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编辑
firewave
2006-06-19 21:31 |
楼主
▼ |
||
![]() 前几天刚帮我的小缸换水 因为之前的鱼只剩下1只四间 跟两只咖啡鼠 所以跑去买新鱼 买了10只公孔雀鱼 外加20只日光灯 跟5只小班马 没有养水草 正在考虑要养啥种类的水草 请大大们推一下 我是用地下水养的 有加水质稳定剂 跟消化菌 昨天正常 不过我又跑去买了4只母孔雀 奇怪的是 刚买回来没多久 就一只一只跟着死 开始是鱼身上出现白斑(也不大像是白斑拉 比较像是那边颜色跟鱼身身上其他部分不一样 干干的感觉) 然后那只鱼那个部分就好像残废一样 像是左鳍不会动阿 之类的 请问 到底要怎么养 母孔雀才不会死呢 公孔雀都很正常说?? ![]()
|
引用 | 编辑
firewave
2006-06-25 21:12 |
1楼
▲ ▼ |
都没大大回应
那我只好自己回应啰 之前推论可能是白斑病 看板上大大的文章 可知 可能是 1.鱼种本身体质不好 2.水温 3.水质 不过鱼死光啰 所以也无从验证到底是那里出问题啰 所以这次再去买鱼 只买两只 试试看啰 不过也买了一些水草 到现在一切母孔雀都很正常 不过反而是上次那批灯鱼一直死 呵呵!!果然 养鱼不是那么简单的!! ![]() |
引用 | 编辑
yao
2006-06-25 21:33 |
2楼
▲ ▼ |
俗称的白点病吧...孔雀鱼很常见...
症状: 鱼只体表、鱼鳍、眼及鳃等各部位满部0.5-1.0mm大小之小白点, 严重时表皮糜烂剥离,鳃组织增生,粘液分泌增加, 鱼只呼吸困难窒息死亡。 病因: 淡水鱼白点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fliis )属原生动物纤毛虫门, 又称鱼纤虫或多子小瓜虫,可寄生各种淡水鱼类,虫体为呈球形的单细胞, 外被 纤毛,运动时会改变形状如变形虫,成熟虫体大小500-800μm, 内具一个透明马蹄形大核。 治疗: 市售药剂以孔雀绿及甲基蓝,要注意孔雀绿有毒性。 另外几种治疗方法: 1.施以硫酸奎钠(盐酸奎钠亦可),其用量为每0.1公克的硫酸奎钠泡在10公升的水中充分搅拌,使病鱼生长的水族箱中充分泡在这比例的混合液中治疗,待1─2星期后视病状及冶疗效果再进一步的决定。 2.提高水箱的温度!根据研究指出白点病之病原虫最适活动水温为15。c~17。c,超过25。c 就停止分裂繁殖。因此将水温缓慢提高至28─30。c直至病鱼身上的白点完全脱落为止。 3.每于换水时预先加入大约1%浓度的食盐,这是对抗白点病初期最有效的方式了。 ![]() |
引用 | 编辑
piku
2006-06-26 23:21 |
3楼
▲ ▼ |
根据你的说明
就是细菌感染了 表皮组织坏死之后,进而感染到肌肉层 所以肌肉坏死之后感觉起来那一块会变成白白的(就像是死肉泡水的发白) 好发部位在「靠近鳍的地方」 会发生在尾部、背部以及胸部等处 1、你的缸子实在是太挤了,一尺缸子养5只日光灯就差不多了,如果真想养那么多,换大缸子吧! 不换缸子就常换鱼!这是定律!没有空调的电梯挤了一堆人,不被薰死也闷死! 鱼会死,那就是缸子在进行自然的淘汰,会一直减少到平衡的状态 只要再补鱼,平衡一破坏,它就会再进行淘汰,周而复始!没完没了,水稳加再多都没用! 养的多、吃得多、拉得多、脏得快、死的快 2、细菌感染导因缸子有机废物太多,举凡发酵腐败的沉饵、分泌物、排泄物都会导致细菌滋生 加上现在的气温水温,缸子里的有机物想不腐败都很难! 光靠药剂只能治标不治本,市售孔雀绿以及黄药皆针对「隔离鱼只」有良好疗效 3、治本方法 (1)缸子已经污染,彻底翻缸,缸子、砂子需经太阳曝晒几天消毒 (2)鱼只隔离使用药物药浴,加强供氧气曝 (3)再设缸后,请一定要减少鱼口、减少喂食、勤加换水 不是换缸子就是换鱼 但是否鱼与熊掌是可以兼得? 只要你的预算够多,老头儿可以教你如何使用小缸养一堆鱼 但是,我想这不是你要的、更不是鱼儿要的 不好意思 小老头的建议,希望您能听得进去 ![]() |
引用 | 编辑
signal
2006-06-27 16:47 |
4楼
▲ ▼ |
就在~夏至的前后几天~~一连挂了二只母鱼三只公鱼€
三只公鱼~有一只是有烂尾和白点~有治好~但还是怪怪的 后二只都是白子~一只本来就因幼鱼时~被吸入~腰部就变成 V 字型~ 另一只~我就不知了~看不出来€€ 很突然的就挂了 中母鱼是生产完挂的~最大的母鱼也是生产完~但~发现排便口有虫 昨天就隔离了~但~今天下班回来时~也挂了~€~~ ~真是悲伤的时期呀~ ![]() |
引用 | 编辑
firewave
2006-06-28 12:43 |
5楼
▲ ▼ |
恩
感谢楼上大哥们的说明 小弟初次养鱼 一时的兴奋 导致鱼口养太多 今天 最后一只日光灯跟我说掰掰啰 孔雀鱼没在死啰 我想我下次大概不会再去国际买鱼了吧(死的都是国际买的鱼) 好不容易现在 鱼应该算达成一个平衡了吧 目前只剩5只小斑马 4只公孔雀 2之母孔雀 2只咖啡鼠 (一只蛇纹孔雀卷进过滤器被叶片打到 抢救出来 存活一天后往生) 依照上面大哥的看法 我大概不会再补鱼口啰 等到缸子再次达到一个平衡在说 目前3天换1/3的水 沉淀物的腐败的确很严重 前几天明明刚换水 水却呈现混浊的状态 换了白棉 今天回家时 水就清澈了 先这样顶着 如果细菌还是越来越严重的话 大概就会翻缸啰 感谢大哥们的指教 ![]() |
引用 | 编辑
piku
2006-06-28 23:32 |
6楼
▲ ▼ |
很高兴您队小老头的建议能听得进去
想到一句广告词 「先讲究不伤身体再强调疗效」 水族也是一样 除非你不养鱼 否则也是先强调鱼能存活再讲究造景 既然您对小老头的论点能认同 我就再针对「鱼口控管」后的作法提供与您分享 鱼口既然已经固定了 接下来就是要严格控制「有机污染物」的产生 缸子里的有机污物非常多 但是都不外乎三个最重要来源 1、饲料 2、排泄物 3、分泌物 排泄物以及分泌物是绝对避免不掉的 所以不必讨论与深究太多 因为鱼没有皮肤,身上的黏液分泌物无法消除 鱼儿有吃也有拉,总不能要求它只吃不拉 所以,从积极的处理方面来讲 重点就在饲料了 喂食必须要完全避免食物沉淀在缸底 吃不完的沉底饲料或是饲料细粉尘有机物(POM)所能溶解出的有机溶解物(DOM)是鱼类排泄物的好几倍 在小缸子无法安装大型过滤设备的情况之下 这无疑是加速水质的恶化 现在气温非常高,只要有一丁点的有机溶解物(DOM)加上经过高温的催化之下 水质恶化在所难免 而这种水质恶化是「不可逆」的「化学变化」 任凭你添加再多的「水稳」「活性碳」....都没有用 就好像是一块已经腐败发臭的肉,是没有办法恢复原状的 所以,「换水」是唯一途径 以上可以得知 1、饲料是很毒的,少喂食以及避免饲料沉底是「积极的」作法 2、换水是最有效的方法,但这不过是「消极的」作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