者指的是个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或是重要事件。后者则是一般社会、历史、地理上的知识。老人家比较不足的是事件记忆,至于牵涉到知识、常识的一般记忆,相较于年轻人,则年龄相关的变化并不明显。

如何判断是失智症

是不是所有有记忆困难的老人家都算是失智症呢?当然不是,有一种现象我们称之为老人良性健忘,正式诊断名称为年龄相关之记忆障碍。依据1986年美国国家心理卫生院的研究群Crook等人所提出的诊断标准: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有主观的记忆困难,且经标准记忆检查,得分在正常年轻成人之平均值的一个标准差以下,其他智力功能适当,无失智症或其他如中风等会影响记忆力的脑部疾病,这个诊断的意义在于鉴别失智症与正常记忆的人。研究显示老年良性健忘的盛行率颇高,可达16~85%,且其智能稳定性相当高,长期追踪的结果,大多数人的记忆力以及其他的认知功能都没有明显恶化。

是健忘还是失智症

那遗忘要到什么样的程度才算是有问题的呢?针对这种到底是一般的健忘还是病态的失忆,美国阿兹海默症协会提出了十项警讯。如果你的家人或朋友符合当中的几项,就应当迅速就医做一次完整的检查。


一、记忆力的衰退足以影响日常功能。
二、对原先熟悉的工作无法胜任。
三、语言表达障碍。
四、失去时间、地点的定向感。
五、判断力下降或不良。
六、抽象思考障碍。
七、东西乱放。
八、情绪或行为的改变。
九、个性变化。
十、失去自发性。


从上述的警讯中,不难发现原来失智症的临床症状是以记忆力的退化为主,再加上其他至少一项以上的认知功能缺损(如计算、视觉空间技巧、语言…等),其严重程度足以影响到日常生活或工作的执行。除此之外尚可能有人格变化、情绪障碍、行为异常,甚至幻觉或妄想等精神症状。总之,失智症是一种大脑功能全般性的渐进性的退化,当您的家人或朋友有了失智的病征时,应迅速就医接受完整的检查。

记忆门诊的功能

台大医院神经部从88年10月开办记忆门诊。此一特别门诊每次联合一位神经科医师、一位老年科训练的护理师、一位临床心理师及一名协调员,针对病人和家属作不同层面的诊疗、谘商及社会资源的提供。兹以此三项功能加以介绍说明。

(一)诊疗

一般门诊的医师,若在接触病人的过程中发现疑有失智征状的病人,可转介至记忆门诊。因此记忆门诊的医师在面对一位疑似失智的病人,必须判断病人是否有失智的症候群?除了标准的神经科病史询问外,病人的发病经过,主要或起始症状,重要的内科、外伤、精神及用药病史,都必须向家属询问清楚。亦必须敏锐谨慎地询问到一些较私人或深入的问题,以便更能判定病人和照护者之间的状况,适时请护理师给予专业谘商;或请临床心理师给予认知功能的结构性测试与判读。

(二)谘商

受过老年科训练的护理师,帮助家属认识失智症,也帮助家属了解其可能会出现的症状,如:认知、精神、行为等方面,使他们能更同理病人的情绪及行为。同时也给予照顾者最大的支持与关怀,并协助照顾者有关照顾的知识、技巧及经验。

(三)提供社会资源

对于确定诊断为失智症的病人,主动告知其如何申请社会福利资源,例如:重大伤病卡、身心障碍手册、中低收入户生活津贴、防止走失手炼等。同时也提供相关民间团体与政府机构的照顾服务,例如:日间照顾中心、护理之家、暂托服务等资讯。



不要问:「自己得到些什么?」应该问:「自己付出过甚么?」
不要问:「自己有甚么信仰?」应该问:「自己有甚么善行?」

如去如来‧来去自如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亚太线上 | Posted:2005-02-21 14:39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64909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