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乘斷惑修行之深淺

Home Home
引用 | 編輯 adamlee9
2014-07-24 11:24
樓主
推文 x0

圖 1.

圖 2.

圖 3.


以兔、馬、象三獸之渡河比喻三乘斷惑修行之深淺。

聲聞、緣覺、菩薩之所證有深淺,
猶如兔、馬、象三獸之渡河,
兔渡則浮,馬渡及半,象乃徹底截流。
⋯⋯
三獸渡河,同入於水,三獸有強弱,河水有底岸,
兔馬力弱,雖濟彼岸,浮淺不深,又不到底。
大象力強,俱得底岸。三獸喻三人,〝水〞喻即空,〝底〞喻不空。
二乘智少,不能深求,喻如兔馬。菩薩智深,喻如大象,水軟喻空,
同見於空,不見不空。底喻實相,菩薩獨到,智者見空及與不空。

聲聞悟道最淺,緣覺悟道稍深,菩薩悟道最深。
法性之空理,猶如河水,
三乘之人雖證同一法性,渡同一生死之流,
然因其根基深淺不同而生差別。

象渡河,比喻菩薩之人修六度萬行,利益眾生,斷除見思惑,
習氣盡淨而證菩提,如象之渡河,得至其底。

馬渡河,比喻緣覺之人修十二因緣,斷除見思惑,
雖兼斷習氣,未能盡淨,而證真空之理,如馬之渡河,雖不至底而漸深。

兔渡河,比喻聲聞之人修四諦法,斷除見思惑,
未能斷除習氣,但證真空之理,如兔之渡河,但浮水而過,不能深入。

以上取材自《佛光大辭典》

獻花 x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