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繁体中文版--(个人推荐优质中医典籍)

Home Home
引用 | 编辑 rudy007
2009-09-03 01:23
楼主
推文 x15


《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
民国之前未见记载,学者对此版本的真伪,仍有争议。
据称为东汉张仲景所着《伤寒杂病论》第十二稿之世传抄本,历来未见于世。
直至清末,世居岭南的张仲景六十四世孙——
张绍祖方始传书予其徒桂林左盛德,左再传予其徒罗哲初。

尔后于1934年罗哲初借予黄竹斋抄写成《白云阁藏本》(略称《白云阁本》),
1939年由张伯英资助而方校刊公世。

桂林古本的特色表情

根据《桂林古本》刊行序文,称仲景撰有一十三稿;
现存宋本之《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为第七稿,
而《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为第十二稿。
就完整度及一致性(条文不矛盾)上来说,《桂林古本》较为齐全,
故得到一些人的支持,认为它才是真正善本。

然而也有学者,如刘渡舟,认为《桂林古本》乃伪书,
写作时间不早于明清二代,是后世伤寒派医家增补伤寒论条文而成。

《桂林古本》较通行本《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者合参,多出篇章:
「平脉法第一」、「平脉法第二」共两卷
奇经八脉病脉证并治,出现在《桂林古本》卷二「平脉法第二」篇。
温病脉证并治
六淫病脉证并治——伤暑病、热病、湿病、伤燥病、伤风病、寒病

条目差异:

《金匮要略》中的黄疸病出现在《桂林古本》卷十「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篇。

处方差异:

补宋本所缺之五藏结处方,
出现在《桂林古本》卷九「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篇。
与宋本不同:宋本四逆散在《桂林古本》的名称为柴胡枳实芍药甘草汤,
出现在《桂林古本》卷十一「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篇。

方剂差异:

以汤、散,剂型的使用上,桂林本的散剂是药物打成散而煮汤,
而后去滓服之(如五苓散),变成所谓的「煮散」。
煮散在宋朝时相当盛行,《梦溪笔谈》说:「汤、散、丸,各有所宜。
古方用汤最多,用丸、散殊少。煮散古方无用者,唯近世人为之。」
若《梦溪笔谈》所说为真,从剂型来看,桂林古本的时代可能不早过宋朝。

存在类似后世医家的治方:

《桂林古本》卷十六「辨妇人各病脉证并治」篇
【黄耆当归汤方】类似金元四大家李杲的【当归补血汤】,
惟《桂林古本》黄耆:当归=6:1,而李杲所用比例为5:1。

药名差异:

今版伤寒论或是康平本伤寒论,
乃至杨绍伊先生根据《千金方》与《脉经》等书所考的《伊尹汤液经》
这三个版本中的当归四逆汤(在康平本为当归回逆汤),
皆是以通草为名;唯独桂林古本用之以木通。
木通之名最早是在唐朝陈士良的《食性本草》中才出现,
故桂林古本的着作时间可能不早于唐朝。

版本差异:

桂林古本卷三《伤寒例》前有「六气主客」一篇,
黄竹斋1935年手抄罗哲初珍藏原本,无此内容。
故于1939年所刊白云阁藏本及1948年自印《伤寒杂病论会通》,均无此篇。
早于此前(1932)公世之《长沙古本》亦无此篇。
不知何时何人补入「桂林本」中,目前无法查考。

~以上说明资讯选至维基百科~表情  

数月之前,多位热爱中医的志愿者们自发地组织起来,
启动了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的《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的电子版的校对排版工作。
苍天可鉴,志愿者们的工作可谓呕心沥血,精益求精。
经过数月的共同努力,《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电子版终于可以正式面世了,
在此发布给所有喜爱中医的朋友。
希望志愿者们的努力,能够真正对中医的发扬光大有所禆益。

更新内容:表情

序言部分的页码问题;
全书正文部分整体向右移动0.5厘米。
全书的超连结复查
全书“谵”、“讝”统一为“谵”。

伤寒杂病论序(张机)
“《八十一难》”后据他本补入“《阴阳大论》”
“平脉辨证”加上书名号

1.2条      传于贤人-->传与贤人
1.7条      脉来头小本大,故曰复-->改为“覆”,并加注脚
1.22条    晴明-->睛明
1.50条    在注脚中注明广本与白本的差异。
2.22条  “卫气”,注明与白本的差异。
3.34条     举措-->举错。
5.35条     加注脚注明白云阁本为“柏叶……”
7.72条  “小建中汤方”注脚中加注与文中他处此方的异同。
7.51条     条末加“(方见上)”,另本条中汤方名称加超连结
8.12条  “大陷胸汤方”中甘遂剂量从“一钱(匙)”改为“一钱匙”,并加注脚说明。
8.31条  “十枣汤方”方后注中,据白云阁本将省文“半钱”改为“半钱匙”,并加注。
11.104条 不带剂量的汤方版式调整
12.37条   介齿-->齘齿
12.38条   方中,上-->右
13.6条     不带剂量的汤方版式调整
14.14条 “十枣汤方”,芜花-->芫花,格式调整,补入省文“匙”,蓝色标注
15.27条    注解中将“桂本”改为“广西80本”;
15.28条中的 “白云阁本至此卷15结束”删,
                      另在15.29条中加注原15.30改作15.29的方后注。
15.28条          不带剂量的汤方版式调整
16.2条            注脚修改
16.30条          胶汤姜方-->胶姜汤方

补入数篇序言和附录,及桂本伤寒出世资料。正文有个别修改。

~以上更新资讯选至民间中医~表情


PS:如您觉得不错就请献朵花吧!感恩喔!!    

本帖包含附件
档名: zip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rar   (2022-06-09 14:12 / 1896 KB)   下载次数:1262


献花 x32
引用 | 编辑 林永全
2009-11-27 01:49
1楼
  
《桂林古本》较通行本《伤寒论》与《金匮要略》----谢谢楼主分享 表情

献花 x1
引用 | 编辑 jack2010
2009-11-27 07:52
2楼
  
谢谢大大热心分享

献花 x0
引用 | 编辑 曹文华
2009-11-27 08:48
3楼
  
很实用的一本中医参考书 表情

献花 x0
引用 | 编辑 joetpi
2010-03-18 15:20
4楼
  
thank you for sharing.

献花 x1
引用 | 编辑 lilon
2010-04-25 22:48
5楼
  
我有买不错看如果有需求最好还是去买一本随时都可以看

献花 x0
引用 | 编辑 jokiki
2010-06-07 19:19
6楼
  
谢谢提供好东西
下载欣赏....看看
支持。。!

献花 x0
引用 | 编辑 judymeow
2010-08-15 23:09
7楼
  
很nice的书捏~~
表情

献花 x0
引用 | 编辑 tiny3644
2010-09-05 10:15
8楼
  
谢谢提供
最近正在看JT的伤寒论.

献花 x0
引用 | 编辑 spplkk168
2010-09-10 22:36
9楼
  
感谢大大的无私分响谢谢大大大的爱心 表情

献花 x0
引用 | 编辑 gozillaa
2010-12-01 00:47
10楼
  
感谢大大的分享
真是功德无量
表情

献花 x0
引用 | 编辑 认真东尼
2010-12-19 21:09
11楼
  
thanks.................very good

献花 x0
引用 | 编辑 认真东尼
2011-02-06 21:27
12楼
  
thanks................very god

献花 x0
引用 | 编辑 kuuga1111
2011-02-20 22:26
13楼
  
非常感谢分享!

献花 x0
引用 | 编辑 zenny8tpe
2011-06-17 19:57
14楼
  
多谢版大用心及分享! 古书医籍再整理, 其工程之耗大, 人力之投入, 只能用"可比古之帝王译经"了! 功德无亮, 法*常转而不灭!! 表情

献花 x0
引用 | 编辑 family0719
2011-08-27 02:33
15楼
  
谢谢分享好书

献花 x0
引用 | 编辑 skyblueok
2011-12-19 10:54
16楼
  
正在找这本书
虽然我现在在背宋本的伤寒论
不过蛮多人都用古本参考 下载来比较看看
感谢大大分享

献花 x0
引用 | 编辑 MCkid
2012-01-01 16:19
17楼
  
感谢大大的无私分享。
这一定要送朵花。 表情

献花 x0
引用 | 编辑 k6277
2012-01-11 16:30
18楼
  
谢谢大大分享

献花 x0
引用 | 编辑 ylstaringl
2012-01-11 17:24
19楼
  
表情 谢谢 辛苦用心分享 ! 增长学术 ......!

献花 x0
引用 | 编辑 finesand
2012-03-10 15:31
20楼
  
真是好书,感谢分享

献花 x0
引用 | 编辑 complexfox
2014-04-23 22:11
21楼
  
歆哉楼主 伟哉楼主 吾人大感谢!!!

献花 x0
引用 | 编辑 君文
2014-07-29 10:18
22楼
  
有用!下载了。谢谢!!

献花 x0
引用 | 编辑 gnllwx
2021-04-09 10:39
23楼
  
好书,感谢分享!

献花 x0
引用 | 编辑 shiung12
2022-11-15 16:38
24楼
  
谢谢分享好书

献花 x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