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4217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windwithme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級別: 副版主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版區: 超頻 & 開箱
推文 x239 鮮花 x210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1
[測試][主機板] 專為遊戲訂做之高階Z68 - GIGABYTE G1.Sniper2完整超頻解析
GIGABYTE在今年初推出新系列命名方式,也就是應用在Intel晶片組的G1-Killer系列
最先出現在X58晶片組上,之前共有G1.Sniper/G1.Guerrilla/G1.Assassin三款
與UD7同樣屬於高階定位,但不像自家UD7在CPU供電或PCI-E的數量那麼多
G1提供高階產品的用料,重點以Gaming為主,強調音效、網路用料的路線

目前Intel最活躍的產品線還是Sandy Bridge,從2011年一月初推出到現在不滿一年
現階段已經推出一系列CPU提供支援,晶片組也有Z68、P67、H67、H61可以選擇
可以說Sandy Bridge從入門到高階都有合適的搭配組合讓消費者做為選購參考
LGA 1155由CPU與晶片組的數量來看,產品壽命應該會比上一代LGA 1156還長上許多



此回入手的是GIGABYTE第四款G1產品,將此設計風格導入最新Intel Z68晶片組
型號名稱為G1.Sniper2,由外觀看來同樣採用黑色為主,綠色為輔的配色
與先前三款G1 X58系列同樣主打戰爭路線,G1.Sniper中文意思為狙擊手


Sniper2為ATX規格,尺寸為30.5 cm X 26.4 cm
內有五組Smart Fan控制功能的風扇接頭,讓Z68平台在機殼中能更有效地控制溫度
此回在彈夾散熱片上沒有印上G1.Killer的字樣,改以全黑色外觀來呈現


內附配件
產品說明書、軟體說明書、驅動軟體CD、IO檔板
SATA線材、SLI橋接器


前端存取控制面板,提供兩組USB 3.0與一組Power eSATA裝置
左方Quick Boost按鈕可以讓使用者快速切換到超頻模式,增加系統效能
底下為G1-Killer相關海報與貼紙


主機板左下方
2 X PCI-E X16 使用AMD CrossFireX/nVIDIA SLI技術時為X8 + X8運作
2 X PCI-E X1
2 X PCI
非常少見的Bigfoot Killer E2100網路晶片
內建Creative CA20K2音效晶片,支援Dolby Digital Live及DTS Connect
X-Fi Xtreme Fidelity及EAX Advanced HD 5.0技術
最高可達7.1聲道與內建音效常見的High Definition Audio技術
Design in Taipei


主機板右下方
3 X 黑色SATA,Z68晶片組提供,SATA2規格
2 X 白色SATA,Z68晶片組提供,SATA3規格
以上可以混合建立 RAID 0, RAID 1,RAID 5及RAID 10,最高效能依安裝的SATA裝置決定
2 X 灰色SATA,Marvell 9182晶片提供,SATA3規格,支援 RAID 0,RAID 1
2 X 32 Mbit flash,Dual BIOS雙重保護


主機板右上
4 X DIMM DDR3,支援800/1066/1333/1600/1866/2133,DDR3最高容量可以支援到32GB
支援Extreme Memory Profile技術,DDR3使用2相供電,旁邊為24-PIN電源輸入


主機板左上
LGA 1155 CPU安裝處,CPU金屬蓋採用電鍍設計更添質感
G1.Sipner2採用8+2+2相供電,DRAM與Chipset各有2相供電,正上方散熱片後有一個8PIN設計


IO
1 X PS2 鍵盤/滑鼠
1 X HDMI
1 X O.C.按鈕
7 X USB 2.0(紅色/黑色)
2 X USB 3.0(藍色)
1 X eSATA/USB 2.0共用(黑色)
1 X RJ-45網路孔
1 X S/PDIF 光纖輸出


G1.Sniper2重點特色之一,使用Killer E2100網路晶片,簡稱NPU
搭載1GB DDR2專門來處理網路流量控制,標榜可以有效降低CPU在管理網路方面的負載率
另一個主要功能為遊戲網路DNA技術,可將遊戲中的網路流量丟給NPU處理,節省處理速度


重點特色之二,Creative Sound Blaster X-Fi音效處理器,晶片型號為20K2
內建128MB Memory快取提供給20K2,此為Creative高階音效卡才會出現的用料
Nichicon MUSE ES(綠色)與MW(黃色)日系音效電容,再加上金屬屏蔽罩,直逼高階音效卡的設計與用料。


以下為G1-Killer系列特殊設計的散熱模組,以槍彈外型為設計主軸,名稱為槍型熱導管散熱器
此處採用大型散熱片設計,中央五顆Led綠燈在開機後會發綠光


外型仿照彈夾設計,頂端再搭配一顆黃銅色子彈,散熱面積與外觀質感都讓人印象深刻


VRM供電模組的散熱外觀設計近似槍管的形狀
CPU使用8相供電為Driver MOSFETs設計,在供電效率與溫度控制都比以往的設計更佳


開機畫面


主要BIOS調效選單,簡稱M.I.T.
顯示BIOS版本、CPU/DRAM時脈、DDR3容量、CPU溫度與CPU/DRAM電壓等基本資訊


主要可以調整CPU倍頻、外頻與DDR3時脈比例
圖中為CPU 100.2Mhz/DDR3 2133的設定畫面


CPU更細部選項
2600K在預設值倍頻為38、37、36、35,Turbo Boost 2.0技術有更精細的CPU加速模式
Internal PLL Voltage Override選項可以有效加強CPU超頻5GHz的穩定度,Z68預設值為開啟
超頻50倍頻的狀況下,,小弟習慣將Intel Turbo Boost與C1E關閉,會更好掌握CPU超頻後的穩定值


Memory設定頁面
Sandy Bridge在設定比例上有800、1066、1333、1600、1866、2133等六種


進階DDR3參數設定頁面
圖中設定為DDR3 2133 CL7 10-7-27 1T


電壓頁面
Milti-Steps Load-Line Disabled/Level 1~Level 10
CPU Vcore 0.750~1.700V
QPI/Vtt Voltage 0.860~1.530V
Systrm Agent Voltage 0.715~1.495V
Graphics Core 0.850~1.705V
CPU PLL 1.195~2.435V
DRAM Voltage 0.890~2.135V


Sniper2內建一個HDMI輸出,使用者可以依Intel CPU內顯等級來自由運用
另外也同時具備Lucid Virtu的GPU虛擬化與Intel Quick Sync Video轉檔技術


PC Health Status


UEFI為近期很常見的名詞,簡單來說就是GUI加上3TB支援
GIGABYTE在全系列Z68的BIOS都有支援到EFI 3TB HDD,對於圖型介面還是希望能盡快支援
本回使用Intel Core i7-2600K做測試,有關於2600K的預設值效能,在去年底已經做過相關分享
近期Z68測試都會採用超頻教學的內容做分享,想參考2600K預設效能的網友建議可以搜尋先前的文章
以上BIOS照片為2600K OC 5GHz超頻設定值,依每款CPU/DDR3體質不同還是要再做電壓或是時脈的微調。

windwithme每篇超頻設定都是花費許多時間去做調效,以穩定使用為大前題的超頻方式
裡面的超頻時脈幾乎都是通過嚴格的燒機軟體才會分享,這點是小弟對自己分享內容的要求
也許在您眼中看來只是一張簡單的效能圖片,但卻要經歷過找出CPU體質穩定的時脈,再優化到最佳電壓也能穩定運作的過程。
再搭配DDR3做超頻、參數優化,最後CPU與DDR3都在超頻時脈也可以穩定運作的設定
最後降低電壓找出穩定時所需要的最低電壓,基本上花幾個小時甚至幾天都是很常見的狀況
小弟希望如此花費時間跟精神找尋每款MB的最佳超頻設定,對超頻有興趣的使用者能有實質上的幫助
更希望能透過超頻的動作,在有限預算中所購買到的硬體,可以發揮更高效能與更好的C/P值!

測試平台
CPU: Intel Core i7-2600K
MB: GIGABYTE G1.Sniper2
DRAM: CORSAIR DOMINATOR-GT CMT4GX3M2B2133C9
VGA: msi N560GTX-Ti Twin Frozr II
HD: Intel 510 Series 120GB
POWER: Thermaltake Toughpower Grand 1200W
Cooler: CORSAIR Hydro Series H80
OS: Windows7 Ultimate 64bit


測試散熱器使用CORSAIR最新系列水冷產品
Hydro Series近期推出四種版本,等級由低到高分別為H50、H60、H80與H100
以下為H80外包裝,原廠保固高達五年,包裝盒體積比起上一代H70還要更大一些
上面所列出的各系列CPU腳位支援也驚見未來將推出的LGA 2011


左方為全黑化水冷排,尺寸為120mm x 152mm x 27mm
外殼也使用金屬質感,質感比H70還要優,兩旁各可以安裝一個12cm的風扇
轉速可由水冷頭上方按鈕控制,分為1300/2000/2500 RPM,風扇氣流為46~92 CFM、發出音量為22~39dBA。
Hydro Series H80優勢就是能安裝在一般尺寸的ATX Case內,讓使用者更容易選擇這種便利式水冷系統


H80對於水冷頭有改良式的新設計,首先是新一代扣具比起H70更穩固更耐用
底部依然使用大面積銅底散熱片,旁邊有兩個4Pin插座可讓兩個12cm風扇安裝
水冷頭旁邊有一個小4Pin與大4Pin,安裝在MB或PSU上可提供水冷馬達運轉


首先讓2600K OC 4.5GHz效能做測試,這種超頻設定也是多數使用者所理想的超頻範圍
CPU 100.0 X 45 => 4501.5MHz 1.250V
DDR3 1867.4 CL6 9-6-24 1T 1.610V

Hyper PI 32M X8 => 13m 40.699s
CPUMARK 99 => 693


Nuclearus Multi Core => 29030
Fritz Chess Benchmark => 35.31/16949


CrystalMark 2004R3 => 381995


CINEBENCH R11.5
CPU => 8.80 pts
CPU(Single Core) => 1.83 pts


PCMark Vantage => 24328


超頻時CPU會依體質不同來決定電壓,實際上散熱做得好的話,超頻4.5GHz時不會比2600K預設1.245V再加太多的電壓。
以上測試在BIOS中的CPU電壓設定為1.250V,可以穩定通過許多測試軟體與燒機程式的運作,穩定度相當不錯
Sandy Bridge身為Intel第二代的Core i架構,CPU在單線執行效率非常優秀
4.5GHz時脈來運作以上各種測試軟體,得到的分數與效能都可以輕鬆應付絕大部份的使用情形
此外4.5GHz這也是超頻穩定使用的一個門檻,電壓與溫度都可以控制到更好的水準

DDR3測試
ADIA64 Memory Read - 22282 MB/s
Sandra Memory Bandwidth - 24726 MB/s
MaXXMEM Memory-Copy - 24863 MB/s


Sandy Bridge架構在DDR3頻寬上進步許多,甚至追上老大哥LGA 1366自傲的三通道頻寬
如果DDR3體質夠強的話,在CPU外頻不往上拉的狀況下,也可以直接用2133來運作
將CORSAIR DOMINATOR-GT使用1866 CL6來做測試,在頻寬數據與低參數高效能中表現相當好

溫度表現(室溫約28度)
系統待機時 - 33~38


CPU全速時 - 56~64
Intel Burn Test v2.4,Stress Level Maximum


兩種狀態的溫度表現相當不錯,這也與搭載H80水冷散熱系統有關,會使得CPU散熱能力會較好
2600K只要搭載中高階以上的空冷散熱器,超頻到4.5GHz長時間穩定使用是沒有問題的
這也是32nm製程的優勢,不知道明年將推出的Ivy Bridge 22nm還可以提升到什麼程度?

耗電量測試
OS桌面下不使用任何軟體時 - 100W


OCCT POWER SUPPLY模式 - 410W


以高階2600K超頻4.5GHz再搭配中高階的GTX 560 Ti,待機耗電量算是相當地低
全速時耗電量,單看CPU全速約200W左右,以上測試使用OCCT中CPU與VGA同時全速運作為410W
這樣的耗電量數據,一般正常配備下的組裝PC,只要搭配550W左右的PSU就足夠使用

GIGABYTE雖然尚未像許多品牌一樣導入UEFI介面,不過卻提供另一個方案
也就是Touch BIOS軟體,在OS下直接調整BIOS選項或是搭配有支援的LCD做觸控動作
此款軟體也整合GIGABYTE許多常見功能,提供多國語言的介面,照片中使用繁體中文為範例


BIOS內還沒有UEFI設計,但在OS下可以使用近似圖型BIOS的設計
看到"各式各樣設定"的選項,如此豐富的形容詞不禁也笑了出來...


點選"快速開機"跳出左上的"Smart Quick Boost",點選"更新BIOS"跳出右上"@BIOS"
此兩種都是GIGABYTE的應用程式,整合在Touch BIOS軟體裡,讓使用者在軟體安裝時更加便利


Killer E2100網路晶片的軟體介面 - Bigfoot Networks Killer Network Manager
高階網路晶片的軟體選項很豐富,擁有許多功能讓使用者更了解網路狀況
左上EZ Smart Response可以使系統硬碟在AHCI/IDE模式下,自動轉換成RAID模式,進而可以開啟ISRT


共有娛樂/遊戲/音樂創作三種模式可以選擇
遊戲模式的面板與選項在圖片右方,提供許多微調選項


娛樂模式的面板,個人以往使用X-FI的音效卡,對於此模式較為熟悉


音樂模式下提供另外一種的面版外觀與選項
比較類似Creative EMU音效晶片的面板外觀,實際上選項與功能有些許不同


先前小弟在G1 X58的分享中就已經有實際聆聽音質效果
此回再簡單做個分享,X-FI音效晶片強項在於影片、Gaming等影音環境下的表現
實際聆聽有非常好的音場享受,無論在重低音,人物對打或是爆破時的聲音都非常有震撼力
內建如此高階的硬體音效與用料,G1對於Gamer來說擁有很好的C/P值,也省去另外購買一張高階音效卡的預算。


對於擁有2500K或2600K的使用者來說,應該有不少人想要超頻5GHz可以長時間穩定使用
但是這樣的超頻範圍,需要良好的CPU體質與高階散熱器互相搭配才可能完成
如果弄得不好,容易造成系統不穩定或是CPU處於高溫的狀況,5GHz穩定使用是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設定值
以下是5GHz穩定的超頻測試
CPU 100 X 50 => 5001.4MHz 1.400V
DDR3 2134.2 CL7 10-7-27 1T 1.620V

Hyper PI 32M X8 => 12m 09.442s
CPUMARK 99 => 771


Nuclearus Multi Core => 31325
Fritz Chess Benchmark => 39.12/18776


CrystalMark 2004R3 => 400655


CINEBENCH R11.5
CPU => 9.84 pts
CPU(Single Core) => 2.03 pts


PCMark Vantage => 26169


由4.5GHz提升到5GHz後的CPU效能大約高上10~12%左右
CPU所提升的效能範圍不多,不過看到系統時脈顯示5GHz,對很多使用者來說卻是爽度無價
2600K單核心的效能與超頻範圍可以說是現今市場上最高水準,多工效能大約只有6C12T的980X/990X可以超越。
AMD未來將出推出8核CPU,代號推土機的Bulldozer,也許能有機會超過2600K的多工效能

DDR3測試
ADIA64 Memory Read - 24923 MB/s
Sandra Memory Bandwidth - 27863 MB/s
MaXXMEM Memory-Copy - 27807 MB/s


Z68設定DDR3 2133時脈下,在ADIA64與MaXXMEM兩種軟體的效能已經超越X58平台DDR3 2000以上
不過Z68在Sandra效能數據還是不及X58,Sandy Bridge強化Memory Controller後已經可以與上一代三通道匹敵。
LGA 1155如果想超頻到DDR3 2200~2300以上,必須先從CPU外頻100MHz往上拉才有機會

溫度表現(室溫約28度)
系統待機時 - 36~42


CPU全速時 - 70~80
Intel Burn Test v2.4,Stress Level Maximum


待機時溫度變化沒有太大,5GHz全速運作時最高溫度達到80度,也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
超頻最容易產生的狀況有兩種,一種是給CPU電壓太低會不穩,另一種是給CPU電壓過高導致溫度也跟著飆高
如何優化CPU到最佳電壓是比較花時間的動作,這點就需要使用者依體質再去多加微調
使用CORSAIR H80水冷壓制後的溫度數據表現相當不錯,如果碰到冬天時,CPU溫度會再多降低個幾度左右。

Power Supply搭配Thermaltake高階產品Toughpower Grand Series
Toughpower Grand Series皆為80Plus金牌認證,在節能效率方面有著極高的表現
型號TPG-1200M為Toughpower Grand Series最高瓦數的版本,當然在供電規格方面也最高


第一眼看到外殼設計就不同於一般正長方型設計,而是採用有點圓弧狀的外型
使用雙12V設計,分別高達40A/85A,最高可達到1200W的供電量
雙滾珠14公分花瓣型風扇,這方面也相當特殊,風扇運轉時聲音也很安靜


模組化設計已經是較為高階的Power Supply產品所必備
強調內部使用日系電解電容與固態電容,在保固方面也高達七年,可見Thermaltake對此產品用料之信心


耗電量測試
OS桌面下不使用任何軟體時 - 116W


OCCT POWER SUPPLY模式 - 468W


超頻5GHz使得CPU從1.25V增加到1.4V,但在待機的耗電量只增加16W
全速時產生的耗電量也只增加58W左右,這方面的功耗增加不大,也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
看來要將2600K OC 5GHz的主要重點還是在於溫度壓制與系統是否能長時間使用穩定

有些網友會覺得Power Supply規格瓦數越大就會越耗電,其實這並非一個正確的觀念
就像測試中1200W在同樣平台中的待機耗電量,比起上次使用450W還要省電14W以上
1200W所代表的是能提供的最大W數,而耗不耗電取決於該平台所需的電量與80Plus節能的等級
就像是使用大水管,用水量還是在於水龍頭旋轉後水量大小,並非1200W都是處於1200W最高耗電的狀態
較大瓦數Power Supply主要用意是讓以後升級比較不需要再更換而已
像身邊有朋友剛開始購入550W,後來要跑SLI又需要750W以上,最近要升級到更高階VGA,又需要850W以上
一連又換了兩顆的Power Supply,對於有遊戲需求或是日後會升級VGA的使用者來說,建議選擇大一點的瓦數會較佳。

VGA使用nVIDIA GTX560 Ti
3DMark Vantage => P23771


StreetFighter IV Benchmark
1920 X 1080 => 305.18 FPS


FINAL FANTASY XIV
1920 X 1080 => 4743


由於Z68的PCI-E頻寬受到限制,原生規格無法支援到3Way以上VGA
不過GTX560 Ti的效能已經可以滿足大部份Game軟體的需求
如果需要開高解析度加高特效的話,也可以使用2Way SLI或是換裝更高等級的VGA

GIGABYTE G1.Sniper2
優點
1.G1.Sniper2為G1-Killer系列,在外包裝或用料上都非常頂級
2.內建Creative CA20K2音效晶片,搭載極少見的日系高階電容與128MB Memory快取
3.Killer E2100網路NPU晶片,搭載1GB DDR2快取做更好的網路流量控制
4.高階Z68有HDMI輸出,保有Intel內顯擁有的Lucid Virtu技術
5.前置提供獨家面板,擁有USB 3.0與快速超頻功能,此外也加裝前置音效耳機擴大晶片
6.特別設計的軍事風格散熱模組,質感與外觀視覺感都相當好

缺點
1.CPU供電希望能有12相以上,比較符合其身價
2.若能提供外接晶片支援到3Way VGA技術會更好
3.音效或是網路晶片改成卡片式自由度會較高,但也可能會讓PCI-E擴充插槽因此變少
4.尚未導入圖形化BIOS介面



效能比 ★★★★★★★★★★
用料比 ★★★★★★★★★☆
規格比 ★★★★★★★★★☆
外觀比 ★★★★★★★★☆☆
性價比 ★★★★★★★☆☆☆

有關Intel Z68特有Lucid Virtu的GPU虛擬化與SSD加速的Smart Response這兩種技術
在小弟先前分享過的幾篇Z68測試文章中,已經有詳細的介紹、使用說明與效能比較
現在入門Z68與高階Z68的價差約1.5~2倍以上,主要差異在於用料與規格的等級不同
G1.Sniper2專精在於Gaming的市場定位,對於音效與網路晶片幾乎可以說是MB內建中之最高等級
現在高階產品不是主打OC,就是強調Gamning,G1.Sniper2整合這兩者,在用料或是效能上都有很好的表現。
加上內建音效、網路晶片如果去購買類似等級的卡,需要再花一筆價格不低的費用
G1.Sniper2價位居在頂點,但加入這兩種硬體用料能有效提升本身MB的價值
對於追求高階與超頻Z68的Gaming愛好者來說,G1.Sniper2也是可以列入考慮的選項之一

先前有網友建議想看些比較大眾化消費水準的產品測試,所以今年有時間盡量多分享一些中階或入門的相關測試
像是H61/H67、Pentium G620/Core i5-2500K,有興趣的網友可以再找看看先前發表過的文章
本篇文章光是文字內容就差不多弄了三天以上,中間還有拍照、BIOS設定或超頻微調的過程
圖片與文字內容較多,可能有些網友會覺得太長或太繁雜而無法第一時間內就全部看完
如果可以,我也很想像最近在報導的知名電影 - 賽德克.巴萊分為上下兩部來發表
經考慮過後還是以一篇完結較為連貫來發表,希望對於Z68效能有興趣或是超頻有不熟悉的網友,可以做為參考範本:)



獻花 x1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1-10-03 18:52 |
ylstaringl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特殊貢獻獎 特殊貢獻獎-2
頭銜:八宮旋斡天為體八宮旋斡天為體
版主
級別: 版主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版區: 孔明神數解籤, 手面相
推文 x2613 鮮花 x9747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表情 謝謝 windwithme 又有新測試品提供分享 ! (增知識)


地理之法實與命、氣數相符蓋地有。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1-10-04 00:31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1509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