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7382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hawke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路人甲
级别: 路人甲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5 鲜花 x71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100年地方特考五等第二梯国文第50题的疑问
100年地方特考五等第二梯国文第50题:
50.在公文用语中,属员对长官或下级机关首长对直属上级机关首长的自称是:
 (A)本 (B)职(C)鄙人(D)敝人
考选部公布的答案是(B)

可是我查询了文书处理手册的资料如下
十八、公文用语规定如下:
(三) 直接称谓用语:
1、 有隶属关系之机关:上级对下级称「贵」;下级对上级称「钧」;自称「本 ..

访客只能看到部份内容,免费 加入会员 或由脸书 Google 可以看到全部内容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2-03-17 22:51 |
TJQAZ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5 鲜花 x284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这题是 职位较低面对职务较高时(主官管),怎样称呼自己。
公文书是正式,也算正式向长官报告是情事的称谓
如下:
职以为~~长官所言甚是~~ 下次马上改进~

职-->就是属官对自己的称谓   至于后面那个字~我不认识他~ 他应该有不认识我~

所以看到职X~~ 就应该是~

属官称长官都是称   呈请 钧长   鉴核(核示)       就是"钧长"   我比较喜欢用老板或大老板~


你查得好像都是机关间公文书传递的称谓 而非此题要的

至于本   如:
"本"人看法~~   这本应该比较适合阶级一样或差不多而非主官管,或非直属跨部门会议,代表部门与会~~本部门以为~(纵然里面阶级最低,但因代表部门,不能被看扁~ )

以上你参考~


[ 此文章被TJQAZ在2012-03-20 00:14重新编辑 ]


讨论问题欢迎~ 拒绝 恶意贬低人格~
问题无关事及未细看回文的人~
=====
心境~
每个人都有座山~
他人身后有座山,称"靠山";
我亦有山,而它在我前方,
称"碍山"~
以前,想要铲平它,但力未逮;
现在呢?? 想轻盈的飞越过它,
越过这座名为人生之"碍山"。
使它尔后为我之"靠山"~~

=====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2-03-20 00:07 |
TJQAZ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5 鲜花 x284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楼主真是很细心~ 我是怕你记太多~   伤脑 呵呵~
以下是转贴的~ 没补这句话~~是不行的~会让人误会 刚刚才发现 =.=" 网址在下面
公文礼节
分享在我的Facebook 分享在我的Plurk 分享在我的即时通 发文 找知识
公文礼节
  日前,在文官培训所上课,与主事者闲谈,提及年轻公务员,面见长官不说「报告」;长官面谕时,不说「是!」,而用「好!」回答,甚至用洋人习惯的「啍嗯!」。本人或因服完兵役,加上在总统府服务,早已视这些礼节为当然,既有人关心,仅就有关「公文礼节」部分,胪陈于后:
一、撰拟文稿:机关名义行文,应持「不亢不卑」态度,无须过谦敬语;但公务用的私文书(笺函),仍须符合书牍的基本架构,但可省略非必要的应酬语。文书作业中有所谓「抬写」之说,亦即写到对方,另起一行或空一格,前者称「平抬」,后者称「挪抬」,用以敬意。公文书可以挪抬,不必平抬;笺函则视情况,交互运用。
(一)公文中,写到长官个人,得用挪抬,例如:「马总统」、「刘院长」等,得在「马」、「刘」之前空一格;至于写到上级机关,例如:「总统府」、「行政院」等,则无须使用挪抬。
(二)行文时,除应适当使用「公文用语」外,并应注意挪抬的运用。称上级机关为「钧○」,称长官为「钧长」,均宜用挪抬;对上级的期望语,当中亦宜用挪抬,例如:「请 核示」、「请 核备」、「请 钧阅」……等;平行的期望语,得不用挪抬,如「请查照」即可。另外,针对长官的指示,撰稿时,宜用「奉 示」、「奉 谕」,表示敬意。
(三)须用挪抬时,又当置于一段、一项或一行的起头,由于已具敬意的「平抬」,无须再空一格,如「钧长」用在一段开头,不必再用挪抬;又如「请 核示」的「核示」,置于一行起头时,也不用挪抬,更不宜将「核示」2字,分在两行。
(四)为示对人的尊重,个人姓名不宜分在两行,例如「○○局科员张小明」,不可将「张小」放在上一行,「明」放在下一行。
(五)对长官自称「职」,不宜过谦称作「窃职」、「卑职」等;以往为表示自谦,大都缩小并侧写,但使用电脑缮打,不易侧写,可改以较小字体,但应避免置于每段或每行之首。
(六)对平行或下级机关行文,不宜将「副本」给上级机关或上级长官,以免因用语差异而造成冒失。
(七)笺函须适当使用「称谓语」、「提称语」、「结尾敬辞」、「问候语」及「署名敬礼」等,兹简述如下:
1、称谓语:要视对方的辈份、职衔、姓名及性别而定。辈分高者,可用「公」字,女性则不称「婆」,例如:吴伯雄先生可称「伯公」,叶菊兰女士不可称「菊婆」;平辈及晚辈则以「名」为宜,遇单名或女性时,则可只用「姓」,例如:立法委员雷 倩,可用「雷委员」。另为表示关系亲切,可加「吾兄」2字,例如:平辈的新闻局局长苏俊宾,可用「俊宾局长吾兄」,但女性不可用「吾姊」、「吾妹」,以免引人遐想。文中若要对「吾兄」使用平抬时,将「兄」另起一行,不可连同「吾」字,一并使用平抬。
2、提称语:意在请人察阅,与收信人身分有关,例如:政界长辈常用「钧鉴」、「勋鉴」;师长常用「函丈」、「道鉴」;军中长官常用「麾下」、「幕下」等,不可错用,以免失礼。
3、结尾敬辞:意在请人收鉴,并作为结尾,常用「专此」2字,对长辈则用「专肃」。
4、问候语:信末向对方致意,常用「敬请崇安」、「顺颂勋绥」等,但应注意「崇安」、「勋绥」须另起一行(平抬)。
5、署名敬礼:对长辈,自称「晚」、「后学」。对平辈:男性之间,可自称「弟」;女性之间,可自称「妹」;异性之间,不可称兄道妹,应直接署名。关系亲密者,仅写「名」;关系普通者,用「姓名」。再以「敬上」、「拜启」等敬辞礼敬。
二、用印:
(一)致「函」上级机关,应使用印信(印、关防、职章),不可使用章戳(签字章、条戳),印信以红色盖用;章戳则可用蓝色或黑色。
(二)公务用的笺函,可用发信人的名章,或首长职章,盖用红色,吊丧则改以素色。
三、纸张:电脑列印,一律使用A4白纸;放入小型公文封,平分三摺;放入中型公文封,采对摺。笺函使用传统信笺时,用八行宣纸,以毛笔小楷书写,最为尊敬,先一直摺,再一横摺,大小略如信封;但不可反摺,反摺表示报凶或绝交。
四、信封:
(一)直式信封以中间有长方红格,最为适宜;横式信封,以纯白色,最为大方;吊丧信封,忌用红色。
(二)无论采用「口洞式信封」或「传统信封」,均应依规定书写,如用传统信封且受信者为个人,应将姓名、称呼及台启,由上而下(由左而右)匀称书写,例如:受信者为新闻局局长,可用「苏局长俊宾先生钧启」或「苏局长俊宾钧启」,无须侧写,但有人习惯将「名字」侧写(不可侧写「称呼」);再者,按辈分及身分不同,使用「钧启」、「勋启」、「道启」、「大启」……等;除非内容涉及私密,慎用「亲启」2字,但绝不可用「敬启」,以免失礼。
五、便条及名片:
(一)便条:为求简便,凡借书、还物、访晤、称谢……等细事,可用便条,并遣人带致或留言,不可邮寄。惟内容不宜涉及私密,对长辈或新交,以不用为宜。
(二)名片:原作自我介绍,但亦可作为便条之用,如访友未遇,在名片背面聊聊数语,以「名正肃」(长辈、平辈)、「名正具」(晚辈)代替署名;正面姓名之后写「顿首」、「谨上」、「拜上」……等;如请人送交,加「面陈 ○○○」字样。以名片代便条,对尊长谈事,以不用为宜。
  公文礼节,多样而细致,再周详的叙述,难免遗漏。以上所述,仅就个人公务经验,整理而成。惟时代不断进步,书写工具由毛笔而电脑,传递方式由信差而电邮,有关公文礼节亦应有所调整;再者,对于礼节的看法,常因人、因事而异,若出自诚心,而与礼有违,当视为「无伤大雅」;若因无心之过,也不必苛责。至于身为部属者,切莫视礼节为迂腐,肆意而为。身为主管者,无须过份着重公务礼节;否则,得不到部属的向心力,亦可能因此而埋没部分有才华的人。


红色部分即是~~ 请笑纳~表情
上面这篇是有关礼节部分,其他公文书的一些资料这边都有~附上网址~如下
http://www.wretch.cc/blog...3/18365280


[ 此文章被TJQAZ在2012-03-20 18:54重新编辑 ]


讨论问题欢迎~ 拒绝 恶意贬低人格~
问题无关事及未细看回文的人~
=====
心境~
每个人都有座山~
他人身后有座山,称"靠山";
我亦有山,而它在我前方,
称"碍山"~
以前,想要铲平它,但力未逮;
现在呢?? 想轻盈的飞越过它,
越过这座名为人生之"碍山"。
使它尔后为我之"靠山"~~

=====
献花 x0 回到顶端 [2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2-03-20 17:58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74787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