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13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杜甫1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路人甲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0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顯示卡] 「月白風清,大鵬展翅」SPARKLE 撼與 Intel Arc A770 ROC Luna Edition

【前言】

Intel 早在 2022 年的 10 月就做了近年來相當難得的決定,就是推出了獨立顯卡!而這一晃眼的時間已經過了 20 個月,相當於一年半再多一些些,在這期間 Intel 顯卡的驅動不知道經過了多少個版本更新,時至今日,它的性能定位如何,或許可以來聊一下!

在去年八月時入手了第一張 Intel ARC A770,是來自 Acer 宏碁的掠奪者 Predator BiFrost,那時的我就很單純的衝著它那中二的外型且罕見的散熱設計而入手~

而這次又是耐不住外觀上的誘惑,有這個機會可以入手來是撼與 SPARKLE,如果你對這個品牌有印象的話,那肯定年紀是已經不小了噢!

斯博科其實是在台灣的本土在地品牌,曾經是中國市佔率第一的品牌、排在全球市佔前五名中,可惜在 2013 年結束了與 NVDIA 的合作,轉往工業用顯示卡發展,隔了十年成為了英特爾官方認證 ARC 的合作夥伴!



▲在今年的 ComputeX 2024 的展場上也有看到他們的身影,所謂萬綠叢中一點紅,在他們展示的顯示卡牆中發現了一個非常耀眼的顏色!


▲沒錯!就是這張來自 ARC 系列中第一款!以白色主題為設計去打造的 ARC A770 ROC Luna Series


▲在現場還展示了它直立模式下的美麗樣貌,機殼風扇在搭配上「問世間情為何物?我只愛三代積木」的聯力風扇,如此誘人的外觀搭配之下,這叫我怎麼能夠控制得住自己!


▲所以當天我就趁工作人員不注意的情況下,將顯卡偷偷塞進我的後背包裏面,假裝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帶回家要來跟大家分享~
警察先生,就是他!(喂!賣歐北公威!怎麼可能偷啦~)


▲北七喔~要偷當然是偷這張半高卡!長相可愛的小隻馬,重點是台灣沒有打算要上市販售,肯定拿這張齁!(喂!!真的不要再亂講了~)


▲拉回主題,在 Intel 顯卡中作為“首款”採用白色主題去做設計的 ROC Luna,外觀猛一看還以為是愛國嘉!名稱沒仔細看還以為是「ROG」!我對他的好奇是越疊越高了~


▲背面的產品特色說明全是國際化的英文,沒半點我看得懂的中文,還好現在 AI 發展的科技可以翻譯一下!先簡單提一個重點,那就是建議至少電源採用 650w 起步,剩下的後面聽我娓娓道來~


▲Luna 在拉丁語中是指月亮的意思,羅馬神話中的月亮女神也叫做露娜,也是韓國女子團體 f(x) 成員之一,如此具有代表性名稱與型號的好卡,不買一下嗎~


▲裡面採用黑色珍珠棉包覆,顯卡本身有再用靜電袋包裝,可惜不是白色珍珠棉,也或許是特意用黑色來襯托出顯卡的白吧~


▲看一下細節配件,在後方接口處有附贈防塵塞,但並未在內盒包裝中找到帶有驅動的 USB 隨身碟,這意味著上機後的驅動程式必須要連上網路自己抓!


▲除了尾部檔板處有防塵塞之外,在金手指的部分也有給了保護套,只可惜這一些小細節層面並沒有特別搭配上「白色」!


▲正面兩顆又大又白的風扇,中心軸上貼著 ROC 與 SPARKLE,亮銀色外觀是不錯,只可惜貼得有點歪 wwwww


▲用上了兩個 10 公分的風扇,採用雙滾珠軸承,本身具有智慧停轉功能,實測下啟動溫度點約 58 度,起始風扇轉速約 1300 rpm


▲採用金屬的顯卡背板來加強穩固,右側留有大面積的散熱開口,整體散熱模具做得比 PCB 稍微大了一圈,所以接口看起來像是內縮了一些~


▲相比起公版卡,對於詩人來說比 8+6 要好很多,不然那個小老 2 Pin 接口還得露在外面沒辦法藏起來,整個強迫症都牙起來了!非公版採用雙 8 Pin 的接口,再加上這藍隊採用了很特別的藍色,看起來真的舒服太多了,傳說中夢幻的藍白合 (?)


▲上機之後如果沒接上 PCIe 供電線的話,會有兩個紅色的 LED 燈來提醒玩家


▲不過實測之下,僅接上一個 PCIe 8 Pin 依然亮兩個燈,並非是左右區分!


▲嗯?阿怎麼兩個接口都接上了還是亮燈 … 測試了幾次後才發現,就連跑完測試後正常關機的狀態下,依然會亮燈,原來只是用來提示是否有通電而已呀!這部份的設計詩人自己不太喜歡,有種營造出不必要的恐慌感!


▲露娜女神的三圍尺寸是:長 281 mm、寬 131mm、厚度 51 mm,相當標準的 2.5 槽厚,若是採用一般橫插的狀態下,從側面來看是能夠看到熱管的,好在白卡有鍍鎳熱管,整體看起來還是挺舒服的~


▲從顯卡的右後方來看可以發現採用四熱管的規格來壓制,並且可以明顯的判斷出熱管與鰭片採用回流焊工藝打造!很有誠意呀~


▲螢幕輸出接口採用三個 DP 2.0 與 一個 HDMI 2.0,最高同時輸出四個螢幕!DP 2.0 的帶寬為 80 Gbps,支持 16K@60Hz / 8K@120Hz / 4K@144Hz,相當戰未來的顯卡,不怕你用到!就怕你用不到~


▲整張顯卡唯一有光害的地方在於供電接口右下方的「intel ARC」的徽章,是以藍色為主的呼吸燈效~


▲不囉嗦了!直接來到大家喜聞樂見的拆解部分!一探究竟這張 Luna 的實際用料~


▲採用四根六毫米的鍍鎳熱管搭配上顯存與核心共享的鍍鎳平底,並在顯存的對應位置做了抬高處理!


▲為了方便我日後可以替這張 Luna 更換導熱墊,就順手量測了一下各部位的厚度,也給大家做個參考~


▲導熱墊對應的位置我也一並標示出來給大家參考參考!


▲顯卡內部的核心為 ACM-G10,採用台積電的 6nm工藝製造,並不像是一般常見的 N 卡,長相跟筆電上的 CPU 比較相似,或許是跟 Intel CPU 是同個流水線出來的吧,核心上面沒有任何標示,只有周圍的 PCB 版上有三組我看起來意義不明的字符,「X322M417」「SRLWZ」「05370」


▲核心周圍是八顆來自三星的 GDDR6 顯存,速率 18 Gbps,「SAMSUNG K4ZAF325BM-HC18」單顆容量 2GB,32 bit 位寬,一起組成 16GB/256 bit 的記憶體,這是否意味著 4K 下的表現值得期待?


▲供電共有 12 相,實際分配為 8+2+2 相供電,其中 8 相為 GPU 主供電,算是把公版的兩相給補齊了!其他則為兩個顯存供電與兩個輔助供電~


▲看了一圈,整體還是採用芯源(MPS)的方案,MPS2979A


▲主供電採用的是 MP86956 的 Drmos,標稱 70A


▲顯存與輔助供電為 M86950,標稱 50A 的 Drmos


▲在背面的部分並沒有特別加上導熱墊來進一步將熱量傳導到金屬背板上,或許是因為發熱量不高,單純以正面的散熱模組壓制足矣


▲正反兩面總共用上了 14 個貼片的鉭聚合物電容(100 C38)


▲正反亮面總共 27 個鋁聚合物電容(470 34MPWd),整體用料其實還不錯,在外觀看起來也都整整齊齊的,以這樣的規格來應付功耗 200w 左右的顯卡來說,算是綽綽有餘~


▲依照國際禮儀,簡單列出本次測試平台與設定參數:為了愛護地球所以不開冷氣,室溫 29.2 度,濕度 60.8% 左右

處理器:AMD Ryzen 9 5900x
散熱器:Montech HyperFlow 360
主機板:Msi MEG B550 UNIFY-X
記憶體:芝奇 皇家戟 DDR4 3600 MT/s 16GBx2
顯示卡: SPARKLE Intel® Arc™ A770 ROC LUNA
電源供應器:MONTECH TITAN GOLD 1000w
驅動程式版本:Intel® Arc™ & Iris® Xe Graphics – Windows* Version: 31.0.101.5522


▲上機後首先來測試一下溫度,將驅動更新到 31.0.101.5522,採用 FurMark 2 測試 30 分鐘,擷取後 10 分鐘的 HWiNFO 64 作為參照,在風扇曲線預設未經調整的狀態下,轉速約 2000 RPM 左右,溫度穩定控制在 66 度,功耗 215w


▲這個溫度來說非常理想,所以我第一個想做的事情就是來調整它的風扇轉速!但是我發現用 Msi Afterburner 以及 FanControl 都無法控制顯卡風扇轉速,僅能仰賴 Intel 自家的軟體進行調整!


▲將顯示卡風扇轉速固定在 60%,1080p 下的得分為 9691 分,1440p 下的得分為 6383 分


▲使用全世界最好玩的遊戲 3DMark 來跑簡單個分給大家參考,在代表 D11 的遊戲環境下,Fire Strike / Extreme / Ultra 的分數分別為 28131 / 15276 / 7461,都比平均分數略低一些些,或許是我的平台比較老舊的關係,稍微影響了 A770 的發揮,測試過程中溫度均沒有超過 70 度,還是相當涼快~


▲在 Time Spy / Time Spy Extreme 的得分為 13004 / 6747,在室溫較高的 29 度中,60% 的風扇轉速依然不會讓顯卡超過 70 度,看起來原廠預設的風扇轉速是有些激進了呢!


▲在較新的 Speed Way 的測試中,得分為 2483


▲在測試光追性能的 Port Royal 的得分為 7436


▲身為一個 intel 出的顯卡,怎能不測一下 XeSS,在開啟與關閉之間的差距能達 51.9%


▲在最新的 Steel Nomad 測試中,得分為 3076


▲為了貼近實際遊戲使用場景,採用 Steel Nomad 進行 20 輪的壓力測試,以 98.9% 通過,過程中均固定顯卡風扇轉速為 60%,溫度穩定在 68 度,效果扛扛的!


▲在超頻部分,僅能透過 intel 軟體來調整 PL值,將其拉滿到 276w 再次進行 FurMark 2 的跑分測試,在 1080p 下也是僅僅只能跑到 224 w 的功耗,所以在分數上沒什麼差距,在 2K 解析度下功耗稍微可以跑得高一點,但也是只有 255w,沒有辦法達到最大的 276w,跑分稍微高出了那麼一丟丟,分數漲幅約「3%」而已,可以說是出廠即灰燼,在沒有辦法自己調整顯存與核心頻率的情況下,超不了多少!


▲在測試過程中發現,即使將它的轉速控制在 60%,也並沒有到特別安靜,甚至有時候會覺得聲音忽大忽小的!為此我也特別使用分貝計來收錄它在各轉速下的噪音表現,在未開機時環境底噪音約為 36 分貝


▲想不到這兩個 10 公分的風扇,最高轉速能達 3000 rpm!在能設定的最低 30% 轉速下,顯卡的狀態有點不尋常,透過HWiNFO64 來看,它是先衝到 1000 rpm 左右,再開始慢慢往下掉到 0,如此往復,在 10 分鐘的觀察下,平均約 676 RPM,不過在 40% 的時候就沒有了這個問題

於是我循線追查,發現最低要設置在 36% 以上才會穩定,否則對噪音敏感的族群來說,噪音就會忽高忽低的,不太舒服!

而在測試的過程中我也發現,風扇轉速的區間落差算是蠻大的,以 50% 轉速來舉例好了,最低 1254,最高 1657,平均 1465 RPM,高低落差有 400 RPM,已經是一個 10% 的區間了!推測可能其控制風扇轉速策略還是較為古老的 DC 調速而非 PWM!

其中 60% 與 70% 的轉速下聲音落差真的非常明顯!如果不是很介意溫度表現的話,我會推薦固定在 50% 轉速下使用,或是參考上圖的噪音表現來調整風扇轉速曲線~


▲比起隔壁紅綠兩家,Intel 另一大優勢就在於 H.265 以及 AV1 等較為新穎的編解碼功能上,播放 8K 60 幀的影片那是一整個流暢到不行



「總結」

關於遊戲測試的部分,我所能測試的款式很有限,索性就不測了,有需要參考的話建議透過 YT 去輸入關鍵字查詢即可!在 A770 剛出來的時候,採用 16G 的記憶體真的是佛心,性能對標隔壁老黃的 RTX 3060 12G,不過經過一年多在驅動方面的打磨之後,跑分比起之前我買的 Acer Predator BiFrost 還要高出不少,如今性能已經很接近 RTX 3070 了!

在近幾年關於 AI 的話題十分熱門,許多繪圖軟體會需要用到較大的 VRAM 來提升出圖的速度,那麼它是 16G 中最有 CP 值的嗎?勉強算是吧!今年年初 AMD 有推出一款 RX 7600 XT 16G的版本,萬元左右的售價也很接近 A770,但因為 ARC 系列推出已經有段時間了,所以在某些型號上的售價會更便宜一點,例如華擎的 Phantom Gaming,九千有找!

這張 SPARKLE A770 ROC LUNA 有著很不錯的外觀,是首款白化設計的顯卡,作為收藏肯定是要的!但是也有著一些我不太喜歡的點,例如呼吸燈效無法改,供電接口的警示燈,風扇轉速的調控策略不夠現代,噪音表現稍弱等一些小缺點之外,有優秀的散熱表現以及內部用料,加上體積並不大,適合安裝在一些較小的機殼當中使用!

另外就是待機功耗還是偏高,需要額外透過一些手動設定才能降低,我在猜可能是與顯存有關,從待機時的數據來看,可以觀察到 VRAM 的頻率一直處於高位,無法進行動態調整,也或許跟三星的顯存有關

那麼以純遊戲黨的角度來看 A770 的 CP 值高嗎?不高!比起遊戲它更適合作為工作用途,Intel 做獨立顯卡的經驗不多,刀法還沒有像老黃那樣純熟,在 A750 上做的閹割很輕微,有些遊戲測試下來甚至 A750 的幀數還能比 A770 高一點點,可見得遊戲驅動上的優化還有一段路要走~

不過如果你不僅僅只是對於遊戲,同時還有影片剪輯的生產力需求,在這樣的前提之下,A770 還是有著不錯的性價比,在觀望傳統的紅綠兩隊之外,不妨嘗試一下顯卡的新勢力,它還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驅動的改善之下,在未來還能進一步提升性能的戰未來神卡!



▲詩人真的很喜歡 ARC 系列的顯卡,本來還想再多聊聊關於 A380 的那些事,可惜礙於篇幅與時間關係,暫時先到這吧!總之一句話,ARC 顯卡的 AV1 編解碼功能,對於有需要的用戶來說,真的很好用!


以上就是我對
【「月白風清,大鵬展翅」
SPARKLE 撼與 Intel Arc A770 ROC Luna Edition】的開箱心得
有問題的話歡迎在下方留言告訴我!



報告完畢,感謝大家耐心收看~
我是杜甫,我們下次見,掰掰~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24-06-17 14:41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2348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