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
http://audioart.au...com.tw/CD唱盘内解码器的主要工作是将高频资料再生成类比讯号,以现今的技术均使用微处理器来完成,有的是用LSI(大型机体电路)技术做成,现今更多是为了某一机型而开发出的ASIC(客户订制型IC)IC,使得线路架构虽复杂,但体积及配线却反而大大地减少,现代科技的神奇,实在令人惊叹。以SONY早期CD唱盘内,通常使用三个微处理器来完成上述的动作,它们均是大型IC,这三个LSI相当于五百个一般IC所组成的控制电路,且为了大量制造及降低成本,才开发这三颗LSIIC。这个三IC中,其中一个负责EFM资料解调、副码信号解调、音框(Frame)同步讯号检测、保护与插补。另一个负责产生RAM控制讯号、插补线路、D/A转换之界面、产生CLV之参考信号(CLV为等线性速度)。剩下的一个就做误差检知及校正(CIRC解码)的工作。
以下简述各方块之功能:
EFM(八变换成十四调变:Eight to Fourteen Modulation)解调就是将十四位元之波道资料转回八位元之标记资料,这种调变是在CD制作时所完成的。时脉产生及同步检测是用来做系统时脉产生及同步控制之用,如此系统才能正常地动作。而EFM解调后的信号,被解成一组组的八位元符号,而这声音资料再被送到错误改正器里面,同时时序及控制逻辑会提供必要的时脉信号、符号及框同步信号(Frame Sync Signal)。错误改正工作完成后,正确的声音资料与一特殊的旗标(Flag)信号会一齐传送到插补及静音电路中,而旗标信号是用以指定一隐藏动作被起用与否。前面有提到的RAM这个名词,在CD唱盘中RAM(随意存取记忆器)的使用有三个主要目的:反插入、校正缓冲、颤动(Jitter)吸收。所以在CIRC电路中,如果有错误资料大过两个连续字(4标记),则会自动作资料插补动作(与先前资料相同的资料来做插补),而这些资料的移进、移出、储存等动作就必须使用到RAM这个元件了。
而静音电路则是用来减少声音杂讯之用,此杂讯可能来自于错误改正IC之输出的错误资料取样。之后;声音资料会以串列方式顺序进入且被解搅合(Descrambled),然后被分割成左及右声道的取样了,而这部分是由数个多工器来完成的。分割后数位信号是一种连续性的十六位元字语,这些字语以每秒44100字的频率出现,这亦即就是说明CD唱盘的取样频率为何为44.1KHz的原因了。这时各声道的DAC(数位至类比转换器)对每一数位字语产生一定长度(时间)的电流值,且保持此电流值至下一字语进来为止。这些电流形成了一类比信号波形的近似步级曲线(Spepped Curve)。但因其产生的阶波远超过类比声之20Hz~20KHz的频宽,所以再以一组低通滤波器来加以压抑(滤除),又因为这种滤波器在CD系统内要达到低于最大声音信号位准50dB以上的效果,以类比滤波器很难做到,所以采用数位滤波器来完成这项工作,然后所得到的信号便是我们所能听到的类比信号了。
综合以上的说明,读者应对CD盘中微处理器的功用有一较深入的了解,致于控制及显示部分,因每家厂商的设计功能,显示方式均不相同,在此也不再多说,因为要完全了CD内部动作,以我本身之涉猎而言也有所困难,且要再深入探讨,有可能就是一本书了,故谈到这儿,我想也该告一段落了,下次我将谈谈CD唱盘的D/A电路及其特性,这方面对一部CD唱盘的音质来说是有着决定性影响的,是故我将以一种深入浅出的方式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