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7421 個閱讀者
 
<< 上頁  1   2  >>(共 2 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go2007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路人甲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1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王竹語作品《微笑看人生》

第11章 繼續往前走

阿國是我們關懷的一個照顧戶,這天我們訪視結束,正要離去,他神秘兮兮的把我叫到一旁,小小聲告訴我:「顏師姊,我知道還有一個更可憐的。」

我一愣:「什麼更可憐的?」

阿國看了看四周,又壓低音量:「在我家後面,算是鄰居。竹籬笆轉過去,直走,大概走十步,大樹旁邊那一戶。」

我們全部戴上口罩,馬上到阿國所說的地方。只看到一間由幾塊破爛木板拼湊組裝的破房,一進去,非常暗,沒有窗戶,一陣濃濃的發霉味直撲而來。再往內走,赫然發現一個人躺在地上,蜷縮著身體,我們全都嚇了一跳,我定了定神,往前一步,彎身看著這名男子,直接問:

「你怎麼了?」

「我是肺結核病人,去過你們醫院。」

「你有飯吃嗎?」

「我不能去工作,沒有錢可以吃飯。」

「你現在有在吃藥嗎?」

他顯然略略遲疑了一下,回答:「有。」

「你要按時吃藥,你這種病需要補充營養,我們一定會帶素的營養品給你。」

之後,我們帶了營養品和一些食物去看他,並且補助車錢,希望他持續來醫院,不要中斷。可是,他一直沒來醫院。肺結核是法定傳染病,而且有致命危險,我們非常擔心他。

一天,他終於來了,我問:「怎麼這麼久才來?」

「沒錢坐車。」

「我不是有補助你車錢?這種病一定要來醫院治療,你知道嗎?」

「我拿車錢去買菜。」

「你假如沒有食物,我們每個禮拜都會送過去給你。我一直在等你,你一定要告訴我你的狀況
怎樣。你現在的狀況,一定要來看病。我們真的會幫助你,你要相信我。」

他停了一下,說:「好,我會定時到醫院。」

他一人獨居,沒水沒電,我關心他的健康,更擔心他的居住環境。所以每個星期居家關懷都會把他家排入固定行程,送食物給他,更督促他定時來醫院治療。衣食物無虞之後,他也願意來醫院治病。我帶著志工持續關懷,主要是送食物,也關心他的健康。就這樣持續了三個月。

就在我為他高興健康情形有改善時,我又發現他走路怎麼有點怪怪的?於是問:「你的腳怎麼了?」

「腳不舒服。」他似乎早就已經習於病痛的折磨,平靜的回答我,沒有抱怨,也沒有憎恨,更沒有要求去醫院治療,那種認命、放棄、不在意的態度很令人心疼。

「腳不舒服多久了?」

「不知道,」他淡淡回答,「好像很久了吧。」

「奇怪,會不會是因為肺結核影響的?」我曾經聽過這樣的個案,所以告訴他,一定要來醫院檢查一下。

後來他真的來門診,檢查結果,原來不是肺結核所致,是因為以前長期做粗工,磨損膝關節,造成損傷。對於長年職業傷害,他一直忍,也很能忍。

我不忍心他這樣一直下去,跟他說:「你這樣下去不行,還是聽醫生的勸告,接受開刀。」
他第一次露出有點無奈的表情,「我先把身體調養好再說吧。」

「這樣也對,先把身體調養好是很重要的。」我叮嚀他不能再忽略身體發出的訊號。

我們依然定時去看他,除了補充食物,還加強補給營養。除了補給營養,我想,這樣下去不行,他住的地方,空氣、水問題,還是要解決。我發現沒有電還沒關係,我們去居家關懷時,可以點蠟燭,但是空氣對流很差,所以房子的問題一定要解決。

這次,我想跟他談談幫他改建房子的事。一進門,一如往常黑漆漆的,但多了三張照片,蠟燭、燻香,原來他家連續死了三個人。

奇怪?他不是一個人住嗎?我問他:「發生什麼事?」

他還很平靜,慢慢回答:「有的是生病死的、有的車禍死的。」

我又試著問他到底出了什麼事,有沒有需要幫助之類的,他極不願多談,右手一揮「沒事,不用幫。」我想,既然這樣,我也不便再多問下去,但是我們堅信他的居住環境一定要改變,不能這樣下去。

回到醫院,我心裡不斷盤算著如何結合志工與醫護人員做最有效的救助。我告訴社工:「這個個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我們要把範例做出來,請多用心。」年輕的社工信心滿滿回答:

「師姑,沒問題!」

我想起林欣榮院長提出「往診」的口訣:「送藥到手,吞了再走。」於是問他有沒有興趣一起居家關懷,這樣更可以落實他的往診口訣。林欣榮院長知道了以後,跟我說:「很好啊,反正我正在參加慈誠培訓,就跟你們一起去。」

我先預告家訪內容:「院長,我們下一次去,就是要去打掃的,解決空氣對流問題,改善他的環境。」

院長一臉興致勃勃的樣子:「讓我跟你們去,我跟著大家做就是了,沒問題。」

「院長,我們這次去還要刷油漆。」

「顏師姊,我平時有在慢跑,身體很好,沒問題。」

我笑著說:「既然院長堅持要去,那就恭敬不如從命。」

一個週末下午,我們一大群人來到他家。先把所有髒的家具搬出來,清洗、消毒。再修補天花板,然後就開始油漆。一位慈誠隊師兄教院長油漆,院長第一刷,油漆滴下來沾到衣服。第二刷,竟然沒滴半滴。

師兄驚奇地看著院長問:「院長,你以前刷過油漆吧?怎麼訣竅學這麼快?五分鐘你就會了?」

院長哈哈一笑,「師兄,我第一次刷油漆呢!」越刷越起勁。

我說:「院長,你學習能力真強,你如果改行,油漆工人可能會失業。」

「學任何東西都要很認真。」院長認真的神情不輸看診時的全神貫注。

經過社工、師兄師姊的努力,洗洗刷刷,二小時就搞定。雖然弄好了,還是沒有水沒有電,還得去借別人的水,於是師兄聯手扛了一大桶乾淨的水存著。師姊也為他買米買菜,簡單鍋碗,都安置好,還為他理髮,他看起來煥然一新,住的地方也煥然一新。

我們每次去看他都送一盒蠟燭,他捨不得用,只有在我們去看他的時候他才點起蠟燭。我們也送他床單、床墊、櫃子,雖然都是資源回收物,但是向來陰暗的房子卻整個亮起來。雖然一到晚上還是暗,可是點蠟燭還可以過生活,他好高興好高興,像個小孩一直說謝謝,他沒想過家會變得那麼漂亮。

我看他這樣,鼓勵他:「你一定要按時服藥,等你覺得身體狀況好一點,我再來帶你去開刀,解決你長久以來關節疼痛的問題。」

後來再去,一次兩次,他都沒把環境弄髒,我們覺得他實在不錯。這證明他有心在維護居家環境,根據我們的經驗,有心維護居家環境的照顧戶,一定扶持得起來,我們也更增加了信心。

過了一段時間,他跟我說身體狀況已經調整得不錯,可以來開刀了。於是安排住院、檢查。
開完刀,我們帶他回去。我告訴他:「我們託鄰居送水給你,水費我們來付。這樣你就不用提水,以免你開刀後,提水提得太辛苦。」又問:「你可以自己煮飯嗎?」

「會。」他很篤定回答著,我仔細看了他一下,身上比以前乾淨多了,他家是沒電沒水的,身上還能保持這樣乾淨,表示他一定很在意自己,他的眼神也比以前有精神多了。這讓我更有信心,覺得他一定可以擺脫過去,有個全新的美好未來。

我們一一拜訪左鄰右舍,詳細告知鄰居他的狀況,並請鄰居多多關照,多多幫忙。再次回到他家,又幫他除草,因為他去開刀這段期間,草長得很快很長。除草之後,他家看起來完全不一樣。

三個月後。他來複診,還跟我說:「師姑,我找到工作,我去打零工。」

「怎麼這麼好,你去打什麼零工?」

「有什麼就做什麼。」

我點頭稱許,他又說:「我打零工,賺了錢,我一定請妳。」

「不用啦,不用請我,你自己留著,需要的時候就可以用。」

「我還是想請妳。」

「真的不用啦,你不用請我。如果你真的有心感恩,那你把錢捐出來,一百塊也可以,兩百塊也可以,你可以去救人。」

「好,我聽妳的話,捐一百元給需要幫助的人,就這樣。」

我簡直不敢相信眼前這個人就是三個月前我們看到的那個病懨懨、需要人幫助的他。他表現的那種自尊,那種意氣風發,整個人自我提升,判若兩人;他不再落寞、躲在家裡自怨自艾,雖然辛苦,但我們終究還是把他拉拔起來。其間成功的因素有兩個:一是居家環境。之前他住的地方又髒又臭又亂,從外觀看,任何人都不會認為那是一個「家」,後來我們去整理,他有了一個身體和心靈的避風港,整個身心往上提升;二是身體健康。有病痛就引起精神不濟,久而久之喪失自信,甚至導致自卑感。我們鼓勵他積極就醫,身體好了之後,努力工作,獲得報償,整個人就這樣提振起來。

過了一個月,他的鄰居來社服室找我,告訴我:「他死了。」

我聽了幾乎是從椅子上跳起來:「你有沒有騙我?不久前他來醫院複診,我才看過他。他很好,不但去工作,還跟我說他要救人,怎麼可能忽然死掉?」

「他去鄰居家,跟人家聊天說笑,一下子從椅子上倒下去。」

「當時情況到底是怎樣?」我真是太驚訝了。

「就緊急送到醫院,醫生說是很嚴重的急性心肌梗塞,猝死的。」

「原來是這樣啊。」

我帶著志工立刻趕去他家,屋裡還是很乾淨,外面多了一個靈堂,一具棺木。我走道棺木旁邊,對著他說:「既然你已經沒有病痛了,你也很上進,肯去工作,你也想幫助別人,這顆心,請你一定要帶著,因為它是你生生世世的資產,不論你到哪裡,這顆心就是你最珍貴的、永遠的寶藏。回到主的身邊,去當個小天使吧。我們能為你做的,我們都做了,我們盡力了,我們也都看到你盡力了。你很努力配合,人生的緣,有長有短。你就好好的上路吧,跟著主,不會迷失的。我們現在為你唱聖歌。」

我們唱〈讚美主〉。唱了三遍,致上奠儀。

鄰居一直感謝我們:「謝謝你們這樣一直幫他。我們不是冷漠,誰沒同情心?看到他這樣,我們沒有一個人不難過,可是我們都不知道要怎麼幫助他。你們從他生病就來關懷他,可是我們住他周圍,知道他有肺結核,根本不敢靠近他。」另一位鄰居也說:「你們來幫他清掃房子,我們大家都看到了,可是我們都沒人過來幫忙,實在是因為不知道怎麼幫他。等你們掃完,弄得乾乾淨淨,我對他說:你怎麼這麼幸運?有人來幫你掃地,還有人幫你油漆。他就笑了,很得意的說,他們都是好人,來幫我。」

回程車上,我告訴志工:「這樣一個孤單的人,我們把他拉拔到別人願意接受他,他自己又有能力和意願去工作,而且還去鄰居家談笑風生,我想,足夠了,他的眼中看到愛。他鄰居的眼中看到他站起來,看到慈濟人是怎樣把一個人扶起來,鄰居也都看到這份愛。雖然他的生命是那麼短暫,也讓我們覺得,這樣去幫一個人站起來,很踏實、也很歡喜,這種盡力之後的踏實與喜悅,是將來遇到挫折的預防針。」

車上的師兄師姊一片黯然,無言以對。

回到社服室,我把剛剛的情形跟社工說了。社工愕然,一時間無法相信,問說:「哪有這樣的?他,……怎麼可以說走就走?他是我們做起來的成功範例。大家那麼用心,那麼……那麼……」

「人生本來就是無常,我們已經盡力了,這樣就好。」

「師姑,可是……」

「可能你覺得有點失望、有點遺憾,但我不希望你因此失去動力,也不要為他難過悲傷。」

「嗯……我還真有點難過。」

我拉著社工的手,到旁邊一張小圓桌坐下,我說:「他已經走出一條自己的路,現在跟他的主在一起,來世他一定是個救人的人。」

「為什麼來世他一定是個救人的人?」

「他身體有病,生活那麼苦,都在佈施,還想捐錢,光這份心,就不得了。」

「師姑,可是,可是……」

「我知道你的心情,」我溫柔的教育眼前這位年輕的社工,「他已經不用再受病苦的折磨,他跟我們結那麼多好緣,我們的醫護人員、我們的志工,大家都滿有成就感的。我們把一間黑暗的房子弄得很光亮,我們沒有怕肺結核,雖然我們沒有醫護專業背景,也非醫院專業人員,但只要具備正確醫學常識,加上妥善保護自己,就可以幫助那些別人不敢幫的人。我們靠近他,拉拔他,也把房子周圍環境弄得漂漂亮亮、乾乾淨淨的。」

年輕的社工一時激動,眼眶泛紅,跟我分享:「一直想辦法幫他,到最後,我原本還是希望他家有水有電的,還在努力為他想辦法。」

我拍拍社工的肩膀:「他那間房子沒有戶號,是違章建築,我們也去電力公司幫他申請用電,工作人員說,沒辦法申請出來,我們能做的都做了。」

社工點點頭,一付若有所思的樣子。我又說:「雖然跟他相處不到一年,從他窩在黑暗的家裡,直到走出來打零工,迎向陽光,還會捐錢給伊朗大地震的災民,他的生命綻放出光芒,我想,足夠了。也留下很好的範本。」社工心情顯然平復了不少,我繼續說:「經由這個個案,我們也知道肺結核病人,除了要按時服藥,住處採光、空氣也要注意。以後肺結核病人,我們會去他家裡把居家環境整理好。因為這個個案,也給我們很多啟發。

「我知道了,我會做好完整記錄,特別注意的。」

我輕輕笑了,點頭鼓勵:「當你不再為關心的事難過,就表示你應該繼續去做別的事了。」(花蓮慈濟醫院常住志工顏惠美口述

王竹語作品《微笑看人生》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0 樓] From:臺灣教育部 | Posted:2012-09-07 09:18 |
go2007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路人甲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1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王竹語作品《微笑看人生》

第12章 治療

才十七歲,正值青春年華的吳宜芳,擅長繪畫,也如願考上一所藝術學校。她住在學校宿舍,不管課業多忙,每天一定打電話跟爸媽聊聊天。媽媽很高興,逢人就說:「我女兒書讀得很好,也很會畫畫。」

二○○四年初,吳宜芳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我的頭一直痛、一直痛?」於是她告訴媽媽,媽媽驚問:「妳這樣多久了?」

「我以前唸書就痛,上課好像無法集中精神,很不舒服。我一直撐到學期末,放寒假的時候才跟妳說。」

媽媽趕緊帶吳宜芳到醫院檢查,不得了,腦幹長了惡性腫瘤,極度危險。看過好幾家大醫院,所有的醫院都無法執行任何醫療行為,只告訴這對母女:「一動刀,不是癱瘓就是死亡。」

爸爸媽媽抱著最後一線希望,帶著吳宜芳來到慈濟醫院。

雖然對慈濟醫院的神經外科醫療團隊有信心,但是父母心裡有數,畢竟對吳宜芳的病情,台北幾家大醫院的講法都一樣,吳媽媽告訴我:拼拼看,假如拼不過,該怎麼做最好,就怎麼做。
我和顏惠美師姊到病房看宜芳,吳媽媽正在走廊和蘇泉發醫師談論女兒的病情,打過招呼之後,我們二人來到床邊。

「宜芳,妳現在已經來到慈濟醫院了,妳安心吧。」顏師姊笑著說。

原本平躺的宜芳微微側了側身,面向我們:「對啊,我很高興,我回來慈濟,可以看到師公。」過了一會,又說:「師姑,我明天要開刀。」

我問宜芳:「那妳會不會害怕?」

「我不會害怕,因為我會好起來。」宜芳看來很有精神。

我跟顏師姊對望一眼,說:「好,那我們都祝福妳。」

顏師姊又問:「宜芳,師姑覺得妳很成熟,也很懂事。假如真的有無常,手術結果跟妳的預期有變化,醫生護士盡力救妳,但是醫療有極限,沒辦法治療的時候,妳會怎麼想?師姑的意思是說,如果醫生治不好妳,妳會怎麼想?」

「如果醫生治不好我,那換我治療別人。」

「妳怎麼治療別人?」顏師姊有點驚訝。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我可以救人啊。」

我跟顏師姊又對望一眼,這個十七歲的孩子一下子就講出她要救人,我們已經不是驚訝,而是心開始痛了起來,這麼懂事,怎麼緣份這麼短?

「妳要怎麼救?」我問宜芳。

「可以給的我全部會給。」

顏師姊說:「至少妳來到這裡,我們都抱著一線希望。我們來拼拼看,我也祝福妳,明天手術成功。」

「師姑,沒關係,等我好起來以後,我就會畫妳。」宜芳說。

「好,等妳好起來,我當妳的模特兒,讓妳畫我,先祝福妳平安。」

「可以給的我全部會給」,這是一個十七歲女孩說出的話嗎?年輕的生命面對生死交關的從容和輕快,簡直令我們這些大人肅然起敬。我們確定不能讓父母知道宜芳想器官捐贈,至少讓父母抱著希望,因為整個醫療團隊還在努力。

來到病房外,看到吳媽媽對蘇泉發醫師說:「蘇醫師,求你盡力幫幫忙。」這些日子以來,吳媽媽每天還是把頭髮梳理好,勉強振作精神,不讓人看到憔悴的模樣,她不但要做女兒的精神支柱,也不願師兄師姊或身邊的親友擔心,所以一直很堅強;但是,這一刻她再也忍不住,輕輕的啜泣。

顏師姊抱著吳媽媽,拍拍她的背,我緊握著她的手。蘇泉發醫師輕聲回應:「師姊,我是一個醫生,也是一個爸爸。我有一個女兒,每當我離開醫院回到家裡,不管那天有多累,心情有多糟,我一看到女兒,就覺得心情一下子變好。身為一個醫生,我會盡最大能力救妳的女兒,身為一個爸爸,我完全能體會妳的心情。」

由於腦幹動刀太危險,醫療團隊用不一樣的方式搶救——加馬刀(Gamma Knife)。剛好有一位阿信師姊,她動過加馬刀,很成功,所以她也來當志工,不但陪伴吳宜芳,也鼓勵即將動加馬刀的病人;阿信師姐不但詳細解說,也帶給病人和家屬更大的安定力量,吳家人看到眼前這位活蹦亂跳的志工,竟是曾經做完加馬刀手術的病人,都增加不少信心。

我們常住志工有一個心願:「以個案輔導個案」,要找那些已經走出病痛、治療好的病人來當志工,鼓勵病人,增加信心,安定心理;他們現身說法,效果特好,這叫「借力使力」。

做完加馬刀的吳宜芳,送進加護病房,我們去看她,恍恍忽忽的,認不出任何一個來看她的人,看到如此情形,我們所有人心裡就有準備了

這天早上,吳宜芳搖搖擺擺走進社服室,所有人都不敢相信--奇蹟真的出現了嗎?

根據蘇泉發醫師的說法,雖然最新科技可以暫時穩住生命,但體質因人而異,仍將導致復發,難以控制,吳宜芳就是屬於這一型的。她術後視力受影響,產生複視,所以用紗布蓋住一隻眼。

我問宜芳:「妳現在最想做什麼?」

「畫畫。」

還有精神可以畫畫,令大家高興,於是我又問:「妳要畫什麼?」

「畫師姑。」

原來宜芳心心念念,還沒忘掉她說過的話,我在醫院當志工這麼久,早就學會了不在病人面前掉淚,但是此時此刻,我盡力把眼前已經漸漸模糊的人影,重新定焦,把濕潤的眼眶往內流,告訴宜芳:「不要畫我,妳趕快去畫觀世音菩薩。菩薩一直在妳心中,妳畫出來,祂會保佑妳。」

宜芳顫抖的手拿起筆,歪歪斜斜畫了第一筆,又畫了第二筆,一筆一筆畫完,畫完之後簽名。還跟我說:「師姑,我畫好了。」

「好,真棒,畫得真好。」我輕輕摸摸她的頭,眼前的畫卻一片矇矓。

吳宜芳只「好」了一天,又被送進加護病房。這天我來到社服室,看到吳媽媽坐在小圓桌邊,正在寫信。我在她身邊坐下,不說一句話。

吳媽媽說:「我正在寫信給宜芳,因為她每年母親節都會親手做卡片給我,自己設計、剪貼、上色,每年都不同。所以這個時候,我想寫一封信給她。」

我點點頭,吳媽媽又說:「妳知道我女兒多孝順嗎?」吳媽媽一邊說一邊翻開一本好大的筆記本,裡面有照片、札記、母女生活花絮、女兒給媽媽的小紙條、以及女兒做的卡片。她一邊給我看這些寶貝,一邊說她的寶貝女兒如何如何的好,怎樣的貼心孝順。甜蜜時光一去不返,分分秒秒稍縱即逝,但是對吳媽媽來說,時光可以倒流,因為美好的記憶永遠封存。

吳媽媽嘆了一口氣,把寫好的信小心翼翼的折好,收起來,對我說:「我跟先生會選擇回來慈濟,就是希望讓宜芳在慈濟走完最後一程。」

我握著她的手:「宜芳一直表現得這麼勇敢,妳一定很驕傲,我們要為她高興。」

「我去加護病房了。」她起身向外走去。

望著她的背影,我心中思緒起伏,久久不能自已。她是上人的弟子,一個慈濟委員,就是一般民眾口中的「藍衣菩薩」,每次有任何地方發生災難,第一個到現場的就是這群藍天白雲,如果沒有他們,那許許多多受傷的心靈將不知何去何從;然而,平日膚慰苦難眾生的菩薩,此刻的心靈卻陷入極度哀傷。

昨天,有一位年輕的培訓委員師姊,心中充滿不捨,私下問我:為什麼這麼好的人會遇到這麼壞的事?

為何好人會碰上這麼悲慘的事?為什麼世間不公平的事就是這麼多?我不知道別人怎麼回答,我只告訴這位師姊:我們一生下來,老天從沒答應給我們一個平安、順利又公平的人生,所以不要跟任何人要公平。這世界沒有公平,只有當我們想到自己擁有的一切時,世界才會變公平。這世界充滿公平,但是當我們抱怨自己的遭遇太苦時,世界馬上不公平。

師姊又說:每次看到好人碰到壞事,心就很痛,很不捨。我再告訴她:每一個人都會經歷傷痛,但是讓我們記住:在順境的時候多一點感恩、在傷痛的時候不要絕望,因為身邊有人陪伴我們、給我們力量,我們才能學會對生命更謙卑、對身邊的人更柔軟。

心蓮病房裡,我和吳媽媽坐在客廳靠窗的角落,她看起來略帶憂慮,並沒有特別哀傷,但我知道她心裡正在承受最大的苦,她也正在用一生最大的勇氣來熬過這些痛苦。

我開口問:「我知道時機不對,但我還是想問妳一個問題。」

她淡淡地說:「時時是好時,日日是好日。」

這兩句雖然常常被人掛在嘴邊,但此時此刻由她說出,看似從容,卻有一種無法形容的淡淡哀
悽,只令我更加沉重。一個媽媽知道自己與女兒緣份將盡,還能這麼鎮靜,我想背後一定有原因。

「宜芳的情況我們都很心疼、也很不捨,妳有想過讓宜芳……遺愛人間嗎?」

她沒有回答,眼神深邃,忽然泛出一點淚光。

我握住她的手,「妳是委員,也是上人的弟子,……」

「師姊……」她忽然打斷我的話,「我也是一個媽媽。」

我的心開始微微作疼,一時之間不知如何回應。我不敢再說下去,她沒有看著我,後來看著我,又把目光移開,低著頭,彷彿自言自語:「我永遠都不會忘記,醫生告訴我,我女兒得癌症的那一天。

輪到我眼泛淚光了,吳媽媽說:「我知道世事無常,我早就接受我的命運。妳不必為我擔心,我早就準備好了,只是不願意承認罷了,宜芳早就跟我說過她要器官捐贈,我完全同意。」

我輕輕地說:「宜芳很勇敢,她能想到器官捐贈,發揮生命價值,我們都很讚歎她。」
吳媽媽搖搖頭,「自從宜芳轉到心蓮病房後,我的世界整個黑暗下來,後來我才知道,最黑暗的時候,我們看得最清晰,所以我知道怎麼做對宜芳最好。」

這天,宜芳帶著所有關懷的愛,安詳地離開這個世界。我到病房的時候,佛號聲環繞著,在莊嚴的佛號聲中,在眾人一片淚光裡,吳媽媽緩緩拿出那封寫給宜芳的信,慢慢的開始唸:

宜芳菩薩:

人生生老病死,生病是最痛苦的。死也是一種自然的法則。既然妳的腦瘤已經擴大了,也無藥物可以治療妳的癌細胞,一切都是命,妳不要怨嘆,要歡喜的接受,人生本來就如一場舞台劇,演完了戲就必須要下台。師公上人言:「人生的劇本是前世所寫的,生命不在於常或短,只在於寬度與厚度。」爸媽相信妳是一位很有智慧的大菩薩,救人的菩薩。

佛陀言:「人生來來去去,一個人來,也要一個自己走。」妳來給爸媽做女兒,咱緣份只有十七年的時間。咱就到此緣盡了,但願妳能發好願,交給醫生做有用的研究。身軀只是一個「載道器」,既然已經不能用了,就「廢物利用」,延續妳的慧命,做一個有智慧的菩薩。發揮妳的功能與良能,成就別人。

請妳放心、安心的睡。隨著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去好好修行。換個健健康康的身體,乘願再來人間,找一個慈濟家庭做小菩薩,度更多人來走慈濟菩薩道。千萬要記得妳是證嚴法師的弟子,要一心一意回來靜思精舍,心中要不斷的唸佛號。妳要感恩的人很多,爸爸媽媽、二位哥哥、以及關心妳、愛妳的人。

永遠祝福妳,同時妳也要祝福所有關心妳的長輩、同學,我們互相祝福。

女兒勇敢,要成全女兒這麼勇敢的媽媽,一定更勇敢。十七年的母女情緣被無常終止,但吳媽媽和吳爸爸卻延長了宜芳的慧命。吳宜芳最後捐出腦組織、眼角膜、骨骼。最偉大的愛,不在於能給多少,而在於能捨多少。

吳宜芳離開後,吳媽媽走出悲痛的歷程很短,我們對於這點感到十分驚奇,但更多的是敬佩。吳媽媽甚至回到女兒曾經就讀的學校講授生命教育的議題,她以一個慟失愛女的媽媽的身份和心情,告訴台下這群年輕生命:「認真讀書,守護健康,愛惜自己,是最孝順的方式。別忘了,把握當下,我們常以為可以跟家人一直在一起。等到有一天,我們發現自己錯失的時候,一切都有點晚。」

吳宜芳品學兼優,又孝順,由媽媽來講生命教育,很多年輕人感同身受之餘,也溫馨鼓勵吳媽媽。有一次,我對吳媽媽說:「妳真了不起,竟然可以這麼快的走出悲痛,而且走得這麼好。」

吳媽媽告訴我:「師姊,妳不要看我這麼堅強,其實,我沒有一天不在思念我的宜芳。但是我知道,面對現實,才可以繼續幫助別人。我也告訴自己,正面思考,不要一直陷在悲傷中。自宜芳發病以來,我從別人那裡接受太多太多的愛,現在,該是我開始回饋的時候了。」

有人說,時間會治療一切,多麼深刻的生命體悟,不知道要痛多久,才能說出這樣令人心酸的話。隨著時間過去,我們漸漸忘掉傷痛,隨著時間過去,我們又會想起傷痛。再次想起傷痛,只有感覺更痛。雖然我們會不經意想起傷痛,但是傷痛的確會隨時間而減輕;然而,我們還是會想起失去的親人,那種思念的感覺永遠不會消逝。直到有一天,我們會真的走出傷痛,完全走出來。因為我們終於體會到,原來世上可以治療一切的,不是時間,是愛。(花蓮慈濟醫院常住志工張紀雪口述

王竹語作品《微笑看人生》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1 樓] From:臺灣教育部 | Posted:2012-09-14 09:01 |

<< 上頁  1   2  >>(共 2 頁)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63039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