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545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mn1212 手機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特殊貢獻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不正常人類研究中心不正常人類研究中心
版主
級別: 版主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版區: 西洋占星
推文 x51 鮮花 x425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大 陸][轉貼] 在泥火山口做面膜-新疆
站在火山口,感受著大地的呼吸,然後把雙手伸進噴發口——別緊張,剛噴出來的泥漿涼涼的。當然,是泥漿,不是岩漿,因為那是比火山更加罕見的泥火山。這泥漿可是上好的護膚面膜!絕對的綠色環保!

  熱情的石頭都燃燒

  泥火山?!在要去新疆烏蘇之前,我還真沒聽說過這個名詞,趕緊惡補。這才知道,泥火山比通常所說的火山更為罕見,尤其是還在噴發著的活泥火山,只有美國、新西蘭等極少數國家和我國的台灣地區存在。而新疆塔城地區烏蘇市的泥火山則是全球最大的活泥火山群。

  在烏蘇市,我們乘上中巴車,車主說走大約40公里,就能到白楊溝鎮的天山淺山區,也就是發現泥火山群的地方。本來以為新疆這個時候寸草不生,郊野之間一定滿目荒涼。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一路上,尤其是快到目的地的時候,路兩邊出現了一幅幅山體圖畫。黃色、黑色、灰色和青色等顏色,在峭壁上褶皺出了一幅幅鬼斧神工的抽象畫,簡直看花了我們的眼睛。

  從同行的一位專家口中得知,泥火山群附近陡峭而嶙峋的山體之所以如此斑斕,是因為大自然把各種顏色的古老沉積岩進行了長久地擠壓,在峭壁上畫上了一幅幅造型神奇的抽象圖案。經過雨水、風等外力的“雕塑”後,就變成了潑墨而成的立體水墨山水畫。

  路的兩邊還出現了巨大的燃燒石,據說這燃燒石已經燃燒了上萬年,火焰長時間的“熏陶”使石塊變成了紅色,就形成了燒變岩。當然,燒變岩是越來越少了,要看只能儘快了。

  “快看,快看,那裏好多白煙!”順著前面乘客的手,往南看,山坡上竟然有寬約百米的冒煙帶,煙霧繚繞。

  當地的司機司空見慣地說:“那是煤炭在自燃,怎麼也得成千上萬年了。”因為新疆的地下煤層太豐富,能燃燒的石頭太多了,煤炭的自燃現象十分常見,所以就形成了這長年累月煙霧繚繞的壯觀場面。特厚的煤層劇烈燃燒後,就形成了古火區紅色燒變岩,這種燒變石在天山南北遍佈兩麓,也是新疆獨特的景觀。

大地的呼吸直冒泡

  我們幾個爬上了並不高的山丘,這些山丘遠看上去並沒有什麼不同,可爬上來才發現,上面遍佈著許多的泥火山口。在當地人的指引下,我們首先找到了大泥火山口。這個大的噴發口直徑約有三四十釐米,不停地冒著氣泡,噴涌著灰綠色的泥漿。靜靜地坐在泥火山口旁邊,屏住呼吸,就能聽到“撲通”“撲通”的冒泡聲,仿佛是大地的脈搏在跳動。站在泥火山旁,不僅能夠聽到有節奏的“咕咕”“瞿瞿”聲,還能感到火山氣的微微震動。不停地鼓起泡泡的噴發口裏,泥浪上夾著一絲絲的黑油般的液體,像水波紋似的一圈圈向外延伸。

  在大噴發口不遠的附近,還有一個小的,只有雞蛋般大小,噴出的泥漿呈銀灰色,彎下身來仔細觀察時,我聞到了比較重的石油味。這樣的發現,激起了我們的好奇心,於是我們展開了泥火山口的尋找。

  時間不長,我們在方圓二百來平方米的範圍內就找到了大約40個正在噴發的泥火山口。其中,最大的噴發口直徑有1.8米,像一個巨型泥盆,最小的只有蠶豆般大小。有的噴發口裏的泥漿呈灰綠色,有的卻是紅褐色,還有的是灰白色。每分鐘,這些泥火山就能噴發幾十次氣泡,蠶豆大小的小泥火山口的泥漿隨著噴涌時升時沉。

  泥火山噴發口的形態各異,有的像小山錐,據說它們還在慢慢地長大、長高;有的像泥湖或者泥洼,靜靜地等待泥漿的噴發;有的在噴口周圍聚成一個小池,泥漿又從池邊溢出,形成一條小泥河,整體形狀像一隻大蝌蚪。

火山的泥漿勝海泥

  我們找來一根兩米多長的木桿,伸到泥火山的泥漿裏試試,最深的竟然探不到底。當地牧民為了防止羊只掉進泥坑裏,在火山口設置了一些木柵欄。因為泥火山的性子很溫和,從來沒有“使性子”劇烈噴發過,所以世代居住在這裡的烏蘇人一直以為那一坑坑冒泡的泥坑是普通的水洼。

  從小在附近長大的牧民烏塔爾說,孩子們都喜歡玩這樣的遊戲:用廢舊的報紙卷成小桶狀,放在冒泡的地方,把火柴劃著扔進紙筒,就能看見裏面燃起了火——那是天然氣在燃燒。

  當地旅遊局的人說,經過化驗,從這些泥火山裏流出的泥漿中含有大量的銅、鍶、釩等多種微量元素,與礦泉水水源地的礦物質含量類似,具有理療和美容作用,可以用來做護膚之用。

  一聽此說,女士們紛紛迫不及待地把手伸進噴發口,我也把手放進噴發的泥漿中。啊,泥漿涼涼的,滑滑潤潤的,泡在裏面很是舒服。泡了一會兒再拿出來,擦掉泥漿後,我竟然覺得自己手上的皮膚真的變得光潔柔嫩了。

  泥漿看起來粘粘稠稠的,涂在皮膚上像極了商店裏賣的海底泥面膜。我用手指蘸了點泥漿,放在舌尖上嘗嘗,有點微微的鹹味。

五彩的河谷像壁畫

  不遠的地方有個紅色的“紅河谷”,當然不是拍電影的那個紅河谷。從坡頂往下看,紅河谷並沒有河流,谷內均是排泄雨水的乾涸小河道,線條婉轉流暢,造型很上鏡。一個個小山丘圓潤而造型細膩,宛如立體的紅色藝術雕塑。

  除了“紅河谷”之外,此處還有怡仙谷和青灰色的神畫谷,全都是色彩斑斕、造型優美的侵蝕地貌。加上從地層中逸出的熱氣繚繞,使人仿佛置身遠古。怡仙谷乾涸的小河道也比較多,顯得線條更加柔美。神畫谷的不同在於,谷地兩側山勢陡峭,山體嶙峋,各色的褶皺構成了一幅幅潑墨山水畫。

  距離泥火山大約兩公里的地方,有很多熱氣泉眼,是當地牧民保養身體的天然理療場所,被當地人奉為“聖汽泉”,他們認為熱氣泉不僅有利於身體健康,還能夠除去附在人身體上的厄運。

  路標

  泥火山:我們不能到正在噴發的火山口觀看火山噴發,卻可以在泥火山口看到與火山噴發類似的過程和景象。但泥火山並不是火山,而是與油田密切相關。而附近油田和煤礦的開發也影響著泥火山的命運。

  行:從烏魯木齊乘火車或大巴,經過270公里的行程到達塔城地區烏蘇市,烏蘇市有到泥火山群的大巴車。

  環保提示:不要採集、帶走泥漿,噴發的泥火山非常少見,並且它們都處於噴發晚期,進入了它們活動的尾聲。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02-14 23:09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4237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