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384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老煙槍大鐵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特殊貢獻獎 社區建設獎
知名人士
級別: 知名人士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2 鮮花 x255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大 陸][轉貼] 承德,大清塞外皇城
一直以來,滿清皇族故事對我有著說不盡的吸引力。若說北京是大清王朝睥睨中原的高塔,那麼,承德就是愛新覺羅稱霸疆界的舞台。原屬塞外的旗人,似乎在這裡才能得到真正的自在。

如果說承德是因清帝而貴的城市,一點也不誇張。清朝以前,承德只是一個數十人不到的村落,因有終年不凍的湧泉,被稱為熱河。清初,康熙每年秋天必到熱河的木蘭圍場打獵,順便操練八旗軍;加上夏秋之際,京城常有天花橫行,於是興起在此興建第二行宮的念頭。一方面可避開皇室被疾病傳染的機會,一方面也收震懾其他邊疆民族的效果,不用進京,就可在此朝貢。雍正在康熙八十誕辰時,更將熱河改名承德,取「承父之德」的涵義;自此,皇帝御令下的承德開始發展,注定了與大清王朝密不可分的命運。




世界文化遺產─避暑山莊


承德因皇帝的偏愛而發展,也受避暑山莊庇蔭才成就如今規模。不但是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古城,一九九四年時,更正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來到承德的人,十之八九是為了避暑山莊。


曾是清朝第二行政中心的避暑山莊,大門因大清王朝滅亡而關,旁門自此為尋常百姓參訪而開。
避暑山莊從一七○三年康熙下令興建,歷經雍正,直到一七九二年乾隆當朝,才修建完畢。乾隆與嘉慶最愛來這裡,往昔走山脊需勞師動眾千餘人、花費七天左右,百人常因此喪生。現代人不用如此麻煩,由北京走京承公路通過古北口後即可到達,春秋賞景、夏季避暑,冬天則以賞雪為主。

一過繞行著山莊的虎皮牆與麗正門,就進入主宮殿範圍。延續著皇家建築格局,午門、前朝、正宮、後寢、松鶴齋與東宮等九重院落與中軸線具備,但為了與北京紫禁城的華麗區別,山莊呈現的更像是愛新覺羅家族喜愛的北方大院簡樸雅致之感。由於這裡等於是康熙與乾隆爺孫倆打造完成,他們都熱愛題詩作詞,兩人各御題了三十六景,加上山莊自身有的三十六景,一百零八種景致被編撰成遊景時的故事集;導遊邊走邊砍大山(北方人所謂的聊天),很快地就讓人融入帝王的世界。


澹泊敬誠殿看似樸實,建材卻相當考究,楠木匾額上的詩是乾隆的真跡。
深三間、闊七面的澹泊敬誠殿,是皇帝處理朝政、接見文武大臣的地方。青磚灰瓦的古樸模樣看來似乎不講究,只有內行人才知,宮殿不但是以川貴所產的珍貴楠木為主建材,走廊與室內地板也全是天然紫色大理石。由四知書院、萬歲照房,一直到煙波致爽殿,都是簡樸靜肅的風格;值得一提的是,咸豐當年就是在煙波致爽殿簽下中英、中俄等不平等條約,最後也是病死在此。

殿旁的西所,是當年還是懿貴妃的慈禧來山莊居住的院落。房子看起來極普通,據說當年她就是在這裡竊聽咸豐與大臣的對話,才會在咸豐駕崩後,與皇后、恭親王等人回京政變成功,展開數十年的垂簾聽政。

既然做為第二個行宮,且位居遼闊塞外,加上要做足面子給邊疆民族看,規模當然馬虎不得。山莊總面積達五‧六四平方公里,是故宮的八倍大,連頤和園也僅有它的一半,也是中國目前現存最大的皇家園林。

康熙建造山莊時,就抱著「集天下盛景於一園,移天縮地於一方」的打算,苑景區裡不但融合了江南園林的山水布置,也包含了象徵北方景致的平原與山巒。因此,光靠兩條腿想走完,絕對是不可能的任務。


湖面上還有畫舫載遊客前往各洲賞景,當初乾隆在這裡也找到了不少寫詩的靈感呢。
最靠近宮殿的湖洲區,湖中有島、堤橋相連、以水繞山的景致,頗具煙雨江南的味道;位在如意洲上島的煙雨樓,也正是電視《還珠格格》的拍攝場景。

壯麗皇家寺廟─普寧寺


環繞避暑山莊,像眾星拱月般的外八廟,是清朝對邊疆民族懷柔政策下的產物,現在則與山莊一起併入世界文化遺產。外八廟其實有十二座,外指的是關外,其中有八座直屬清政府管理,因而通稱外八廟。

聰明的清帝以建築廟宇的方式安撫邊疆民族的情緒,所謂「一寺可抵十萬軍」,就是要以宗教拉攏人心。現在這些寺廟大多沒有喇嘛進駐,惟一還有僧人修行的,只剩普寧寺。


藍天映襯下的普寧寺大乘之殿,莊嚴宏偉。
普寧寺的建造主要仿自西藏的桑鳶寺,融合了漢、藏兩種風格,相較起避暑山莊的樸實,廟宇建造得相當富麗堂皇。由山門入內,首先可以看見乾隆平定蒙古準葛爾部落的碑文,威赫用意盡顯;普寧之意,就是取永世安寧的意思。天王殿的韋馱像,以金剛杵向上的姿態,說明了此為皇家寺廟。

大乘之殿裡主要供奉千手千眼觀音大佛。這尊神像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尊木雕神像;雙手合十的佛像其實只多了四十隻手與眼,配上二十五種因果善德,才有千手千眼之說。寺裡的喇嘛大多來自蒙古,活佛也會為人們祈福,花個幾元人民幣,就可聆聽佛樂迎賓。


普寧寺裡的活佛與喇嘛以蒙族最多,參拜時正好聽見他們虔誠的梵音,應該有被加持到。
除了普寧寺,外八廟中以有小布達拉宮之稱的普陀宗乘之廟規模最大,也最受遊客青睞。如果曾經去過西藏參拜過布達拉宮,眼前如出一徹的藏式建築、耀眼鮮明的紅白殿堂,顏色與精神都絕對是拉薩特色,只不過規模較小。

要參觀普陀宗乘之廟,建議不妨帶一本有關佛教建築的書一起參閱,走訪起來更有感覺。這裡的大小建築群多達六十餘處,每一個樓宇的組合都有涵義,比如開了三孔拱門的山門、象徵佛教五種教派的五色塔、可為皇家廟宇象徵的黃綠琉璃牌樓、不能開窗的藏式盲牆,及錯落放置各具意義的藏式碉房白台等,讓人有一步一景、底片殺不夠的驚嘆。

寺廟的主體是位在山巔的大紅台。高二十五公尺的紅台氣勢磅礡,中央由下而上排列六個琉璃佛龕,有種連接至天際的視覺感,台前象徵祈福達天聽的五色番旗紛飛,讓人不由得肅然起敬了起來。紅台也是可以前往參觀的,回字形樓宇裡藏著鎦金屋頂的萬法歸一殿。此外,紅台頂正是瀏覽承德的最佳位置,可將燕山山脈、磐錘山、外八廟等盡收眼底。


*避暑山莊/門票:50元人民幣。

*普寧寺/門票:30元人民幣。

*普陀宗乘之廟/門票:25元人民幣。




塞外美味麵食


由北京出到塞外,食物種類迥然一變,精緻的宮廷料理,變成北方大漢最愛的麵食雜糧。

北方麵食之巧,在承德就可品味。這次在承德餐廳就吃到了一種叫做「貓耳朵」的美味麵食。貓耳朵不是真的貓肉,而是由麵粉揉成貓耳朵的形狀後,再蒸熟食用的麵類,可以放入甜的紅豆紫米湯或鹹湯裡,吃起來頗有嚼勁與口感。此外,慈禧在八國聯軍逃難時手中所捧、填飽肚皮的艾窩窩與雜糧饅頭,也是常見的美味主食。




我的天堂怎麼去?



普寧寺巧妙地結合了漢、蒙兩式的寺廟風格,成為一寺可抵十萬兵的最佳寫照。
*簽證/辦理台胞證必須附上護照影本、身分證正反面影本各1分,背後有親筆簽名的2吋近照1張,連同填妥的申請表格即可。約需4~7個工作天,費用1,900元。已有台胞證者每次入境皆須加簽;加簽者只需把台胞證正本交給旅行社辦理,需3~4個工作天,費用600~900元不等。

*匯率/人民幣(RMB);1人民幣約等於新台幣4.3元。

*航班資訊/承德距離北京約224公里,車程大約4小時。可以搭乘國泰航空每周天天飛往北京的班機後,再轉搭車前往承德。詳情可洽國泰航空公司,02-2715-2333,網址:www.cathaypacific.com.tw。

*出團情報/目前坊間已有北京、承德的相關行程,詳情可以逕向代理「中國泰斗」套裝行程的東南、福洋國際、南龍、中信、美齊、協益、凱旋、鳳凰等8家旅行社查詢。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02-12 20:51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4762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