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x0
|
[小說][分享] 天籟
天籟
我們時常在文章裡讀到:「萬籟無聲……。」這是形容夜裡周遭環境寂靜無丁點聲音,我認為不然。某天早晨坐在峇里島的酒店後花園的草地上打坐,當時除了鳥鳴吱吱,蟬聲唧唧外,還偶有幾聲青蛙的咯叫聲。此時的後花園,有的是天籟之聲。
天籟之聲多得很,有可聽聞的,有聽而不可聞的。鳥鳴吱吱,是鳥兒們在說話哩,牠們的聲線簡單而美妙,都是單一的音調,為什麼會如此悅耳呢?我想是因為那清脆嘹亮的調子,是我們人類無法發出的,它是渾然天成的。多年前聽一位中國花腔女高音唱的一首〈百靈鳥你這美麗的歌手〉,她用花腔唱出,仿效百靈鳥的鳴聲,歌誦牠的美妙叫聲,歌聲令我至今難忘。中國的樂器裡,笛子最可以仿效鳥鳴的聲音,所以牧童在草原上,引頸吹奏牧歌,達到娛己娛動物的功用,牛羊聽到笛子聲,大概性情都想應平靜下來,牧童的放牧工夫也輕省得多了。
在大自然的環境中,很多時候我們祇看見動物的活動,卻沒法聽牠們發出的聲音。是無聲嗎?非也,祇是我們人類的一對俗耳無能聽到而已。
那年我和丈夫到馬來西亞雪蘭莪州的海邊,在月明星稀的晚上,乘坐木船遊行在河裡,河堤四周漆黑一片,除了偶然幾聲船槳划水的聲音外,可算得上萬籟無聲。黑暗之中祇看見千千萬萬的點點螢光,灑落在千百株的岸邊小樹上,點綴成叢叢流動的火樹銀花,彷彿螢火蟲在交頭接耳的喁喁細語,聲音小得我們幾乎全聽不見,要屏氣凝神,加上一些想像的思維,若是淡絲絲之聲傾耳可聞的,就得依靠我們對自然生態欣賞的慧根了。古今的騷人墨客,不乏詩文歌頌大自然無聲之樂;與其說他們獨運匠心,不如說他們的性情可以跟自然界的動物混為一體吧。所謂萬物之有情,還不都是他們的情感加之於萬物,而令萬物有情?花開有聲,花謝無聲,此為人之喜新鮮厭老舊,致令花魂獨憔悴而默然凋謝。「狂蜂浪蝶」之為名,本是人類借蜂、蝶之嗜好花蜜為糧食,而徘徊花間飛舞採蜜,喻男子之喜尋花問柳之舉,卻又是萬物之靈的恃強凌弱行為,把惡名加之於蜂蝶身上,蜂蝶有知豈有不提出抗議之聲?祇是我們一雙俗耳,聽而不聞矣。
至於蟬鳴蛙叫之聲,生物學家理解為求偶之聲,如《詩經》中的名句:「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好單調的聲聲吱吱咯咯,就能感動人心,無他,求偶之歌聲猶如人類的柔情蜜語,哪有不動人之理?城市人平日生活於滾滾紅塵之中,幾曾有機會靜心聆聽天籟之聲?祇要我們的心靈願意和自然結合在一起,就不難聽見那可聽聞的和聽而不可聞的天籟之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