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e]下面是引用 vividangela 於 2009-05-01 19:19 發表的 :
你好,
有關「故意或過失屬主觀構成要件還是有責性」的問題
這個「犯罪理論」有關
早期古典犯罪理論以及新古典犯罪理論(二階論)1中
認為,故意和過失是在「有責性」中討論
而惟近期多數是採「目的犯罪理論」2
亦即三階論中,故意和過失則換到「構成要件」中討論
換言之,故意或過失是於構成要件或有責性中討論
則看你採二階論抑或是三階論 3
(值得補充)
此外,如同樓下的大大所說
三階論中,的確也是有在有責性中討論故意過失4
但仍有例外,那就即是「誤想防衛」(容許構成要件錯誤)5
一般來說,故意和過失都構成要件中討論
所以只要在構成要件階段中,認定為「故意」,則負「故意責任」
過失也亦同
而例外的「誤想防衛」卻是構成要件中論「故意」
卻是負「過失」之責任 6
--------------------------------------------------------------------------------------
TO:四樓
vividangela大大
不好意思,你的推文中有這6點的觀念錯誤
1新古典犯罪理論不是二階論,它是古典理論的改革,是道道地地的三階論。
2
目的犯罪理論(新古典理論之改革),依德國的體系通說及林東茂師之見解(我國之通說)其全名應是 ~新古典暨目的論之綜合體系~其亦非是近期多數者所採,而是三階論者現今所採之理論體系。
(以上有興趣了解者可參照林東茂師之刑法綜覽一書)
3故意或過失在體系上之判斷不會因為採二階論或三階論而有所不同,易言之不會因為採二階論就將故意過失放到
責任討論。
4這兩行文字中所涉及的問題是,故意過失在犯罪體系中的定位問題,學說有三
(1)責任要素說(古典犯罪理論)
(2)構成要件要素說(目的行為論者認為行為乃主觀與客觀之綜合體)
(3)構成要件及責任要素說(
採此說者有認為故意具有雙重機能,即構成要件故意與責任要素之故意)
以上學說內涵我僅以最精簡的文字表達,詳細內容有興趣者可參考甘添貴師之刑法案例評析一書。
5
容許構成要件錯誤絕對不會是三階論者在責任討論故意過失的例外。因為容許構成要件錯誤之案例
以三階理論來檢驗還是必須在主觀不法構成要件中檢驗行為人之故意過失。只是依你所採之理論不同
而有檢驗罪責故意的情形發生而已。(限制法律效果之罪責理論)
6容許構成要件錯誤絕對不會是
構成要件中論「故意」卻是負「過失」之責任。(這一行字嚴重違反了 刑法的論理原則及罪刑法定主義。) 承上在容許構成要件錯誤的情形發生時,處理方式依論者所採之理論不同而有不同之論理過程,
(1)採故意理論者認為故意的內涵包含了知、欲及不法意識(責任故意),欠缺不法意識不成立故意
至多成立過失。
(2)採嚴格罪責理論者認為不法意識是獨立的罪責要素,欠缺不法意識不影響故意成立,僅影響罪責。
在此概念下須再區分不法意識的欠缺係可避免與否,再決定是減輕或阻卻罪責。
(3)採限制罪責理論者認為構成要件與阻卻違法事由本質上並無不同,因此容許構成要件錯誤應類推
構成要件錯誤處理而否定行為人之故意
(4)採負面構成要件理論(二階論)者認為容許構成要件錯誤使整體主觀不法構成要件不該當,不成立故意
至多成立過失。
(5)採限制法律效果之罪責理論者認為容許構成要件錯誤是一種獨立的錯誤類型,此錯誤不足以影響
構成要件故意與不法意識,僅阻卻罪責故意,若行為人的錯誤出於注意上瑕疵則可適用過失犯加以處斷。
另外補充一下所謂故意的雙重機能,依少數說的見解是有其邏輯上的矛盾與重複檢驗行為人故意的問題存在的。 ~以上訂正如有冒犯請見諒~