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4584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pinkrabbit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7 鲜花 x14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已解] 一题刑诉选择--关于传闻法则之排除
下列证据,何者可迳依传闻证据法则排除之?
A.警员执行巡邏职务,所制作之纪錄
B会计 ..

访客只能看到部份内容,免费 加入会员 或由脸书 Google 可以看到全部内容



[ 此文章被pinkrabbit在2010-05-23 17:14重新编辑 ]


等待是一种煎熬,
成功是需要努力,
机会是不会等人,
埋怨、藉口都是自找的~
献花 x2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10-05-23 12:00 |
ii810638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7 鲜花 x117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下面是引用 pinkrabbit 于 2010-05-23 12:00 发表的 一题刑诉选择--关于传闻法则之排除: 到引言文
下列证据,何者可迳依传闻证据法则排除之?
A.警员执行巡邏职务,所制作之纪錄
B会计人员依业务作业程序,所作成之文书
C目击证人亲自接受媒体采访,所作成之文字报导
D目击证人关于案发时地四周群众之惊骇反应,所作证言

答案为C,可以帮忙解释一下吗??C和D有何不同呢?



我的回答:
因为接受媒体采访后,其所作成之文字报导,可依传闻证据法则排除之的原因有二。
第一,透过媒体采访之文字报导,其在证据证明力上因已经转手而减弱(经媒体转述之文字报导),非如D选项直接采纳目击证人之证言。简单讲就是经过了转手这个动作行为。
第二,媒体的公信力。媒体因自己喜好对新闻报导加工减料是屡见不鲜,所以已非可靠之证据来源。


问与答之中,不清楚的观念,就要继续追问,直到完整且清楚,一劳永逸。
学习严禁一知半解,似是而非。
给所有网友:沉默不语是双输,踊跃发表是双赢。
献花 x1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10-05-23 16:33 |
洪法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5 鲜花 x578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下面是引用 ii810638 于 2010-05-23 16:33 发表的 : 到引言文
我的回答:
因为接受媒体采访后,其所作成之文字报导,可依传闻证据法则排除之的原因有二。
第一,透过媒体采访之文字报导,其在证据证明力上因已经转手而减弱(经媒体转述之文字报导),非如D选项直接采纳目击证人之证言。简单讲就是经过了转手这个动作行为。
第二,媒体的公信力。媒体因自己喜好对新闻报导加工减料是屡见不鲜,所以已非可靠之证据来源。
刑事诉讼法第159条规定,被告以外之人于审判外之言词或书面陈述,除法律有规定者外,不得作为证据,此即传闻法则之适用及排除之明文。本题D选项之情形所以异于C选项,实则证言两字使然,要非所谓媒体公信力或转手减落云云。所谓证言,系被告以外之人如证人等于审判或侦查中所为之陈述,而依证据排除法则,证人并应经具结,其证言始得作为为证据。是C选项得依传闻证据法则排除,实乃符合本法159条被告以外之人于审判外之言词或书面陈述,与传闻法则之例外,亦不相符。


南无阿弥陀佛
献花 x1 回到顶端 [2 楼] From:台湾新世纪资通 | Posted:2010-05-23 18:08 |
liton441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路人甲
级别: 路人甲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4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C目击证人亲自接受媒体采访,所作成之文字报导
D目击证人关于案发时地四周群众之惊骇反应,所作证言

-..- 这只是文字游戏
C是目击证人对于案件之陈述 可为证据 但是目击证人并非在审判外或侦查中向司法官 检察官之陈述 故无证据能力
D是目击证人对于现场群众反应的描述 这只是状况的形容 群众的惊骇反应根本称不上是证据 故也没排除的必要 只是没有用罢了


[ 此文章被liton441在2010-05-23 20:11重新编辑 ]


献花 x1 回到顶端 [3 楼] From:欧洲 | Posted:2010-05-23 20:04 |
洪法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5 鲜花 x578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下面是引用 liton441 于 2010-05-23 20:04 发表的 : 到引言文
D目击证人关于案发时地四周群众之惊骇反应,所作证言
D是目击证人对于现场群众反应的描述 这只是状况的形容 群众的惊骇反应根本称不上是证据 故也没排除的必要 只是没有用罢了
群众之惊骇反应怎会称不上证据呢?会造成群众惊骇,表示行为人所为客观上已足以造成一般人感到不安与恐怖,如为强暴、胁迫,如为其他非法方法致生危害于公安。此于部份刑法之罪,事涉构成要件是否该当之疑,要难谓非无为证据之可能。


南无阿弥陀佛
献花 x2 回到顶端 [4 楼] From:台湾新世纪资通 | Posted:2010-05-23 22:34 |
ii810638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7 鲜花 x117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下面是引用 洪法 于 2010-05-23 18:08 发表的 : 到引言文

刑事诉讼法第159条规定,被告以外之人于审判外之言词或书面陈述,除法律有规定者外,不得作为证据,此即传闻法则之适用及排除之明文。本题D选项之情形所以异于C选项,实则证言两字使然,要非所谓媒体公信力或转手减落云云。所谓证言,系被告以外之人如证人等于审判或侦查中所为之陈述,而依证据排除法则,证人并应经具结,其证言始得作为为证据。是C选项得依传闻证据法则排除,实乃符合本法159条被告以外之人于审判外之言词或书面陈述,与传闻法则之例外,亦不相符。


大大您好,照以下资料所显示出来的讯息,传闻法则之证据是否为有效可用之判断,似乎是以参考整个过程来做整体评价,非局限在法条规定上,只是法条所规定之事项,是在常理来说容易产生证据证明力真实性不足问题,大大所提证言具结与否应该并非判断逻辑中心(因),而是思考判断后归纳出容易在证明力出现问题的环节之一(果),故只要证据着实可信时,也可采纳未经具结之证据。内容资料显示,美国因此规定了传闻法则三十多种例外可采纳规定,而在实际判例上更可归纳出一百多种例外采纳状况,备受批评,许多国家也因后来许多实务上的检讨发现,当初传闻法则的立法是有问题的,所以做了许多补强动作,而当然,这也是我国目前极具争议的地方。

我的建议是,证据是否可采纳,应考量整体状况来判断,并非由某个环节缺失就做出判断,而当然这不是会完全没有误判产生空间的做法,只是相对比较后,更趋完美的实际作法。





PS:
「 刑事诉讼法最新增修之检视」 学术研讨会
http://www.angle.com.tw/sup...ply16-1.pdf


问与答之中,不清楚的观念,就要继续追问,直到完整且清楚,一劳永逸。
学习严禁一知半解,似是而非。
给所有网友:沉默不语是双输,踊跃发表是双赢。
献花 x1 回到顶端 [5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10-05-23 23:19 |
chuntungtw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9 鲜花 x58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本题为何选c不选d

诚如洪法先进所言

c是标准的传闻证据,必须依传闻法则予以排除

d是证言,显然证人已于审判中到场陈述,当然不是传闻证据,不可依传闻法则予以排除


献花 x0 回到顶端 [6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10-07-02 21:56 |
a2161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19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难怪人家能考上书记官
连基本观念都搞不清楚
一旦上考场要如何解题

谈到传闻法则竟然可以不用提到刑诉第159条
完全依照自己的想法胡乱解释
你难道不知道法律最重要就是法条吗
懒得背法条到最后就是死路一条


献花 x0 回到顶端 [7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10-07-03 13:28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56364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