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3266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洛軒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4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狗狗][資訊] 給想養狗的人-購買及初期的飼養
轉自 摩尼BBS 網路社區

一、 準備工作
1. 一定要取得家人(或同住者)的同意

2. 銀行裡起碼要有五千元可用現金(父母支持的話就不必了,哈!)
五千塊是除了買狗的錢之外哦。
因為狗狗剛買回來的時候,你必須帶牠去做健康檢查,這時候難免有一些寄生蟲啦皮膚病的問題要處理,
還有預防針,防蚤藥品,心絲蟲預防藥等等,食物用品更不用說了,這些都是需要錢的。

3. 先多看一些書,認識狗狗的特性及大小:
比如住家小的人請不要買像秋田,哈士奇那種大狗,工作忙不能常陪狗狗運動的人請不要買可卡,比格魯等獵犬,
還有一些狗狗是比較怕寂寞的,如果家裡常沒人在,請不要養。
諸如此類,請先考慮清楚。

4.請要養的人自己去選狗:
有人喜歡送朋友小狗,我覺得這樣很不好,畢竟不是你在養是他在養啊,
同樣的狗狗,臉也會長得不一樣呢,所以選狗狗的"感覺"是很重要的,如果想給人驚喜的話,
不妨"騙"他去看狗,然後觀察他喜歡哪一隻再作決定吧。

二、 如何選擇一隻健康的小狗:
以下幾個簡易實用的觀察重點給您參考-

1.先在一旁觀察販狗人的態度:
如果他的態度不佳,或"好像"不大愛狗的樣子(比如抓小狗的手勢很重讓小狗唉唉叫啦等等)
你要小心些,因為大家買的起碼都是一個月以上的幼犬(小狗一個月左右才斷奶),
在這一個月期間,如果照顧的人不是很盡責的話,小狗也不會很健壯,你以後養起來就會問題比較多。

還有如果狗販是真的愛狗的話,他會想知道買狗的人的心理等等,
所以會多跟你聊聊,不會你一來就拼命推銷小狗,如果你有問題,他也應該很有耐心的解答才對,
另外要先說好如果狗狗有問題他能不能負責,一般應該提供三日內的保證期限。

2.耳朵眼睛部份:
眼睛應該沒有眼屎,不會流眼淚,眼下的毛不會黃黃濕濕的,不過賣狗的人會常幫狗狗擦去眼淚,
你可以觀察久一點,以確定狗狗眼睛的健康,還有眼眶周圍不會紅紅腫腫的。

翻開耳朵來看,(手勢要輕柔一些)耳內的皮膚應該是淺灰色的(靜脈血管的顏色),
如果紅腫甚至破皮,就表示耳朵不健康,還有狗狗偶爾用後腳抓耳朵是正常的,
但是如果一直抓就不行,可以在一旁觀察。

3. 犬瘟熱的檢查:
犬瘟熱是幼犬致死率高達百分之九十的疾病,尤其狗舍常有這樣的病毒流行,
這種病會潛伏,未發病前的狗狗看起來沒什麼不對,

不過你可以這樣判斷:
因為犬瘟熱會造成狗狗腳底變硬,而一般的幼犬很少在地上跑,腳底應該嫩嫩軟軟的,
如果你摸起來是厚厚硬硬的,(可以跟別人的狗比較看看)應該就是感染了,
這樣的狗狗千萬不要買,就算治好了,也會留下抽筋,身體不平衡等後遺症。


4.肌肉骨骼檢查:
輕輕觸摸小狗的全身,捏捏牠的手腳,按按牠的肚子,(千萬不可用力)
如果牠唉唉叫,就要確定是什麼問題,如果肚子硬硬的,表示可能消化不良或有寄生蟲。
把狗狗舉起來(像舉起小孩子一樣,雙手托住腋下),狗狗的後腳應該自動併攏不會亂踢,
這表示狗狗的肌肉發展良好,身體健康。

5.皮膚的檢查:
分成以下兩項-
(1) 跳蚤等寄生蟲檢查:
翻開狗狗的毛,底下的皮膚應該是淺灰色的,如果紅紅的或者脫毛,表示皮膚有問題,
耳後,腋下,肚皮,頭頂,腳底,屁股,大腿等都要翻開來看看,
如果看到跳蚤等寄生蟲(或一點一點黑黑的卵),那更是糟糕,因為寄生蟲不止討人厭,還會傳染病。

(2) 黴菌等病菌檢查:
跟寄生蟲的檢查一樣,把毛翻開來看,這個要多看幾個地方,腳趾縫也要檢查,
如果紅腫,痘痘,脫皮,頭皮屑,脫毛,或有傷口,結痂等,都表示皮膚不好,都要看醫生治療。

6.活動力的問題:
有人說愛玩的狗狗比較好,這樣太籠統了,狗狗也是有個性的,有些是比較好靜的,
但是如果一個狗狗睡覺時被吵醒,不想玩又馬上跑回去睡的話,活動力的確有問題,
還有如果跟狗狗玩的時候,牠打不起精神,對玩具沒反應,可能就是有病了,因為幼犬都是比較愛玩的。

只不過,我覺得去看狗的時候,除非你真的想買,不然就不要去逗在睡覺的狗狗,這樣蠻殘忍的,
幼犬跟人的嬰兒一樣是很需要睡眠的,下次去看狗,不妨跟賣的人說,我只是來看看,不用叫牠們。

7.跟狗狗玩的注意事項:
請先把手洗乾淨,以免傳染病菌給狗狗。
冬天手很冰的人,最好把手弄暖再去摸狗狗。
請先觀察狗狗,了解牠們的個性,再跟牠們玩。
檢查狗狗的時候,要注意牠們的安全,在牠們可以接受的範圍內為之。
不想跟你玩的狗狗,請不要強迫牠們玩。
小販態度不好的話,就不要跟他的狗玩。
被狗咬傷或抓傷時,請立即消毒傷口。
玩完後請洗手。

註:以上除了犬瘟熱及發育不良以外,都是很容易治好的,一般來自狗舍的狗,
都難免有一些皮膚啦,寄生蟲的問題,請先花一點時間幫牠治療。


三、買狗之後,回家之前:
買狗後請立即去獸醫院幫狗狗作健康檢查,不管你檢查得再如何仔細,可能都還是有問題,
這樣就帶回家的話對狗狗對你都不好。(好的獸醫院可參考網路上網友的建議)

獸醫院一般健康檢查分成以下幾項-
(1) 量體溫
(2) 檢查體內有沒有寄生蟲(及除蟲)
(3) 檢查皮膚及體外的寄生蟲(及除蟲)
(4) 眼睛耳朵的檢查(及治療)
*以上請配合醫師指示打針吃藥
(5) 獸醫師會憑他的專業替你檢查狗狗的全身肌肉骨骼發育等等
(6) 關於打預防針的問題:

有些書籍建議先將狗狗帶回家一星期左右再打預防針,原因是-
Ⅰ.先讓狗狗適應新的環境
Ⅱ.避免因為狗狗因不適應新環境而發生打預防針的副作用
Ⅲ.如果狗狗健康狀況不佳,不能打預防針
Ⅳ.狗狗買回來後應該要洗澡,
打預防針後會比較虛弱,最好不要洗澡

另外你也可以在檢查後,請教醫生如何照顧狗狗,如何訓練大小便等問題,
並參考醫師的建議,幫狗狗選購適合牠的飼料用品等。
如果你覺得這個醫生滿熱心,也滿專業可靠的,就可以選他作你家狗狗的家庭醫師囉~

四、回家後的一星期:
狗狗回家後的第一個星期是牠的適應期,所以要加倍照顧,以下流程可以參考-

[第一天] 狗狗休息日
狗狗今天累了一天,離開熟悉的同伴,又去看醫生,所以要讓牠休息。
把狗狗關進籠子裡,然後在一旁看牠就好,不要去吵牠。

籠子裡應該有..讓牠睡覺的毛巾或衣服或寵物窩等
喝水的碗或罐子及乾淨的水(不要用生水)
食器、食物(依照醫師指示把飼料泡過水或直接給牠吃,也可補充狗奶粉或其它營養品)

[第二天]及[第三天] 認識環境
等狗狗吃完飯大小便後(一般狗狗吃過飯後會排便)可以打開籠子讓狗狗在屋內走一走,
讓牠熟悉環境及認識家人,這時候一定要有人在旁邊看著,時間以一次半小時左右為宜,
幾次沒關係,也可以順便跟牠玩,如果牠在地上大小便,就把牠抱回籠子內,(還不要罵牠,因為牠不懂)
並用洗潔劑等將地板拖乾淨。

[第四天]及[第五天] 開始教狗狗定點大小便
先在要狗狗大小便的位置鋪好尿布或報紙,(這個位置不可隨便移動,所以請先想好地點)

當看到狗狗在原地轉圈圈或蹲下不動時,就要趕快把牠抱到那裡去,輕輕抓住牠的脖子或胸口,
等牠上完才放牠走,然後獎勵牠,慢慢地狗狗就會知道那是牠的廁所。(大概十天或五十次之後吧)
如果今天牠隨便大小便,不要懲罰牠,但要立刻出聲喝止,然後把牠抱回籠子內,用清潔劑將地板弄乾淨.

ps.你要用固定的語詞來喝止狗狗的不當行為,因為狗狗只會聽懂大概十個口令,要是變來變去,牠會搞混。
最常用的是"不行",有人用"NO",我是很凶地叫狗的名字,
你也可以自己發明,別人聽不懂,只有你的狗狗聽得懂

[第六天]及[第七天] 繼續訓練狗狗定點大小便
要讓一隻狗能定點大小便,一個月也不算多,要有恆心。

如果狗狗偏愛在某個地方大小便,而不去你預定的地點,可能是那個地方有牠的尿味,
那你就要用清潔劑跟刷子好好刷乾淨,把狗狗的排洩物放在尿布或報紙上,也能幫助狗狗找到上廁所的地方。
如果狗狗適應良好,精神體力都不錯,可以讓牠在籠子外玩久一點,
只是沒有人在旁邊的時候,怕牠頑皮搗蛋,還是關著好。

後話:
一個星期過後,你可以安心些了,這時候,狗狗應該已初步適應環境,
健康情況穩定了(疾病的潛伏期都過了),人狗之間也有相當的了解。

訓練大小便還是要繼續下去,慢慢地可以對狗狗用一些懲罰,
如用報紙打地板,用拖鞋打屁股,彈鼻頭(最痛)等,
但是主人心情不好精神不佳的時候,就不要訓練狗狗,以免誤傷牠。
在狗狗還不能在定點大小便之前,還是主要關在籠子裡,
這時候是不需要去外面散步的,一方面預防針還沒打(或效果還不穩定),
另一方面狗狗也太小,要是被別的狗咬一口,那真是得不償失,
就算要出去玩,也要選在公園或巷子內,以免被車撞到,還有一定要作好防跳蚤的措失。

其餘如訓練狗狗握手,坐下等等,你可以等到牠會在定點大小便後再教,
因為那很簡單,一,兩天就可以學會了.


不過.....更重要的是 愛她想養它時 請不要拋棄她


[ 此文章被makotocat在2005-06-13 21:36重新編輯 ]



獻花 x1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數位聯合 | Posted:2005-06-13 19:46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6495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