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515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Mach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 鲜花 x63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散文][分享] 生命对话-(一)


生命对话-(一)

92
要有能力去寻求生命之真正的根源,而不要汲汲于生命所呈现之某一种方式,因为所有的方式,都是我们追求生命之根源时,所采取的一种姑且的说法或行为模式,或只是在我们不止地寻求生命之真正的根源时,所获得之一种比较好的方式而已。反之,若只有方式而已,事实上,就是把生命本身或其根源通通予以忽略或切除掉了。


97
必先有生命,然后才有男女,男女只是现象,现象唯在操作而已。以「操作」知生命难,以生命而操作易,生命及其延伸之间之差别在此。


98
生命不是一种遭遇,而是一种实体。它起生一切,它即一切。生命永远都不是一种表达性的打开,而是一种存在性的打开。这之间之分辨,就要看你对人类表达了解的多少了。所谓人类表达,就是整个人类文明史的存在。若不落于表达之内,即在于超越或通过整个文明史,否则,即以某文明方式讲生命或打开生命,仍非生命本身之真正打开。或生命打开不难,真在其中而永驻才难。人多离不开一些文明之遭遇之事,即在某时空座标之操作中而已。生命非遭遇,它是一种实有。遭遇是生命后的延生物。人都难免不在生命之延生物中而停留。所以,稍一不慎,就堕入遭遇,甚至连生命之真正的延伸都不再是,更何况是生命本身!遭遇的结果,即不止文字性说明的产生,或即不止对于文字说明之再说明,使人再也无法回到生命本身为止。于是,从此各式各样无奇不有之说明或解释纷纷出笼,这只是说明人对生命本身之「离开」,却再也无法产生任何对于生命本身之真实的了解与触及。


101
让人在真正初始般之生命里,开始去操作语言文字,而不是在语言文字之既有中,去操作生命。但语言文字已为既有之事实,那一切就要看人的造化与努力了。只要你的所求彻底,你早晚会在生命之初始里面获致重生。


102
人永远不会是以反对某一方式,而找到另一种属于自己之新方式,而重获生命之自由。人必在一切方式之上,找到属于自己之生命本身,才有属于自身之真自由可言。


106
生命只是生命,不是其他任何事物,也不可能由其他事物所代换。反而其他事物都只是生命之自然之延伸,但唯创作与生命最为接近。如果说,整个生活本身就存在于一种全创作之范围当中,那么,生命实际上已进入到你的生活里面了。


110
朋友,不论生命多么困难,都请你设法以最大的忍耐与尊重,顺利地找到那些桥梁,搭上那些列车,攀登并跋涉,最后终必来临到那令你永远坦然、喜悦并无所旁顾之生命的面前。


111
生命之途,它永远都只不过是老生常谈罢了。但,每个人都必须按照他自己的方式重新再来过一次,并加以证明才行。其实这仍旧是老生常谈。只是当我们真正有能力将它加以实行时,我们却发现,那文字可能是旧的,但其经验对我们而言,却永远而常新。除非说,每个人都能不止地追求,并以其经验而来到生命的面前。使全人一致,即无所异同。


122
我是生命,我也是生命之背叛者,同时我也是生命背叛之搏斗者。但最后,我所呈现的,仍只是生命而已,而不是任何生命存在中背叛或搏斗的任一种方式。我无所停留,亦无所怨尤,生命只是生命,我必忠诚于那生命力量之真实的根在者。至于人所经历的,随它去吧!模式都有一些虚假的成份,它连生命之背叛都不是。


130
在人文社会中,早已太多规定性规范事物了,所以,假如我真想以生命而控次生命,事实上,我们必须先要具有一种在规范性的世界中,属人生命之再生的能力才行。是的,在人文世界中,人是需要一种生命之澈然之重生能力与可能的。否则,一切就是说的再好,大概也都在大小不同混淆之间罢了。生命与次生命之混淆是生命致死的疾病。


131
生命未活而先死,即文明之最大绝症。


137
如果我们以生命去活,我们就可以忍受许多的痛苦。反之,生命变成痛苦了,那么,我们就活不成了。


138
生命之真义,并不在于我们采取了某种高超的方式,或做了什么有义意的事,而在于我们是否真正以生命本身而「活」着。


145
所谓智慧,无他,恢复属人的本来面目,而不被制约在因人而有物之中罢了。(以上摘录《哲学美学与生命的刻痕》一书)



1     爱与需求,来自于人们过份溃失与过份满盈的时刻里。但当我们溃失时,我们会过份激切地需求,同样当我们满盈时,我们会过份激切地付出,所以其结果,人之所得,最后仍无非是溃失罢了。于是在我的一生中,绝大部份的时间,都在想尽办法,去寻求那一点点心灵的宁静与平衡去了,有时候我果然是很成功的;但是又有谁知道造物者到底要怎样安排呢?比如说,像今年春天的气候------。 ~~摘录《三月后的五卷》页18

2     人的三分之一情感属于爱情,三分之一属于友情,三分之一属于其他,但其情感之全部总和却只属于宇宙之大自然。 ~~摘录《三月后的五卷》页23

3     假如人间非有遗憾不成,就单单纯纯地关起门来留给自己吧!郤不要把遗憾丢到外面。或因外面之处理不当,而使自身更遗憾,更更遗憾。~~摘录《三月后的五卷》页26

4     人就是再高超的时候,都必有一些世俗。同样地,人就是再世俗,恐怕也并未完全放弃了理想的可能追求。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存在者,绝非三言两言可道破。一切只有看我们自身的造化与抉择了。但,人之难,亦在于此。因为真正的抉择,异于生命之复杂多端,它必须是简单、明了而直接才行。 ~~摘录《三月后的五卷》页30

5     你说爱欲之心吗?在我来说,它一如大自然一样的单纯、直接而伟大,它唯一之缺点,是令人莫可奈何,甚至有时也会令人充满了遗憾之心。所以说,还是不要多说它吧!只叫它被包在我们心灵深处,那个更形单纯、直接而伟大之角落里去吧!只要它不太突出,一切就会美好而和平了。~~摘录《三月后的五卷》页30

6     爱欲之念,人至老死,何曾稍歇,不论你说它是自然也好,生命之根源也好,事实上,人对它是莫可奈何的,唯有挺其自然而已。只是除此以外,我们必须于不必过份注意它的情形下,要将一切属于善美充盈之物,尽量将其填满于我们心灵之剩余处所。同时也只有如此,我们才能说我们之爱欲之念更美化一点,自然一点,或有时人果然已显得高迈而不被其所制的样子了。一种真正的心灵平静,就是人和大自然最最接近之契机。同样地,一种真正和大自然之接近,严格来说,就是当人不再受任何强烈意欲之控制,同时也不再受任何观念或知识之束缚或阻止的时候。 ~~摘录《三月后的五卷》页78

7     我不是禁欲者,一点也不是。但我永远无法驳斥爱欲所带给人之细腻而激然般之烦扰与困惑。讲良心话,谁又能完全地了解了人类心灵中之深刻之情感或欲望之事呢?充其量人也只不过是一些现象性之知识,或一些融通式之处理方式罢了。 ~~摘录《三月后的五卷》页102

8     无欲之事,说多了,也变成一种强调了,不如说是一种纯粹无他之心怀要好而正确些。因为真正无欲,根本上似乎并不在于欲不欲之事,而在于一种广大、平常而纯粹之心。顶多只不过在人获致或深深体会此之前,无欲是一种最重要的关键罢了。 ~~摘录《三月后的五卷》页153

9     你是说爱情吗?可是你又要得到怎样的爱情呢?是你想像中那么完美的那一种吗?可是世界上真有「完美」这回事存在着吗?如果没有,你又为什么要要求爱情那么完美呢?这并不是说悲观不悲观的事,而是「事实」究竟如何!以我来说,人能想像到「完美」,这对人来说,已经是一第论了,又为什么一定要它变成事实呢!有时我想:想像中非常完美,而在现实中,又得到了一点点,这样以一点点现实,去点缀那想像中之完美,这样理想与现实两得而无失,这就最好不过了。~~摘录《三月后的五卷》页35

10   人之真正要认识自己,其实就是设法认识「人」,或即在于设法认识「人类」。但人之真正认识「人类」,并不只在于认识人与人之间之相异,反之,而更在于找出他之相同点来。但到底怎样才是真正属于人类之相同点呢?那便是:存在,自然,平静,不动心,平等,无差别,无争,齐物,-----人若不通过这些事物,既不能认识自己,也无法认识人类。相反地,假如我们果能通过这些事物时,我们就会知道,人之「认识人」,和「认识自己」,或「认识人类」;根本就是同一件事。 ~~摘录《三月后的五卷》页42~43

11   我不是不喜欢计较,而是说,假如你真正有能力去看清楚了那些世事中,所充满之无知与无聊时,你还有什么好计较的。就算是计较,又如何的计较「法」?难会你也要使自己充满无知与无聊吗? ~~摘录《三月后的五卷》页55

12   有时我觉得应解救人类,有时感觉有些战争也可以,虽然人类存在之本质上,我们应当反战的。最重要的是说,人类业已存在于一无所边际,无所主宰的世界中了,甚至连一个可命令我们的力量都找不到。所以,不论我们怎样决定,怎样计画,怎样牺牲或奔向于理想,实际上,人类是全无依凭者,是以我们也决非一被命令者。人类是可悲而可怜的,不论你怎样决定,其实宇宙依然流传下去,历史与人类一样。人决不是他制者,亦非有所依靠者。只有当人真正了解了全属人类本身之这种无边无际之莫可奈何之悲剧命运,才能在人类存在中之某一领域,或一小部份之事物中,使得人与人之间果有所诚信之可能,或面对某些确切不移之真实事物,而有所小决定,小依存,人方能在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物之间,取得一些极其有限之全属人本身的一点点信念,而使人稍具理想般地活下去。但:所有这些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物之间全属人本身之事物,若不以那一个广不为人所知之莫可奈何之大域的存在而为其真知之基础,那么这一切稍具意义之全属人之事物的意义,亦无法真实地建立起来。这种道理虽有些不定、矛盾或是循环性,但在我来说,多变就是人类命运的一种比较完整性之真实。 ~~摘录《三月后的五卷》页62~63

13   原来于人的一生当中,竟有三个不同的生命:一个是自然的生命,即人与人生而俱来的,它最好之质素,在于纯然之热情。一个是再造的生命,即人根据人的方式,再造而充实的生命,它的根本内涵,是庞大知识与心灵之合一。还有一个生命,是我从前所不曾认识或了解过的,它却是人的单纯热情,或知识之心灵,业已死去以后的生命。但它根本的意义是一种纯生命之再生,同时亦即一种生命本身之创造,却全不赖于其他任何事物。今后我所真正要追求的,就是这种生命。 ~~摘录《三月后的五卷》页64~65

14   人,惟一之真实,就是他自己。文字不是。文字顶多只是一种灵感,一种指引,但永远都不会是一种真自己之全部的真实。甚至当我此刻正在这样写作时,也是一样。 ~~摘录《三月后的五卷》页70

15   生命,它只是一种不休止之自我校正过程。如果你是真能反省并深爱一切的,你便能深知此事。 ~~摘录《三月后的五卷》页76

16   困难是必然的,但有时最大的困难,并不一定在于我们死命地面对此一困难之目的,而急欲解决之。反之,人的最大困难,往往在于对此困难之坦然的自觉与接受。因为事实上,我们一定要承认,有一些困难并不一定靠了我们的力量,所可就解决的了的。比如说,人必有一个现实世界的存在,人必有一些欲望,人必有一个身体,人必会有所达不到的理想,等等。茫然的挣扎、愤恨、激切或发泄是没有用的。说真的,有时我们需要一些认命、死心、或一种坦然的接受。其实这也不是为了别的,而正是为了对我们所遭遇的困难,有所正面之成果,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心灵平静的可能与要求罢了。从前「生命」在我来说是一种隐含,而形上学知识却是一种显现。可是现在却完全颠倒过来了。如今生命本身已是我生活中的显现,知识却成了一种隐含。~~摘录《三月后的五卷》页89

17   假如你真有一些爱心,你绝不会以任何愤恨之情而定人于罪。假如你根本就没有真正的爱心,那就什么也不要谈了。也许人永远在此二者之间犹疑、漫然而徘徊不已,但其中根本的问题是说,假如你没有一充分宽广而忍耐的心怀,你到底又能真正的了解对方多少呢!~~摘录《三月后的五卷》页92

18   爱情在人性中之真义,当然并不在任何对象性之目的,反之,而在于,当人性处于局促、人文、狭小或无所生机的状况中时,它对于人性大开阖世界之那种唤醒之澈然揭示的能力。不论是人为了寻求一种生机之活而需要爱情,或人一旦得之于爱情之雀跃之情,其本质上,即在于一种对人类心灵之大开阖之激发能力或作用。但在另一方面,也由于其对象或目的之固定性,常产生许多缺失、错误、终止或断灭性,是以为了对此由对象或目的而产生之必然缺失,能有所弥补,便不能不提示一比有对象与目的的之爱情,更形广大而自然之大自然之回归性。当然所谓自然,也不是一种自然现象,反之,而是一种人性自由与无限之象征物。简单来说,爱是一种需求与激发,自然就是一种自由与完成。而其根本之作用或意义,统统在于那种人性求活之大开阖世界之可能与唤醒中了。~~摘录《三月后的五卷》页95~96

19   所谓「希望」,其实就是以一切方法将心灵打开,并倾向于自由与无限之可能罢了。真正的希望,并不一定就在于那个目的,而更在于人想到那个希望时的心情。人的心灵如果是打开的,那也就没什么话好讲了。但是人却时常以各式各样的事物,而将心灵局促地关闭了起来。诸如痛苦、目的、不能忍受,乃至于犹豫、想像,等等,而将自己关闭了起来,并失去了一切自由与希望的可能。因为所谓「希望」,就是人有充分的能力,通过幻想与灵感,而将自己打开,并成为一贯而痛快的负担者。 ~~摘录《三月后的五卷》页97


(以下摘录《哲学日记》一书)
◎ 二月廿六日:
人假如想要控制外在的事物或人,那就必须要先控制自身才行。但人之发现别人难以了解与驾驭容易,而发现自身之难以控制才难。因为人之控制自身,即彻底的节制,即道德,即同情与爱。于是人从此不再设法「控制」别人,驾驭别人,而只想在同情与爱的基础上,设法用一切方法,使别人更快乐一点,更充实一点,同时也更活得好一点,如此而已。


◎ 三月九日:
真正有情感的人,将会找出一切可能的理由去做他真正想要做的事。只有没有真正彻底情感的人,才会找出一切理由,不去做那件真正具有彻底意义的事。像理想、生命、灵魂等。


◎ 三月廿三日:
……自我幸福的获致,是不是就是一种生命问题的解决呢?没有,不是,自我幸福的获致往往只是一种人类要追向生命极致去的一种缓冲,一种一时的休憩或疏离,但它本身并不是一种解决。……我们对于生命自体之真正的解决,不但不在于痛苦本身,或对于痛苦之一时的疏离或解决,相反地,它却只在于人之能完全地超离于痛苦与幸福之上,所面临的那种自由生命的升扬之情里,于是,我们给它一个名词,我们把它叫做宇宙感。它是一种自我的超越,而不是一种自我幸福的获致。


◎ 四月十四日:
记住,人所想像当中之上帝之有无,并无关紧要,最重要的是人要有把他所碰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当作上帝本身或上帝之事来处理才行。假如他会令你折磨、怀疑、痛苦或出卖你,其实那就是「试探」,或就是来自上帝的试探。甚至人也只有有能力经得起这些试探时,人才会真正的发现,人之真正能对待上帝,和真正能对待每一件现实事物,根本是一样的事。


◎ 四月廿六日:
人家问我人怎样才沉得住气,我说人无所求,自然就沉得住气了。怎样才能无所求?我说:所谓无所求,其实就是发现无物可求罢了。或者我们亦可以说,人只是在「求」罢了,其实并无物可求。


◎ 五月一日:
真正的哲学家或哲学的问题,根本是从那些最纯朴之人性的问题,或最纯朴之思考的问题上而开始的。比如说:「我到底在想些什么?」另一个是说:「我到底想做些什么?」假如一个人真心地向自己问过这两个问题,同时更经历过了千百倍于常人的努力,而获得了真正属于自己之解决的人,那么实际上他已经是一个真正的哲学家了。


◎ 五月十二日:
所谓真正之理想,即每天有新生活,每日有新精神,新生命,而永不老死、僵滞。


◎ 七月十一日:
所谓真正的自由,即不会有太多判断一个人行为的固定标准,因为那样会使人根本失去了自我设想的能力与自我成长的可能。这是最糟的事,因为它妨害了社会之真正生长的活力。


◎ 七月廿一日:
真正的生命,有二种:(1)有能力遭遇痛苦,忍受痛苦,超越痛苦。(2)超越痛苦即貌合自然,并获致大安慰。


◎ 八月十七日:
我时常和人家谈到苦难这回事,但最后我总是下结论说:也许在我经历它的时候,它果然是一种苦难,甚至当我们这样说它时,它也是一种苦难,但当我们一旦经过了它,并说完了它之后,它就应当变成为一种感恩才对。否则一切属于苦难的经历与讨论就全无意义了。假如一件苦难是如此,那么整个人生也一样。假如它真正是全然苦难与无安慰,那么只要我们真能以一种自知而经历了它,我们就可以预想到死后的幸福并感恩了。


◎ 八月廿日:
有时人到达了某种生命的程度后,我们会觉得人之负担快乐和痛苦,一样地令人不胜负荷或不耐。甚至这样以来,我们宁愿负担痛苦。但我还是告诉人家说,死亡根本是自自然然的事,所以全由不得自己。或人既已活在这里,除了活活泼泼努力到底之外,再也无其他可想了。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5-01-26 13:08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93411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