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戏的流传》
布袋戏完备的演出形式在清代之前未见有确切的记载,它的原始形式可能源自大江南北流浪卖艺的「肩担戏」。掌中戏的名称来自其操作戏偶的技术,而肩担戏则以其舞台结构得名。江湖卖艺的「肩担戏」及其他同类型的小戏,遍见全国各地,而在各地方有不同的名称,其演出形式也不相同。
富察敦崇(1906)在《燕京岁时记》说到:「茍利子即傀儡子,乃一人在布帷之中,头顶小台,演唱打虎跑马诸杂剧。」王克潼(1967)曾记下相关演出情况:「『耍茍利子』设备简单,仅由卖艺者,担了一担旧篮箱,沿街兜卖,如有人叫他演唱的话,花上几个大铜子,就可以卖唱,拆开篮箱,搭起一座小舞台,围以蓝色小布幔,于是在台上就可以上演上那么十来分钟的一节『唐僧取经』等小故事。」
以上记载有趣的是,两人虽然相隔将近六十年,但对于「茍利子」演出记载如出一辙。这里,可以看出布袋戏的原型就是所谓的「茍利子」:一人受布帷环布,头顶戏台,以布偶操演故事。街头卖艺,故演出形式简单,主要搬演一些历史古戏,演出者一人必须身兼数角。当时卖艺实况,跟现在的舞台不太一样,充满「活动」与「流浪」的特质。
《定海县˙方俗志》中,我们可以看到布袋戏的演出时机及类似表演形式的记载:「年节庙会所演出的戏,除大戏外还有两种小戏:其一是大傀儡(大棚杖头傀儡);其二是『独脚戏』,其傀儡较小,只有一人独演,其戏场如方匣,演者站在短凳上演弄,故又称『凳头戏』。」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一中更是把其盛况加以摹描:「凤阳人……围布作房,支以一木。以五指运三寸傀儡,金鼓喧嗔,词白则用叫颡子。均以一人为之,谓之肩担戏。……正月城内极多,接预于腊月抵郡城,预闻峰塔葫芦门客舍。至元旦进城,上元后,城中已遍,出郭求鬻于堤上。」娄子匡《新年风俗志》记载:「…最有趣的是『独戏台』,随处撑起舞台,一会儿傀儡登场,一个后台老板,又敲家伙又唱戏『武督督武督督!』『卖豆腐的酒醉能打架』,『贪色猪八戒背猴孙子』,真教人一见呵呵笑……」
于是,我们可以想像,繁盛之时,在庙会和节庆等场合,许多耍「茍利子」人背着舞台到处穿梭。各样的小楼房被人顶着,走过街衢巷弄,挤过人山人海,被人叫唤,便来一场精采的演出。各条大街,常见驻足观赏的人潮,演者丰富而有趣的声腔话语,来回交荡。或许,短短的一条小巷,就能见到许多舞台正上演充满民间兴味及风情的剧目戏码,处处欢笑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