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86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杜甫1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哈啦][硬碟] 「打游戏的绝佳良伴」Micron Crucial P310 1TB 开箱实测



【前言】

一开始看到美光 P310 的时候是 2230 的规格,本来定位是给 Steam Deck 蒸气屌或是 ROG Ally 阿赖的掌机使用,某些轻薄笔电也开始逐渐引入 2230 的规格,不过仍然不敌 2280 的主流大宗市场,也不知道美光的命名是发生了什么事,一样用沿用 P310 的名字却又再做出不同的 2280 规格,要买的话得仔细看可别买错了,甚至开始怀疑拿到手之后是不是只有前面三公分有料,后面五公分是空白的~

这次推出的 P310 主要是取代旧款的产品线:P3 Plus,所以沿用了相同的 QLC 颗粒,随着工艺技术的更新发展,在颗粒的层数上采用了较新的 232 层,温度的控制这部分会是这次测试的重点之一

为了不浪费大家时间,开头前言就直接先来帮大家省流,群联 E27 主控、美光 QLC 颗粒、采用 Dramless 设计、SLC 快取容量约 20%,超过后就掉速剩不到 200 MB/s,价格大概是每 G 两块,1TB $1999,2TB $3688,看到这里你心中有答案的话就直接回上一页就好,想看我继续吹的话再慢慢往下看!


▲在包装上跟 T 系列的风格相似,跟 P3 系列的包装有很大不同~


▲背面的说明非常简洁,就只有说比 Gen 3 速度快两倍


▲包装从侧面开启,里面有一张不用看的说明书以及塑胶壳包覆着本体


▲里面的用料跟外包装一样简洁,贴纸也明显小张了一些,后面 1/3 空空如也


▲翻到背面来看也只有标签贴纸,没有任何颗粒,是条采用单面颗粒的 M.2 SSD


▲带大家来看一下内部用料,撕除贴纸破坏保固的事情就交由我来做就好,一般用户请不要撕除贴纸!


▲主控晶片采用 PHISON 群联 PS5027-E27-75,详细型号 CS2421H P38M43.002AA


▲旁边还有一个小小的芯片同样是出自于群联 PHISON PS6301-60 U0246B1 QWLP8


▲ NAND Flash 上写着 4WD2D NY319 不明所以,采用 Micron 美光本家 232 层 3D QLC 颗粒,只有正面单独一颗 NAND FLASH 颗粒,也就是说这颗就 1TB


▲路边捡的破烂平台就不多作介绍了,直接裸奔来上机测试看看会不会过热!


▲先用 CrystalDiskInfo 来确认一下状态,确认是跑在 PCIe 4.0 x4 的模式之下,硬碟代号为 CT1000P310SSD8


▲很多人第一次安装新硬碟后打开档案总管哭喊着怎么没有跑出来新的硬碟,记得蛤!要先打开磁碟管理来初始化硬碟才行~


▲在格式化之后的容量会因为不同位制的换算之后,原本 1000GB 的可使用容量为 931.5 GB,这是很正常的,并不是什么原厂偷了你的容量!讲出这种话来是会被笑的~


▲既然知道了主控是群联的 E27 就可以简单通过 SSD utils 来稍微看一下颗粒内部细节,不过似乎能够得到得资讯不是很完整,只知道是美光的 QLC 颗粒,HMB 容量为 64 MB


▲先待机个 20 分钟左右来观察一下待机温度,从刚开机时的 33 度逐步爬升到 45 度左右,俺的房间室温大概在 29 度


▲因为跑到一半就有跳出警示音了,第一次测试的结果当作试跑看看就好了,主要是来看它的温度表现如何,最高温度跑到了 81 度,这也就代表着它并不适合裸奔,如果主机板上没有附带散热片的话,建议还是要额外自己加装个散热片比较好!


▲由于手边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散热片可以用,本来想说拿个塔散来压一下,在翻找的过程当中刚好看到这个 XLR8,之前特价买 PNY 3140 送的,没有 PS5 的我没想到居然派上用场了~


▲再待机个半小时观察一下待机温度,大概维持在 41 度不会再往上升了,整个散热片呈现温热的平衡状态,老实说这条 P310 的发热量比我想像中来得高呢~


▲加装了散热片之后应该就不会遇到过热降速的问题了!可以好好来跑测试了,首先还是看一下 CrystalDiskMark 的预设档,跟刚刚裸奔测试似乎没有差距太多,不过温度最高只有 57 度,比起不装散热片的 81 度来说改善了 24 度~


▲在设定部分切换成 NVMe SSD,在 RND4K Q32T16 项目的随机读写成绩为 3905 MB/s 以及 4210 MB/s


▲在 CrystalDiskMark 中,切换到最佳效能设定档位,可以看到在 4K 随机读写能力为 0.953M/1.034M IOPS,在 4K 随机读写速度上略低于标称的 1M/1.2M IOPS


▲在 CrystalDiskMark 中,切换到真实世界效能设定档位,在 Q1T1 下的 4K 随机读写表现约为 67/270 MB/s


▲在 ATTO Disk Benchmark 来测试不同大小档案在连续读写时的表现,写入最高为 5.62 GB/s、130.79K IO/s,读取最高为 5.99 GB/s、126.75K IO/s


▲在 AJA System Test 中来模拟专业性质的多媒体档案,在读写时的效能表现,设定以 8192×4320 8K / CineForm 422 格式,测试 64GB 大档案


▲在 AJA System Test 中来模拟专业性质的多媒体档案,在读写时的效能表现,设定以 5120×2700 5K / 10bit YUV 格式,测试 1GB 小档案


▲在 3DMark Storage Benchmark 存储基准测试中获得了 2727 的分数,有比 P3 Plus 高一些,但不多~


▲使用 AIDA 64 进行 Linear Read 连续读取测试,Block Size 为 8 MB,曲线看起来还不错,全程速度在 4700 ~ 5400 MB/s 之间,总体平均约为 5300 MB/s


▲使用 AIDA 64 进行 Linear Write 连续写入测试,Block Size 为 8 MB,QLC 在这里就要现出原形了!连续写入速度一开始维持在 5000 MB/s,大约 20 % 时将快取耗尽,速度掉到只剩下 160 MB/s,回推估算缓存容量约为 200GB,整体平均为 1300 MB/s,在最后 87% 时像个处男一样,只是牵个手就 … 不过很快就又掉速了



「总结」



这次开箱测试了美光 Micron Crucial P310 PCIe 4.0 NVMe SSD 1TB 固态硬碟,使用 PHISON 群联 PS5027-E27 主控晶片搭配 Micron 232L QLC 颗粒,使用 64 MB 的 HMB (Host Memory Buffer) 快取也就是 DRAM-Less 方案,连续读写性能实测约 6400 与 5600 MB/s 左右,缓内容量约 200GB,缓外速度接近 200 MB/s,要说它适合当系统碟吗?QLC+DRAM-Less 与其说是勉强,不如说直接蛋雕,说它适合当游戏碟吗?随机 4K 读写速度也不是特别突出,跟 P3 Plus 也拉不开差距,再说有哪条不适合游戏碟的啦!

在价格部分,1TB $1,999,2TB $3,688,虽然读写性能比起 P3 Plus 要好一些但也贵了一点,都要当作游戏碟了当然是越便宜越好,对比起其他友商竞品并没有明显优势,有更低价的 NV3 可选或是 TLC 的 MP44,这样看下来好像除了保固比起冷笋好一些之外也没其他可以吹的了~

提供了五年有限售后保固以及 220 TB 的资料写入总位元数 TBW (Tera Bytes Written),每日资料写入量 (DWPD_Drive Writes Per Day) 换算下来要五年内每一天都要往 P310 里面写入 121 GB 才会超过标定的 TBW 值,对于游戏玩家来说还好,但对于创作者来说是有点少了!

在测试过程当中,温度是诗人比较在意的部分,不加装散热片的话直接裸奔跑测试会直接突破 81 度触发警告,待机时约 45 度,对于一些散热环境较差的轻薄笔电不是很友善,有能力的话还是要加装散热片~

简单拿了个比普通散热片规格还要好一点的 PS5 散热片来协速散热,在整体过程当中,最高温为 62 度,就算用上稍微差一点的应该也能压制在 70 度以内,发热量虽不低但也算是还能够勉强控制!

未来还会再推出有带散热片的版本,不过如果美光还是像之前一样采用那种黏到会把颗粒拔下来的导热胶的话,那么诗人会比较愿意推荐买不带散热片的版本,毕竟现在主流级别的主机板几乎所有槽都自带散热片了,就算没有也可以买适合的来装,拔不起来的散热片版本反而失去了一些灵活性~



以上就是我对
【「打游戏的绝佳良伴」 Micron Crucial P310 1TB】的开箱心得
有问题的话欢迎在下方留言告诉我!




报告完毕,感谢大家耐心收看~
我是杜甫,我们下次见,掰掰~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25-03-31 11:36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7201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